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来自国外,而是国内。
这就是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在《外交政策始于国内 办好美国国内的事》里令人始料未及地发出的信息。这一信息来得及时,发人深省。
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一个拥核的伊朗,一个动荡不定的中东和一个难以预测的朝鲜,所有这些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然而,美国的国家安全更依赖于解决国内日趋严重的赤字和债务、破旧不堪的基础设施、二流水平的学校以及过时的移民制度等问题。
《外交政策始于国内 办好美国国内的事》描绘了一个权力极其分散的21世纪。全球化、革命性的技术以及新老国家的兴衰造就了一个以美国为老大,但不受其主宰的“无极化”世界。迄今为止,世界形势对美国一直是比较有利的,没有任何强大的对手对其构成直接威胁。哈斯认为这种战略性喘息还会延续多久基本上将取决于美国是否能够搞好自己国内的事情。
哈斯主张奉行一套新的外交政策:外交重塑。按照这个新的指导思想,美国应该在国内集中精力恢复决定美国实力的经济基础。在国外,美国不应再试图用武力改造中东,而应该重视维持亚洲的势力均衡,促进北美的经济整合和能源自足,以及努力促进集体应对全球性挑战。
哈斯反对孤立主义,不赞同美国衰退的观点。但是他认为美国目前在国内表现不佳,在国外过度扩张。《外交政策始于国内 办好美国国内的事》为恢复美国的实力、影响力和领导世界的能力勾勒了一个颇有说服力的愿景。
美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在《外交政策始于国内 办好美国国内的事》中,作者认为,在21世纪,世界依然需要美国的领导,而美国为了扮演好这个角色,必须在国内外政策方面做出一些调整,以适应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作者重视中国的崛起,重视中美关系,对两国今后在更广泛领域的密切合作寄予希望。美国应慎重考虑在国外采取直接军事行动,避免在中东的“泥沼”中越陷越深,而应将更多注意力转向对亚太地区和西半球。在作者看来,比起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施展拳脚,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是立身之本。因此,在国内,应通过削减联邦政府赤字,建立全面的能源战略体系,改进教育质量,改变过时的移民政策和制定现代化移民政策等手段,促使美国的经济增长恢复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阶段的高水平,从而使美国人始终引以为傲的政治经济体制继续焕发光彩,美国继续能以成功者的姿态,垂范世界。
理查德·哈斯,自2003年7月以来任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主席,此前曾就任国务院政策规划主任,并在国务院担任科林·鲍威尔的主要顾问。从1989年至1993年,他担任乔治·H.W.布什总统的特别助理和国家安全委员会近东及南亚事务高级主管。哈斯还曾在里根政府和卡特政府内任职。他荣获国务院杰出贡献奖和总统公民勋章,除本书外还撰写和编辑了其他12本书。
第一章 历史的回归
勇敢面对新世界
世界老大美国
中国的崛起
一个后欧洲世界
做大国梦的诸强国
全球鸿沟
乐观的理由
担忧的理由
中东泥沼
历史回归的后果
第二章 外交重塑
外交指导思想与民主
挽救生命
打击恐怖主义
外交整合
复兴战略
合理的国防
第三章 复兴之路
赤字和债务
能源
教育
基础设施
移民
经济增长
政治
结论
致谢
关于资料来源的说明
《外交政策始于国内 办好美国国内的事》:
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对阿富汗的投入和作出的牺牲换取到的成果微乎其微。鉴于塔利班的韧性,阿富汗政府的虚弱和腐败,以及巴基斯坦会继续庇护在阿富汗争夺立足点或地盘的塔利班及其他武装组织,很难对阿富汗的未来前景感到乐观。更容易预料的结果是,阿富汗依旧是10年前美国大规模卷入前的那个阿富汗。
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生动地证明,抽象的权力和左右具体局势的能力完全是两回事。后者取决于当时的力量均势,当事各方卷入程度的深浅,特别是当地的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现实以及这一现实与实力最强一方追求目标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美国本来可以,也应该为推翻萨达姆后的局势以及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艰巨性准备得更充分一些。一个更重要的教训是:无论做出多大的努力,都不可能战胜一国社会的政治文化,例如忠于教派或部族而不是忠于国家,以赢家通吃(输家全盘皆输)的观念对待政治,首都与偏远地区之间传统的力量平衡,宗教的作用以及有没有教派分歧以及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吸引力。“一切政治都是地方政治”这句名言据说出自美国前众议院议长奥尼尔之口,我们可以很容易把他讲的这句话理解为是武装干预。
25年前,保罗·肯尼迪阐述了帝国战线过长的理论。他认为,大国往往因海外的愚蠢之举耗尽财力,最终丧失了大国地位。时隔几年后,苏联即成了这一理论的最大实例。苏联的覆亡既是因为经济效率低,政治体制头重脚轻,也是因为过去几十年里把太多的资源用于扩充军备,加上输掉了阿富汗战争。问题是肯尼迪的观点现在是否适用于美国。基本上可以说是不适用的。用于国家安全的各项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维持在可持续、按历史标准衡量并不是高得离谱的水平上,在160000亿美元中大约占8000亿美元,即5%左右。为时7年的伊拉克战争的直接后果是耗资大约10000亿美元。这当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只占同期美国联邦政府开支的大约4%。把阿富汗战争的累计开支算在内的话,以上数字只不过增加了50%。两场战争加在一起,在2001年以来美国上涨的债务中占15%。美利坚帝国战线过长充其量不过是造成美国经济困境的原因之一。我指出这一点不是想对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巨大成本轻描淡写,而是强调美国无需冒牺牲本国安全的风险去重建本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