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成本会计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并总结了成本会计理论与政策的最新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章前有“引导案例”,章后有“同步检测练习”等,文中还插有大量国内外成本会计领域的相关案例和相关知识链接。
前 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而成本会计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实用科学,对于企业进行成本竞争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为了使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成本会计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各种成本核算方法,我们特地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教材是在过去成本会计学教材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相关教材的精华,并结合中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惯例和会计实务编写而成。本教材的主要特点在于:第一,既注重企业基本业务处理的理论阐述,又注重与中国现行会计准则及成本会计实践的结合,以中国会计准则为依据,但又不是会计准则的简单解读;第二,对成本会计理论的阐述力求精炼、简明和通俗易懂,不同于以往成本会计教材的叙述方式,而是以较直观的表现形式予以展现,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掌握;第三,注重理论与案例、实践的结合,对每一理论问题的阐述均配有恰当的案例,每章内容均配有相关案例的分析,便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第四,配备颇具特色的同步检测练习,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课后消化、复习与提高。
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会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学习“成本会计学”等课程时使用,又可作为会计、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者开展继续教育时使用。
本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得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院长张薇教授,以及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党委书记江希和教授、院长赵媛教授、副院长熊筱燕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也得到会计与财务管理系系主任王佩博士、李云博士等的帮助与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本教材的编著,参考了诸多相关文献,在此对全体文献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对本教材的各位编审人员特别表示感谢!她们为本教材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她们的工作,不仅保证了本教材的顺利完成,还减少了教材中的错误,使本教材增色不少。
最后恳请各位同仁对本教材批评指正!
陈文军
2017年3月18日
陈文军,现任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会计学教授,中国会计学会会员,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省部级等类别研究课题10多项,获得各类学术性奖励近5项。先后主编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学等教材10余本。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成本的意义 2
一、成本问题的提出 2
二、资本主义商品成本的经济实质 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成本的本质 5
四、成本的作用 5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含义与职能 6
一、成本会计的含义 6
二、成本会计的职能 7
三、成本会计的任务 9
第三节 成本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9
一、可靠性 10
二、相关性 10
三、可理解性 10
四、可比性 10
五、实质重于形式 11
六、重要性 11
七、谨慎性 11
八、及时性 11
第四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11
一、成本会计的机构 12
二、成本会计的人员 12
三、成本会计的工作制度 12
四、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13
同步测试题 14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程序与账户 18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19
一、对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 19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21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23
四、选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23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程序 23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23
二、确定成本项目 23
三、确定成本计算期 24
四、审核生产费用 24
五、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4
六、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4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账户 24
一、“基本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24
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和其他有关账户的设立 25
同步测试题 26
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0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0
一、材料的分类及其成本构成 30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 31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 32
四、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6
五、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7
六、包装物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8
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8
一、外购动力的归集 38
二、外购动力的分配 38
第三节 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9
一、职工薪酬费用的构成 39
二、职工薪酬费用的分配 40
第四节 折旧费与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44
一、折旧费的归集与分配 44
二、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45
同步测试题 46
第四章 集合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52
第一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52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52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53
第二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60
一、制造费用的归集 60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 61
第三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65
一、废品损失的核算 65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69
同步测试题 69
第五章 生产费用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77
第一节 产成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 77
一、产成品与在产品的含义 77
二、产成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关系 78
第二节 在产品数量核算 79
一、在产品收、发、存的日常核算 79
二、在产品清查及其盈亏的核算 79
第三节 生产费用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 80
一、在产品不计成本法 80
二、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法 80
三、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81
四、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82
五、在产品按产成品成本计算法 83
六、定额比例法 83
七、约当产量比例法 86
同步测试题 91
第六章 生产特点、管理要求与成本核算方法 97
第一节 企业的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98
一、企业的生产按生产流程的特点分类 98
二、企业的生产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分类 99
第二节 生产类型的特点及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核算方法的影响 100
一、生产类型的特点对成本核算方法的影响 100
二、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核算方法的
影响 101
三、成本核算方法 101
第三节 成本核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102
一、同时采用几种成本核算方法来核算
成本 102
二、结合运用几种成本核算方法来核算
成本 102
同步测试题 103
第七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上) 106
第一节 成本核算品种法 107
一、品种法概述 107
二、品种法举例 108
第二节 成本核算分批法 114
一、分批法概述 114
二、分批法举例 115
三、简化分批法 117
同步测试题 119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下) 125
第一节 分步法概述 125
一、分步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125
二、分步法的基本特点 126
三、分步法的分类 126
第二节 逐步结转分步法 127
一、逐步结转分步法概述 127
二、半成品成本逐步结转的形式 127
三、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 134
第三节 平行结转分步法 134
一、平行结转分步法概述 134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 135
三、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应计入
产成品成本“份额”及约当产量的
计算 135
四、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 137
同步测试题 138
第九章 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上) 144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分类法 145
一、分类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145
二、分类法概述 146
三、分类法的特点 146
四、分类法核算产品成本的程序 146
五、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 146
六、分类法举例 147
第二节 联产品、副产品、等级品的
成本核算 149
一、联产品的成本计算 149
二、副产品成本计算 151
三、等级产品成本计算 152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定额法 153
一、定额法概述 153
二、定额法的特点 153
三、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的程序 154
四、定额成本及其差异的计算 154
五、定额法举例 158
同步测试题 159
第十章 成本核算辅助方法(下) 164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 165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 165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166
三、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 168
四、作业成本法的实际运用 169
第二节 标准成本法 173
一、标准成本法概念 173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174
三、标准成本的差异处理 175
四、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178
同步测试题 181
第十一章 成本报表 186
第一节 成本报表的作用和种类 187
一、成本报表的作用 187
二、成本报表的分类 188
第二节 成本报表的编制 188
一、成本报表编制概述 188
二、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编制 189
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编制 191
四、制造费用明细表 191
五、其他成本报表 193
同步测试题 194
第十二章 成本分析 202
第一节 成本分析概述 203
一、成本分析的意义 203
二、成本分析的方法 204
第二节 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206
一、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206
二、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208
第三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210
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分析 210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项目
分析 211
同步测试题 213
模拟考试试题(一) 218
模拟考试试题(二) 225
附录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 231
参考文献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