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2章,由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个性心理4部分组成,内容既包括了国内外当代教育心理学的新发展,又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尽量使心理学本土化与生活化。全书体例新颖、实用性强,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了学生心理发展理论、学习及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知识的获得、学习策略、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性的培养、技能的学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教学设计与评价、教师心理、个性差异与教育等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给教师职业的变化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育改革形势的新变化,必然带来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改革的变化和更新。另外,当代信息社会要求教育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人才以及具有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合作能力的一代新人,教育就要从目标、形式、方法到组织进行全方位变革,而改革的理论基础源自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科学研究。因此,本书立足于学科前沿、反映信息社会的发展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育心理学的新要求,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提高,同时力争使心理学本土化、生活化与大众化,使学习者充分认识自己,不断调整自己,使其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幸福指数和生命质量。基于此,作者编写并出版这本《教育心理学》。本书具有以下4 个突出特点。1. 体例新颖本书紧紧围绕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育评四大方面来选取有关的教育心理学内容。2. 内容实用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既继承了本学科稳定的、公认的一些基本内容,又勇于改革创新,增加了一些反映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前沿动态的*成果,例如,引进了教育认知神经科学与脑科学,新增加了某些章节,例如,增加了技能、教师心理和学生心理发展理论等。3. 实践性强本书加大了实践方面的比重。书中的实例大多是出自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全书在行文编写上力求做到密切联系学习者的学习、生活实际,对其出现的各种问题,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进行调解。本书将以解决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操作和应用的问题作为突破的难点,使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指导学习者学习中真正发挥作用。4. 资源丰富本书紧密结合高校省级精品课建设,并配有一系列含有相关资源的教学网站,较好地满足了数字化校园背景下,学校对优质立体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需求。本书提供了阅读小资料,开拓了读者的视野,力求做到对学习者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本书适合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习者使用,也适合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学习者使用,还可作为教育与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参考书及中学教师资格培训和心理从业人员资格培训用书或自学用书。
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给教师职业的变化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育改革形势的新变化,必然带来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改革的变化和更新。另外,当代信息社会要求教育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人才以及具有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合作能力的一代新人,教育就要从目标、形式、方法到组织进行全方位变革,而改革的理论基础源自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科学研究。因此,本书立足于学科前沿、反映信息社会的发展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育心理学的新要求,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提高,同时力争使心理学本土化、生活化与大众化,使学习者充分认识自己,不断调整自己,使其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幸福指数和生命质量。基于此,作者编写并出版这本《教育心理学》。本书具有以下4个突出特点。
1. 体例新颖
本书紧紧围绕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育评四大方面来选取有关的教育心理学内容。教即教师的教,学即学生的学,在教学与学习心理方面,我们研究并介绍了教师心理、学习与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知识的获得、学习策略、技能的学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等有关心理学知识。育即学生心理发展理论和德育心理,主要介绍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含义、特征、意义及其相关理论问题,介绍了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个性差异与教育。评即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评价,介绍了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另外,本书是按照篇的体例来编写的,全书内容共分为4篇,即基本理论篇、学习心理篇、教学心理篇、个性心理篇。其基本涵盖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主要内容,同时侧重学习者的学习方面,为了增强编写的新颖性,在每一章中还穿插了有趣的小资料,供学习者阅读,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内容实用
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既继承了本学科稳定的、公认的一些基本内容,又勇于改革创新,增加了一些反映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前沿动态的最新成果,例如,引进了教育认知神经科学与脑科学,新增加了某些章节,例如,增加了技能、教师心理和学生心理发展理论等。还新增加了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本书章节的设定、内容的选择尽可能贴近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试大纲,本书有助于帮助学习者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教师资格证国考的通过率。同时,充分发挥心理学实用性较强的优势,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凸显心理学应用的延展性。
3. 实践性强
本书加大了实践方面的比重。书中的实例大多是出自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全书在行文编写上力求做到密切联系学习者的学习、生活实际,对其出现的各种问题,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进行调解。本书将以解决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操作和应用的问题作为突破的难点,使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指导学习者学习中真正发挥作用。
4. 资源丰富
本书紧密结合高校省级精品课建设,并配有一系列含有相关资源的教学网站,较好地满足了数字化校园背景下,学校对优质立体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需求。本书提供了阅读小资料,开拓了读者的视野,力求做到对学习者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本书适合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习者使用,也适合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学习者使用,还可作为教育与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参考书及中学教师资格培训和心理从业人员资格培训用书或自学用书。
本书由夏凤琴、姜淑梅编著。其中,李淑莲、崔继红、张春梅也为本书的编写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对她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全书最后由夏凤琴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教材、专著和论文资料,在此谨向其作者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的缺点、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利于改进与提高。我们的信箱是huchenhao@263.net,电话是010-62796045。
编 者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