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在很多人的理解里,都是一种舶来品,是西方现代化以来市场经济下的产物,但是本书却告诉大家,中国其实早从先秦时代,就产生了*早的朴素的企业家精神。中国传统企业家精神从先秦到晚清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落的坎坷曲折发展,在鸦片战争以后,蜕变为现代企业家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后,以家国同构家国情怀为特质的中国企业家精神开始诞生。国企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核工业精神、中国高铁工人精神、大唐电信精神和预警机精神等;民企则产生了一批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和企业品牌。中国企业家作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崭新群体诞生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中国走向世界。本书正是对这个群体的文化剖析和精神写照,记录这个群体崛起的轨迹,赋以继续前进的文化动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弘扬企业家精神!
序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根与魂
几年前,当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接受美国著名知识分子视频共享网站Big Think访谈时,曾经做出了一个大胆预言: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
关于地球毁灭,霍金肯定地指出,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资源耗尽。而资源耗尽的原因,则根源于人类天性中的基因遗传密码:一是自私,二是贪婪。
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我们已经历了多次事关生死的事件。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人类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不能将赌注放在一个星球上。不要以为霍金在危言耸听,事实上,澳大利亚著名微生物教授弗兰克·芬纳宣称更加悲观:人类将在100年内灭绝。比这个更悲观的是牛顿在1704年手稿上的记录,认为这个世界将于2060年结束。更加不容乐观的是,科学家发现2030年前后太阳会进入一个休眠期,到时候地球上会出现一个迷你冰河期,而这将是距离最近、对人类最严峻的一次考验!
请注意,科学家不是在讲故事,除了和外星人接触、移民外星球,有点脑洞大开,其他的一切都是有根据的。人类对于地球资源的掠夺,的确是太过于无休无止,而人类的自私和贪婪也的确太过于无穷无尽了!
最明显的一个例证,就是目前正对全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最大威胁的全球变暖。这是人类在过去一二百年间大规模工业化进程所造成的。
全球变暖的危害显而易见:一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科学家预测,如果格陵兰岛和南极的冰架继续融化,到2100年,海平面将比现在高出6米。这将淹没许多印尼的热带岛屿和低洼地区,以及迈阿密、纽约市的曼哈顿和孟加拉国。在21世纪,蒙大拿州国家公园的冰川已经严重削减。另外,喜马拉雅冰川是恒河水的主要来源。恒河为5亿人提供饮用水和灌溉水,据说现在每年水量以37米的速度减少。二是干旱和炎热。2003年,横扫欧洲的致命热浪害死了约3.5万人。在最近的50到100年中,酷热热浪的发生频率比往常高出了两到四倍。据预测,在未来40年中,还会有高过100倍的情况出现。酷热带来干旱,随着气候变暖,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十年中,降水量可能继续减少,估计那时的情况会很可怕。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到2020年,0.75亿至2.5亿的非洲人可能会遭遇水资源短缺,而非洲大陆的农业产量将下降50%。专家预测,持续的热浪会导致火灾发生的频率增多,还会有相关疾病出现,地球的平均气温也会升高。三是暴风雨和水灾。在短短30年里,四级到五级强烈飓风的发生频率几乎增加了一倍。从1905年到2005年,飓风发生的频率稳固上升。1905年到1930年间,平均每年约有3.5次飓风;1931年到1994年间,平均每年约有5.1次;而1995年到2005年间,平均每年就有8.4次飓风了。四是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声称,新生的或复发的病毒正在迅速传播中,它们会生存在跟以往不同的国家中,一些热带疾病也可能在寒冷的地方发生。比如蚊子就使加拿大人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每年大约有15万人死于跟气候变化相关的疾病,气温变暖增加了烟雾的生成,例如在中国人们就倍受雾霾的困扰,呼吸系统发病人数大幅增加。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气候变暖,是人类对地球资源疯狂掠夺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自然所给出的最直接反应,是对人类的惩戒和警告!
面对这种惩戒和警告,我们欣喜地看到,人类已经团结起来,世界气候大会已经多次召开,各个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都制定了目标,给出了承诺。
但我们更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回归它的源头,我们是否可以找到比当初更好的方法,以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呢?
在最本质的源头上,霍金已经说得很清楚,是人类遗传基因中的自私和贪婪两大基因,造成了今天乃至未来的恶劣局面。人类自身必须对此负责。
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也大可不必为此就忧心忡忡,夜不能寐。毕竟,这已经不是人类第一次集体面对危机,人类从诞生以来的几千几万年中,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面对这样的危机。从远古时代的大洪水,到后来所历经的无数次的饥饿、灾荒、瘟疫,还有永远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我们自己所制造出来的可怕幽灵战争。人类从来都是在忧患与苦难中蹒跚前行,而人类从来都没有低下过高贵的头颅,没有停止过欢乐和歌唱,在苦难的土壤里孕育出了最美丽的花朵:音乐、舞蹈、诗歌、绘画、建筑……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接力棒一样地延续着,人类文明的大厦一砖一瓦汇成了今天的璀璨!
所以,人类绝不仅仅只有自私和贪婪的基因,人类还有着充满希望和光明的一面,有着温暖的、积极的、令我们可以自豪和骄傲的基因。只不过,西方文明是建立在批判的理性思维基础上,因此习惯从阴暗面也就是反面去看问题;而东方文明是建立在肯定的感性思维基础上,习惯从光明面也就是正面去看问题。西方人看到了人性的自私与贪婪,东方人则看到了人性中的另一面。以中华民族的先民为例,从炎黄二帝、尧舜禹汤一直到文武周公,到最后集大成者的孔子,对此明确表述定义为和与仁。这也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理念支撑。
和,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和平。实际上和是一个动态的词语,有着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和合,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以及社会上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之间的友好相处。和合,并不是否认自我的存在,而是求同存异,最大程度上达成一致。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据说角像鹿,头如驼,眼睛如兔,颈如蛇,腹似蜃,鳞如鲤,爪似鹰,掌如虎,耳像牛。这样一个只能存在于传说中的神秘动物,根本不是西方人所认为的恐龙,认为中华民族以恐龙作为图腾给人以残暴、凶猛,崇尚武力的错觉,事实上,中华民族以这么一个并不存在的动物作为图腾,恰恰展示了一种和合的核心理念,忠实地记载了在炎黄、蚩尤等部落融合之初,各个民族的图腾保留一点特色,最后集合成了龙。龙就是和合的象征。
第二个层次是和谐。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产生了敬天的观念。敬天,不是指将天地鬼神的观念凌驾于人之上,而是通过对天创造万物德泽的确认,进一步发现人的自我价值。敬天方能爱人。每个个体的生命当然都很珍贵,但更珍贵的是能够学习天,去无私地爱更多的人,爱所有人,爱所有天地创生的生命。天人合一是我们祖先对自己和自然所能达到的和谐关系的最好描述,也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
第三个层次是和平。和平,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的人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地理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文明能够共生共存,互相交流借鉴,一起发展,而不是彼此冲突,争斗不休,一起毁灭。这一理想的境界,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自己的八十岁寿辰上用十六个字给予了描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古代,中国人就已经提出了大同思想。《礼记·礼运》大同章,通常简称《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就是中国人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同样,仁也不是一个静态的词语,而是有着丰富的不同层次内容。
仁,《说文解字》作从人,从二。从人,从二,都是人人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如何做人,如何将自己的个人利益于众人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人与人是一个互相连接的整体,必须将个人放在整体中去考量和定义。
仁的第一个层次是爱自己。一个人必须首先自爱,懂得对自我生命的尊敬。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护,很难想象他会去爱护别人。当然爱自己不是一味纵容,而是对自己严格要求。所谓的诚意正心慎独都是作为一个君子对自己的基本规范。而成为君子是仁在你的身上生发的第一步,只有先从内在生根发芽,然后才能扩充出来,泽及你之外的其他人。
仁的第二个层次是爱人。爱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爱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包括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你的家族亲戚。二是从血缘关系扩展到地缘关系,爱自己的同学、朋友,从左邻右舍到乡里乡亲,最后扩充到整个国家,乃至于天下。
仁的第三个层次是爱万物。不但爱人,还要爱惜天地宇宙所创造的一切。一花一草,皆有生命;山川河流,皆为有情。要将众生的苦楚看作自己的苦楚;将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看成自己遭受的损失,与整个的天地宇宙同命运、共呼吸,这样的仁才算是达到了最高层次和境界。
目录
序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根与魂 //001
第一部分 历史篇
第一章
先秦时期群星闪耀的时代 //012
商人精神的源起 //012
商人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018
商人精神的变异 //021
第二章
从先秦到晚清十大商帮的光荣与梦想 //025
商而优则仕 //025
财富观的变异:从创造到掠夺 //029
海洋文化:开一代新风 //032
晋商与徽商:风格迥异,大道同归 //036
闽商与潮商:开放进取,爱拼敢赢 //043
浙商与苏商:执着务实,文化追求 //049
鲁商与陕商:信义为本,品牌意识 //056
赣商和粤商:因时而兴,因地而利 //062
第三章
洋务运动时期商魂的觉醒(上) //068
启蒙者:一个人与一个时代 //070
实践者:企业与企业家精神出现 //071
儒魂商才:中国式商人精神 //075
第四章
民国时期商魂的觉醒(下) //079
民族资本与民族商人的崛起 //079
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084
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达到无我 //093
第二部分 当代篇(上)国企精神
第五章
国企精神的形成阶段 //100
时代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105
挺起民族的脊梁:三线精神 //117
第六章
国企精神的变革与发展阶段 //124
资本回来了:中信 //126
改革开放的窗口:蛇口 //134
第七章
国企精神的融合与超越阶段 //144
九天揽月:永远的航天精神 //146
飞龙在天:走向世界的核工业精神 //151
为中国梦提速:中国高铁工人精神 //159
决胜蓝天:预警机精神 //165
中国标准:大唐电信精神 //174
第三部分 当代篇(下)民营企业家精神
第八章
改革开放第一阶段(1978~1992):萌芽 //182
精明的傻子 //185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188
登上《新闻周刊》封面的中国农民 //192
在希望中前行 //200
走向世界的联想 //210
中国造:海尔 //219
中华有为:华为 //226
第九章
改革开放第二阶段(1992~2001):壮大 //233
永不言败的巨人 //233
从自卑到自信:搜狐 //242
走没有人走过的路:网易 //250
第十章
改革开放第三阶段(2001~2017):崛起 //258
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凤凰 //260
中国的、世界的:阿里巴巴 //269
改变世界,引领时代:百度 //277
第四部分 未来篇
第十一章
互联网时代:终结与开始 //288
文化的觉醒与回归 //289
共享经济时代:一个新纪元 //294
从利己主义到利他主义 //295
从以人为本到以心为本 //301
第十二章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306
互联网时代企业家的三大特质一:个性 //306
互联网时代企业家的三大特质二:专注 //310
互联网时代企业家的三大特质三:合作 //316
第五部分 访谈篇
第十三章
做未来的引领者 //322
专访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会长、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张桂平 //322
企业家精神的五个关键词 //322
创新·筑梦·启未来 //326
传统商业文化的全球化 //327
中国商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 //330
第十四章
中国企业家的责任、担当与创新 //333
专访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 //333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333
中国企业家的产业责任 //334
国有企业企业家责任、担当与创新的动力源泉 //336
民营企业精神与国有企业精神的融合 //340
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未来 //341
第十五章
培育中国特质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动力 //343
专访著名企业文化学者、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王成荣教授 //343
企业家的概念本源 //343
企业家必备的七大特质 //344
企业家的财富观 //348
企业家精神的文化渊源 //349
中国特质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动力 //351
第十六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创新 //356
专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曙光教授 //356
韦伯命题的影响及其终结 //356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四个阶段 //357
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362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六大误区 //363
企业家精神的重塑 //364
尾声:领导未来 //365
中国企业家精神与世界大同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