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统计学原理(第2版)

统计学原理(第2版)

定     价:¥29

中 教 价:¥22.33  (7.70折)

库 存 数: 0

丛 书 名: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立体化教材·基础课系列

  • 作者:邓力
  • 出版时间:2016/2/1
  • ISBN:9787302415787
  •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C8 
  • 页码:252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2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9
7
4
8
1
7
5
3
7
0
8
2
7
购买数量:     
什么是统计学→数据从哪里来→数据怎么整理→数据在说什么→数据要怎么说,本书以提问的形式,开启各章节的内容。进入第1章,你会看到用一个实例就搞定了一串最基本的统计概念。漫游各章,你会看到作者原创的统计随笔写意在“统计实录”里。“真题上市”是每章必有的园地,这里有考研、考证、考公务员的统计题竞相绽放,也有作者自编的生活类题目独树一帜。静态三数法和动态三数法,包揽了统计方法的大好风光。零距离与Excel接触,跟数据打交道就是小菜一碟。有知识,有趣味,有哲理,有新意,又实用,又好玩,但愿这本统计入门教材朝这方面做了一点努力。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统计学爱好者的参考读物。

学  号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爱  好

1

陈帅

19

计算机

2

李美

18

画画

 

 

 

 

 

↓汇总

表1-2  总体数据表

性  别

人数(人)

各组人数所占比例(%)

平均年龄(岁)

15

 50

18

15

 50

18

合计

30

100

18

                      ↑                  ↑                   ↑

                    总量数                相对数                  平均数

 

由以上两个清单,可得到该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如表1-3所示。

表1-3  某班学生的基本情况

认识

目的

个体

个体数据(标志):说明个体

总体

总体数据(统计指标):
说明总体

品质标志
(文本型数据)

数量标志
(数值型数据)

数量
指标

质量指标

名称

表现

名称

表现

总量数

相对数

平均数

学生

情况

每个

学生

学号

性别

爱好

1,2……

男、女

计算机、画画……

年龄

19岁、
18岁……

全部

学生

总人数

30人

男女各占50%

平均年龄18岁


例子在上,以下各统计术语之意,请对号入座。

1. 个体和个体数据

个体是指构成总体的单位,又叫总体单位。个体由个体名称和个体表现构成。在例 1-1中,每一个学生是个体,都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姓名是个体的名称,“陈帅”等是个体名称的表现。

个体数据是指说明个体的数据,又叫标志。标志由标志名称和标志表现构成。标志按说明个体特征的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是指说明个体的属性特征。品质标志的取值就是品质标志表现。在例 1-1中,每个学生的性别是品质标志的名称,男、女是品质标志的表现。

数量标志是指说明个体的量化特征,数量标志的取值叫标志值。在例 1-1中,年龄是数量标志的名称,19岁是数量标志的取值,陈帅19岁,19岁就是标志值。

请注意,品质标志又叫文本型数据,数量标志又叫数值型数据。

文本型数据是指不能相加,或加起来没意义的数据,常用文字、序号等表示。在例 1-1中,每个学生的学号、性别、爱好,这些品质标志的表现是不能相加的。

数值型数据是指可以计算、计算结果有意义的数据,用数值表示。在例 1-1中,由全班每个学生的年龄,可以算出全班学生的平均年龄。

2. 总体和总体数据

总体是由许多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构成的。总体又叫统计总体。总体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有3条。其一,客观性,即总体和个体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实际观察和计量的;其二,同质性,即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必须在某些性质上是相同的;其三,差异性,即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在某些方面是有差异的。成语“求同存异”,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总体的三性。

在例1-1中,总体是全班学生,全班学生是由每一个学生所组成的集体。每一个学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表现在他们都是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这些共同点使他们有缘成为同班同学。而每一个学生又有个性,又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每个学生各方面都一模一样,那就不需要统计了。同时,要了解全班的特点,只用两三个学生的情况来说明显然是不够的。

总体数据是指说明总体的数据,术语叫统计指标,又叫统计数据。统计的语言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有3种,即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总量指标表示总体的总量规模,相对指标表示总体的对比程度,平均指标表示总体的一般水平。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分别又称总量数、相对数和平均数。总量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简称“三数”。在例1-1中,说明全班学生这个总体的“三数”有总人数30人(即总量数)、男女各占50%(即相对数)、平均年龄18岁(即平均数)。

统计指标由八要素构成,这八要素缺一不可,模糊一个也不行。举例说明如下:


2008年,中国  奥运健儿 获金牌数量 达51       枚。(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提供)

  ↓   ↓      ↓    ↓      ↓         ↓             ↓

时间   空间   总体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

读写数据文章,任何一条总体数据,都要分清楚总体与个体、总体数据与个体数据的关系。记住总体数据的基本结构都必须具备八要素:时间、空间、总体、指标名称、指标数值、计算方法、计量单位、资料来源。

统计指标八要素中,时间空间这两个要素是最基本的,获得数据的时间必须挑明,调查范围必须讲清,这说明统计的数据都是实在的,不是虚空的假设。同时,说明的对象是谁,即总体要明确。指标名称这个要素,它所代表概念的含义必须界定清楚,定义不同,取得的结果就不一样。根据指标的概念,指标数值可按相应计算方法得到,这些指标数值是具体的,当然都有相应的计量单位来表示。也有这样的情况,同是权威机构发布的同样的指标,结果却不一样,这时,与其盲目起哄,还不如关注一下它们对指标的定义是否相同,调查方法是否一样。资料来源必须写明,数据的来源是否权威,可不可信,读者都很在乎。

如果一个统计指标中的八要素缺少了一个,就可以一票否决,对它不予理睬。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一个统计指标只能说明总体的一个方面,要全面认识总体,就要用多个相联系的指标来说明。

3. 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体系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 总则

依据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深入分析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统计调研目的,将其中的重要特征量化为指标,再从整体上搭建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全面反映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 细则

其一,整体性。即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从整体出发,把调查总体与相关总体视为一个大的系统,通过若干指标全方位反映总体的各层次结构。在指标体系中,要有中心指标,注意各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主次关系,要尽力避免简单、孤立地罗列指标。

其二,可比性。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是因为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一方面受人们认识的限制,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受现象本身变化特点的制约,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当然,在调整中,要注意保持统计指标体系中前后资料的衔接与可比。不管什么地区、国家、时期、群体,选择的指标性质要相同,并且指标口径要统一,以便和国内外相同指标进行横向或纵向对比。

其三,协调性。统计指标体系中所需要的资料,有不少是来源于会计核算和业务技术核算等。例如:有关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等资料,大部分来源于会计核算;有关设备和技术经济、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资料,大部分来源于业务核算。因此,在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时,要注意本部门内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

其四,可操作性。要求大多数指标可从统计部门直接或间接获取。依据社会的发展可以推出一些新指标,但计算尽可能简单易行。

值得一提的是,变量这个概念来自数学领域。变量为统计所用之后,用得很乱。变量是指什么?目前流行三派意见:一派认为变量是指个体数据;一派认为变量是指总体数据;一派认为变量既指个体数据,又指总体数据。每一派都摊出一堆理由。我们觉得,统计已有了自己的术语,外面来的,欢迎。对于变量,不妨采取包容之心,让它代表个体数据和总体数据。在运用变量时,只要对个体和总体、个体数据和总体数据的关系进行留意就好了。

与统计术语过招,还行吧。行不行,练一下就知道了。

【例1-2】选择题。

(1)   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事物称为(     )。

A. 标志          B. 标志值           C. 调查单位        D. 总体单位(个体)

(2)   以某单位全体职工为总体,每个职工为总体单位,则下列选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

A. 职工总人数                           B. 职工性别                     C. 职工工龄  

D. 职工平均工资                        E. 男女职工人数比例

(资料来源:全国统计师考试真题)

答案:

(1)   D。知识点: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说明:总体是由个体构成的,总体数据是由个体数据汇总而成的。标志说明个体的特征,标志值是指数量标志的取值。

(2)   ADE。知识点:标志和统计指标的关系。

说明:标志和统计指标的区别有两点。一是说明的对象不同,标志说明个体,统计指标说明总体;二是表现的形式不同,标志可用文字和数值表示,统计指标一般只用数值表示。两者的联系在于,总体数据来源于个体数据。

本题中,A、D、E选项,分别表示职工总人数、职工平均工资、男女职工人数比例,这3项都是说明总体的,都是统计指标,从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来看,这3项分别是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而B、C两项都是说明个体的,职工性别属于品质标志,职工工龄属于数量标志。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