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之道 英国伊顿公学校长论教育(修订版)》是作者担任校长时期的作品,也是为师多年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经验的总结。正如他自己在开篇中提起:“这《为师之道 英国伊顿公学校长论教育(修订版)》算不上教育科学专著,只是我任教期间的些许体验和感悟而已。若是为师多年却不思总结得失,实为憾事。对各种观感品评一番总归有所裨益。书中文字虽然都是个人私见,达不到科学或哲学经典的高度,但是有些教师或许能感兴趣,那些尚未从教却渴望为人之师的朋友们也会从中受益。”本森先生虽然成书的观点很谦虚,但论述的话题却是当时乃至今天为人师的一些经典论断,比如教师自我的修养、职业素养的培训、日常的教学活动的安排、纪律的养成等都做了详细论述,是值得推广的经典教育作品。
亚瑟·克里斯多夫·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英国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舅舅是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样遗传在他身上的还有家族性的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郁性的精神病,虽然身患疾病,本森仍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并在1885~1903年间,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06年后,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1925年间,他担任莫德林学院院长。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
自序
走进伊顿公学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教师培训
第三章 纪律约束
第四章 教学活动
第五章 工作任务
第六章 智育
第七章 创造力
第八章 赞扬
第九章 舍务管理
第十章 体育
第十一章 时间管理
第十二章 休假
第十三章 社交
第十四章 宗教活动
第十五章 品德修养
第十六章 奉献精神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