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汉双语版名著系列丛书中的一种,编写本系列丛书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准备参加英语国家留学考试的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对于留学考试,无论是SSAT、SAT还是TOEFL、GRE,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了解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背景知识,而阅读西方原版名著是了解这些知识*重要的手段之一。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原名艾里克·阿瑟·布莱尔 (Eric Arthur Blair),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
1903年6月25日,奥威尔于出生在印度一个没落的英国家庭,父亲是英帝国在印度的一个职位低下的文职官员。奥威尔自幼体弱多病,但天资聪颖,11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诗作。1917年奥威尔获奖学金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就读,成绩优异,还在学校刊物上发表文章。1922年奥威尔开始在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服役,由于反感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于1927年离开缅甸,一年后辞职。后来他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成小说《缅甸岁月》和自传体散文《猎象记》及《绞刑》。1928年1月回到英国后,他深入到社会底层,四处漂泊。他在巴黎、伦敦两地,做过洗盘子的杂工,住过贫民窟,并常常混迹在流浪汉和乞丐之中。1929年,他写下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苦难。正是在为这部作品署名时,他用了“乔治·奥威尔”这一笔名。在某种程度上说,“奥威尔”的出现,使他开始了新生活。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同年年底,奥威尔与新婚的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共和政府的光荣战斗中。奥威尔在前线担任少尉,喉部曾经受过重伤。他为记述西班牙内战而写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一书,后来成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份*性文献。但是,这场正义的战争,由于当时的轴心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军事干预和左翼共和政府内部分裂,共和政府*后惨遭失败,奥威尔在共和政府内部党派之争的倾轧中也险些丧生。这个惨痛的经验对奥威尔影响巨大。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从这时候起,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这个思想转变直接影响到了他后期的两部旷世佳作——《动物庄园》(1945)和《一九八四》(1949)的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缠绵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
《动物庄园》是奥威尔的代表作(他的另一代表作是《一九八四》),被欧美15所著名大学投票选为“影响我成长的十本书”之一,是世界文坛*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自《伊索寓言》以来,没有一部作品比《动物庄园》更能道出人类的处境。该书自出版以来,已被译成世界上六十多种语言,是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在中国,《动物庄园》也是广受关注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编译本书,并采用英汉双语的形式出版。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书中加入了大量的插图。我们相信,该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是英汉双语版名著系列丛书中的一种,编写本系列丛书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准备参加英语国家留学考试的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对于留学考试,无论是SSAT、SAT还是TOEFL、GRE,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了解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背景知识,而阅读西方原版名著是了解这些知识*重要的手段之一。
本书的英文部分选自原著。原著有些词汇是老式的写法,现在的英汉词典大多已不再收录。为了忠实于原著,本次出版时以不修改为宜。望读者阅读时留意。
本书中文译文由纪飞组织编译。参加本书故事素材搜集整理及编译工作的还有赵雪、刘乃亚、陈起永、熊建国、程来川、徐平国、龚桂平、熊志勇、胡贝贝、张灵羚、张玉瑶、付建平、汪疆玮、王卉媛等。限于我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第五章
冬天越来越近了,茉莉变得越来越让人讨厌。每天早上,她干活总是会迟到,而且总是借口说自己睡过头了,或者就是身体不舒服,但是她的食欲却好得出奇。她会有很多理由逃避干活,然后跑到水池边上,呆呆地看着自己水中的倒影。当然,还有一些传闻更加可怕。有一天,当茉莉嚼着一根草,悠闲地摇着尾巴在院子里漫步的时候,克拉弗把她拉到了一边。
“茉莉,”她说,“我有很严肃的事情要和你说。今天早上,我看到你在动物庄园和福克斯伍德庄园中间的篱笆边上,而另外一边则是皮尔金顿先生的一个手下。还有——虽然我离得很远,但是我相信我看到了——他在和你说话,而且你还让他摸你的鼻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茉莉?”
“他没有!我也没有!这不是真的!”茉莉十分激动地用自己的蹄子刨着地。
“茉莉!看着我的脸!你能够向我发誓,那个人不是在摸你的鼻子么?”
“那不是真的!”茉莉强调,但是她不敢看着克拉弗的脸,下一刻,她朝着田野飞奔出去,很快就消失了。
克拉弗的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她并没有说什么,径直前往茉莉的马厩,翻看着里面的一堆草。在稻草下面藏着一堆糖果,还有几条颜色各异的饰带。
三天过去了,茉莉不见了,好几个星期都不知下落。之后飞出去的鸽子们报告说他们在威灵顿的另外一边看到了她。现在她正拉着一辆时髦的马车。那辆马车被涂成了漂亮的黑色和红色,就停在一家客栈的外面。有一个脸色发红的胖子,穿着马裤和高筒靴,看上去像是客栈的老板,正抚摸着她的鼻子,喂她糖果吃。茉莉的毛发也修剪过了,额头上还有一根鲜红的饰带。按照鸽子的看法,她显然乐在其中,所以动物庄园里的动物们就再也没有提到过茉莉了。
一月份的时候,天气真是糟糕透了。田地就好像是生铁一样,一点农活都没法干。大谷仓里倒是举起了不少会议,猪们正忙着筹划新的一年的计划。由于大家公认他们要比其他动物聪明,所以对于这个农庄的政策自然有着决定权,尽管他们的决策要得到大多数动物的同意才能够生效。原本,如果斯诺堡和拿破仑之间没有争执的话,这样的流程其实会很快的,但是他们俩会在任何一个观点上抬杠。如果一个建议说来年要大面积播种大麦,那么另外一个就会要求多种燕麦;如果一个说这块地适合种卷心菜,那么另外一个就宣称应该种薯类,不然这块地就没有一点用处了。每一只猪都有他的支持者,有的时候还会有激烈的争辩。在开会的时候,斯诺堡巧舌如簧,能够让大多数动物信服。但是拿破仑很擅长在休息的时候得到动物们的支持。特别是在那些绵羊的身上。不过,到了后来,绵羊总是重复着“四条腿好,两条腿坏”,经常会把整个会议的议程给弄乱。而且,大家也注意到了,当斯诺堡的演讲到了*为关键的时候,越会出现“四条腿好,两条腿坏”的捣乱声音。斯诺堡曾经在琼恩先生的院子里面找到一些《农场和畜牧业》杂志,并且对此深入研究过,所以满脑子都是革新和发明。他谈到农田排水,饲料保鲜,炉渣的再利用时简直头头是道,而且还设计出了一套十分复杂的系统,可以让动物们每天在不同地方拉的粪便直接回到地里面,节省运输的劳力。拿破仑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少研究,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抹黑斯诺堡的这些设想。在他们所有的争吵之中,*为激烈的莫过于关于风车的辩论了。
在狭长的牧场上,距离农庄的窝棚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包,那是农庄的*高点。斯诺堡勘察过地形之后,宣布这是建造风车*好的地方。风车能够用来带动发电机,并且持续不断地为庄园提供动力。这样,窝棚就可以用上电灯,还能够在冬天取暖;当然还可以带动电锯、割草机还有挤奶机。动物们可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老式的农庄,只有一台很原始的机器),他们听着斯诺堡绘声绘色的演讲,描绘着他们在劳动的机器边上悠闲地吃草、读书或者是聊天的场景,简直就听呆了。
几个星期之后,斯诺堡就完成了对于整个风车的设计工作。关于机械方面的数据主要来自于琼恩先生的三本书——《对房屋有益的一千件事情》、《自己当自己的瓦匠》还有一本是《电学入门》。斯诺堡把一间小屋子当作是他的工作室,那原本是一个孵化室。他在里面铺着光滑的地板,这样方便他画图。他经常在里面闭门不出,连着忙活好几个小时。他用石头把书本固定住,蹄子上夹着一截粉笔,一边走,一边开心地哼唱着,一边画着一根根线条。慢慢的,设计图涉及到了高深的齿轮等构件。其他动物每天都会来看一次,就连母鸡和鸭子也来,但是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太深奥了。唯独拿破仑没有来。从一开始,他就持反对意见。但是有一天,他却出人意料的去看了看设计图。他一言不发地在屋子里面走来走去,仔细查看着整幅设计图,偶尔还从鼻子里冒出几声轻蔑地哼哼声。*后,他斜着眼睛,在边上盯着整幅图看了一会儿,然后对着设计图撒了一泡尿,这才扬长而去。
整个农庄都分裂成了两派。斯诺堡不否认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把石块铸成城墙,还要制造叶片、发动机还有电线(至于这些东西如何制造,斯诺堡并没有说),但是他肯定,这一切将会在一年内完成。而且他还宣称,如果这一套系统建成了,将会节省大量的劳力,动物们每周只需要干三天活就够了。但是拿破仑却认为,现在首要的任务是抓粮食生产;如果在风车上浪费时间,那么很快大家都会饿死的。动物们分成了两派,其中一派奉行斯诺堡的每周三天工作制,另外一派则支持拿破仑的粮食生产论。只有本杰明没有站队。因为他既不相信每周只需要劳动三天,也不相信会有更多吃的。他说,有没有风车,其实都无所谓,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而且和现在的日子没有多大区别。
除了风车的事情之外,还有关于农庄防卫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动物们很清楚,虽然人类在牛棚大战中失败了,但是他们为了琼恩先生的复辟,是一定会有一场更加惨烈的进攻的。而且,人类失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国家,使得他们手下的动物越发地难以控制了;哪怕是这个理由,也足以让人类坚定下一次进犯的决心。但是斯诺堡和拿破仑又发生了分歧。按照拿破仑的想法,要把农庄里所有动物武装起来,并且学习如何使用武器。但是斯诺堡却觉得应该放出大量鸽子,前往其他农庄策反那些动物们,让人类无暇进犯。动物们一会儿觉得拿破仑说得在理,一会儿觉得斯诺堡的建议可行,一时间都搞混了。实际上,不管是谁,只要他开口了,那么这些动物就会站在他的一边。
*后,斯诺堡的设计图终于完成了。在接下来的星期天大会上,关于是否要建造风车就要进行表决了。当所有动物在谷仓里面集结完毕之后,斯诺堡站了起来;在绵羊不时的打断声中,再次重复了建造风车的必要性。然后,拿破仑站起来表示反对。他觉得风车就是胡闹,并且希望动物们不要赞成,然后又坐了下去。他的发言仅仅只有半分钟,似乎有点可有可无的意思。这时候,斯诺堡又一次站了起来,他喝住了那些打算捣乱的绵羊,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呼吁大家赞同他的意见。原本,动物们大多是分成两派;而现在,在斯诺堡的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之后,纷纷被他的口才给折服了。他激情洋溢地描绘着动物们摆脱繁重劳动之后的景象。他的想象力已经完全超出了割草机和切萝卜机。按照他的说法,风车的电能够带动脱粒机、各种农具、收割机的运作,还能够给每一个窝棚带去光和热。等他讲完之后,接下来的表决看上去顺理成章了。但是这个时候,拿破仑站了起来,瞥了斯诺堡一眼,然后吹了一声口哨,这种口哨声其他动物以前还从来没有听到他吹过。
这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狗叫声,然后,九条强壮的狗,每一条的脖子上都有青铜项圈,冲进了谷仓,朝着斯诺堡冲去。就在斯诺堡被咬住的前一秒,他跳了起来,跑到了门外;猎狗们在后面追逐。动物们都被这一幕给吓呆了,个个瞠目结舌。他们挤到门外注视着这场追逐。斯诺堡飞奔着穿过通向大路的牧场,使出了浑身解数拼命地跑着。这时候狗已经快要接近他的后蹄子。突然间他滑倒在地,眼看着就要被他们逮住。可他又重新爬了起来,跑得更快了。狗又一次赶上去,其中一条狗几乎就要咬住斯诺堡的尾巴了,幸而斯诺堡及时甩开了尾巴。接着他又是一个冲刺,和狗不过一步之差,从树篱中的一个缺口窜了出去,消失不见了。
动物们十分惊讶,静静地回到了谷仓。过了一会儿,这些狗跑了回来。一开始,动物们都不了解这些家伙是哪里来的,不过很快大家就想起来了:这些就是拿破仑先前从他们的母亲手中拿走的九条小狗。拿破仑偷偷养着这些狗。虽然还没有完全长大,但是都已经很强壮了,而且就像狼一样凶狠。九条狗紧紧靠着拿破仑。动物们都注意到了,他们只对着拿破仑摇尾巴,就好像以前其他狗对琼恩先生的表现一样。
拿破仑在那些狗的簇拥下,登上了老麦哲当年发表讲话时的那个台子,并且宣布,从此以后,每周日的集会宣告解散。因为这样的集会没有意义,也浪费时间。以后有关庄园的问题,将由一个由猪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决定,而且这个委员会由他本人亲自掌管。他们私下讨论之后,再把决策传达给其他动物。而动物们每周日仍然要集合,向旗帜致敬,歌唱《英格兰的动物们》,并且听从下一周的工作安排。以后辩论这种形式将不复存在。
本来,驱逐斯诺堡已经让动物们十分迷惑不解了;现在一听到这个发言,动
斯诺堡被驱逐
物们更加想不通。其中几只动物想要起身抗议,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辩词。就连鲍瑟尔都有点迷糊,他竖起耳朵,抖动了几下眉毛,想要想个清楚,但是却没能说些什么。有些猪倒是十分清醒,前排的几只小猪不以为然地哼叫着,试图跳起来发言。但是这时候围在拿破仑身边的狗发出了阴森的咆哮声,他们只好沉默着坐了下去。而那些绵羊也适时喊起了“四条腿好,两条腿坏”的叫声,一直喊了一刻钟,所以,讨论的希望就此付诸东流。
之后,斯奎拉负责向农庄里的动物们解释这一新安排。
“同志们,”他说,“我希望农庄里的每一位动物,能够为拿破仑同志勇于承担这些额外的付出而感到感激。同志们,不要以为当领导是一种享受!恰恰相反,领导肩头的责任是多么沉重啊!没有哪只动物能比拿破仑同志更加坚定地认为动物之间是平等的。他也很希望大家能够做自己的主人。但是,万一决策失败了呢?那么,你们会有怎样的下场呢?如果你们按照斯诺堡的风车设想来做,那又会怎么样呢?斯诺堡这个家伙,比一个坏蛋好不到哪里去。”
“他在牛棚大战的时候表现得很勇敢!”一只动物说道。
“仅仅有勇敢是不够的,”斯奎拉说道,“忠诚和服从更加重要。就那次战斗而言,我想,你们终究会发现,斯诺堡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纪律,同志们!铁一般的纪律!这才是我们的口号!如果我们走错一步,那么就将万劫不复。同志们,你们肯定不希望琼恩回来吧?”
这一段论述是无懈可击的。很明显,动物们并不希望琼恩回来,如果星期天早上的辩论会导致这样的结果,那么这样的辩论就一定要停下。鲍瑟尔这时候才有时间把整件事情给思考一遍,*后他说了一句:“如果是拿破仑同志的意见,那么一定是正确的!”他又把自己的座右铭换成了“拿破仑同志永远正确”这句话,作为对“我要努力工作”这一句的补充。
到了春天变暖,开始春耕的时候,斯诺堡原先的那一间屋子仍然被封锁着。大家原本以为,那些设计图肯定是被擦掉了。每个星期天的早上十点钟,所有动物都会聚集在谷仓里面,等着下一周的工作安排。老麦哲那已经风干的头骨重新被挖了出来,放在旗杆边上的一个木墩上面,放在那杆枪的旁边。升旗仪式之后,他们还要恭敬地列队经过那个头骨,这才能够进入谷仓。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并没有像早先那样,每一只动物都有自己的位置。拿破仑同斯奎拉,还有另一个叫
拿破仑夺权
梅尼缪斯的猪,共同坐在前台。这个梅尼缪斯具有非凡的天赋,特别擅于谱曲做诗。九条年轻的狗围着它们成半圆形坐着。其他猪坐在后台。别的动物面对着他们,坐在大谷仓中间。拿破仑用一种简单粗暴的军人风格,宣读对下一周的安排,随后只唱了一遍《英格兰的动物们》,然后所有的动物就解散了。
在斯诺堡被驱逐之后的第三个星期天,拿破仑对动物们宣布了建造风车的计划,这让动物们多少有点吃惊。他并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改变了想法,仅仅对所有动物说,这项工程意味着十分艰苦的劳动,而且还可能会缩减大家的粮食。不过,这项计划已经被推敲充分,只剩下*后的一些细节了。一个由猪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在过去三个星期的时间里一直努力工作着。风车还有一些配套设施的修建,预期需要两年时间。
那天晚上,斯奎拉私下里对其他动物解释说,拿破仑同志其实并没有真正反对过风车。相反,一开始还是拿破仑同志的提议。斯诺堡画在孵化室里面的那个设计图,其实是从拿破仑同志的笔记中剽窃的。实际上,风车是拿破仑同志的发明创造。有些动物会问,为什么他一开始要强烈反对呢?斯奎拉在这一点的解释上显得十分圆滑。他说,这恰好体现了拿破仑同志的老谋深算。之所以要反对修建风车,只是一个计谋,目的在于驱逐斯诺堡这个隐患。既然现在斯诺堡已经逃亡了,那么计划就可以顺利进行了。按照斯奎拉的说法,这就是策略。他还强调了好几次:“策略,同志们,这就是策略!”他一边说着,一边欢快地笑着,还摇着尾巴,活蹦乱跳。动物们其实都不太明白,但是斯奎拉说得那么绘声绘色,边上的三条狗也那么气势汹汹,他们也没有追问什么,就接受了他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