本理论框架以公共管理学理论前沿的基本原理与科学机制为研究对象,围绕“国家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等四个核心概念和两对核心范畴,并以此原理贯通自编自选英文版公共管理学原著节选资料等教学资料,依据并结合主讲者自身相关公共管理方面的社会调查与理论研究等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从公共管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法理学、政治学交叉结合的四个维度,讲授国际通行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前沿与实践创新等课题。
《政治人类学评论》的问世恰逢其时。
一个学科的命运总是与时代的特点相联系,政治学科学化的历史与现实更迫切地呼唤“田野研究”。
田野研究方法进入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后,大大提升了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政治学要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也有待于实证研究的更好运用。就我本人而言,如果要说我是政治学出身的话,更确切地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出身。当时国内的政治学经典著作就是马列经典,没有像现在那么多的政治学著作可阅读。阅读马列经典著作的学术训练,可以说,奠定了我以后独立思考并从事政治学研究特别是中国政治研究的学术基础。中国的政治学研究不能只是简单借用在西方经验基
础上生成的理论来阐释中国政治,而应该从中国政治实践出发,在富有创造性的实践经验中寻找理论的源泉。
陶庆,男,1965年生,博后,上海师范大学发政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人类学、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中外政治制度。
主要科研项目:个人独立主持纵向科研项目6项。如,1.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民间结社治理创新与中国政治发展”(批准号:NCET-11-0621)。2.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政治人类学视野下的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批准号:11JJD810018)。主要科研论著:先后独著发表著述近50篇(部)。如,《福街的现代“商人部落”:走出转型期社会重建的合法化危机》《政治嵌入与政治安排》等。论文类:《从政治安排到、政治嵌入到‘政治妥协’的转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政治文明中的人民主权与国家主权”》(《人文杂志》,2006年第6 期)。
目录
前言
1古典范式
——公共管理审时度势的价值明镜
/冯煜
2科层制理论及实践探析
/董琛婷
3公共管理基本矛盾视域下的新公共管理
/徐勇
4探析新公共服务范式
/胡媛媛
5全球治理范式
/魏莉莉
6公共经济: 国家与市场的博弈
/曹怡华
7公共领域: 民主与效率的博弈
/李吉莹
8公共政策: 科学化与民主化的统一
/王瑞
摘要 (英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