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七章组成,*章为动画概述,第二章介绍动画片的分类,第三章介绍动画的风格与流派,第四章介绍动画创作原理,第五章介绍动画的制作,第六章介绍动画片的鉴赏与批评,第七章介绍动画创作者的知识结构与人文修养。本书涵盖了动画制作工艺与技巧,通过对当代前沿动画艺术家的案例研究、详细阐述,探索了这些工艺与技巧的应用。本书是针对本科和职业院校动漫及游戏类相关专业在校生以及漫画、游戏专业工作者而编写的指导性教材,也可作为数字媒体、动漫游戏从业人员的参考书籍。
动画概论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的影响力和作用涉及社会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几乎涵盖了全部的艺术、设计与影视概念的学科知识,还包括大量的相关数码动画软件的知识。是影视动画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 本书由七章组成,*章介绍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章介绍动画片的分类,第三章介绍动画的风格流派,第四章介绍动画创作原理,第五章介绍动画片的制作,第六章介绍动画片的鉴赏与批评,第七章介绍动画创作者的知识结构与修养。
前言
动画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动画专业的人才必须是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动画理论的研究,对于充分理解动画的本质,更好地发挥动画的艺术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高层次的动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底蕴。动画艺术概论是动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它是进行动画学习非常关键的理论基础,是进入专业学习的起点。全书共七章,涵盖动画本体理论研究、发展史研究、方法研究、风格与流派研究、动画欣赏与批评研究等内容。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解了动画这门艺术的创作规律,并有效地指导动画创作实践。本书力求对动画艺术的不同层面与整体构架进行讲解,也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动画的属性、形态、起源、发展、工艺系统、制作常识和学习途径等方面的内容。大量举证相关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详尽描述了动画历史的轮廓,对动画的分类、定性和时代划分均做了正本清源的阐述。内容切合实际,资料翔实,同时书中收集了大量的珍贵图片,更提升了本书的参考与收藏价值,是一本实用的动画专业教材。对引领读者了解动画领域的基本框架系统和重要内容,对培养读者读解影片的正确方法,有效提高鉴赏能力、学习专业知识点和基本技能都起着重要作用,对深入理解动画这门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的动画创作日新月异,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动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使得动画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应用程序的运用,使动画更加生动,增添了多媒体的感官效果;还应用于游戏的开发、电视动画制作、创作吸引人的广告、电影特技制作、生产过程及科研的模拟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与受众欣赏层次的进一步提高,动画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要从动画艺术本体的定义、艺术的功能进行深层次研究、多方位的探索。只要与时俱进,才能从理论的层面上适应动画发展的需要。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认为本书在此方面的探索还是比较浅显的,未能充分展示动画概论要旨,不足之处敬请谅解。对动画概论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要紧随时代脉搏,不断更新观念。在此,特别感谢上海美术电影厂的陆成法导演对本书的专业指导与审阅!陆导演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正是在他的指导与严格把关下,才逐渐形成本书的编写思路,使得教材得以顺利完成。同时也要感谢高鹏、董利荣、黎贯宇、张利敏、李小燕、王森海、石净波、王新贵诸位老师给予的支持与帮助。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动画方面的书籍与文献,对相关作者表示感谢!对中外著名动画公司、动画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 者2016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 动画概述第一节 动画的基本概念1一、动画的定义1二、动画与动画片3三、动画片的艺术特征4第二节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15一、动画意识与动画形象15二、动画思维与动画形成17第三节 动画技术的发展与成熟19一、早期的动画探索 19二、捕捉动作的开始24三、动画技术的初期 25四、动画片的成型29第四节 早期动画的探索者32一、埃米尔 · 雷诺32二、斯图尔特 · 布莱克顿33三、埃米尔 · 科尔34四、温瑟 · 麦凯35五、麦克斯 · 弗雷希尔和达夫 · 弗雷希尔两兄弟37六、艾尔 · 霍尔德和约翰 · 伦道夫 · 布雷37第五节 世界动画的发展概况38一、主流动画的发展38二、非主流动画的发展58
第二章 动画的分类第一节 按技术形式分类66一、平面动画66二、立体动画71三、计算机动画79四、其他形式82第二节 按传播形式分类84一、电影传播84二、电视传播86三、新型媒体传播方式的动画88四、其他实用动画89第三节 按叙事形式分类93一、文学性叙事方式93二、戏剧性叙事方式94三、纪实性叙事方式94四、抽象性叙事方式95第四节 按艺术性质分类96一、主流动画96二、非主流动画97
第三章 动画的风格与流派第一节 中国动画99一、中国动画学派创作风格99二、中国动画艺术家114第二节 美国动画120一、美国动画的创作特征121二、沃尔特 · 迪士尼129第三节 日本动画135一、日本动画的创作特征136二、日本的电视动画139三、日本动画艺术家140
第四章 动画创作原理第一节 主流动画的创作158一、主流动画的观众心理需求158二、主流动画片的创作原则161第二节 非主流动画的创作165一、内容上165二、形式上173三、风格的形成185四、技术与艺术187第三节 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方法189一、动画剧本的选题189二、动画剧本创作的常用方法190三、动画剧本创作的结构设计191
第五章 动画的制作第一节 动画的制作工具195一、手绘工具195二、摄影设备200第二节 动画制作团队的基本职责201一、动画制片人201二、动画导演201三、动画编剧202四、美术指导202五、动画分镜设计师202六、造型设计师202七、背景设计师202八、原画师202九、助理动画师203十、中间设计师203十一、动检师203十二、描线、上色、摄影师203十三、总校203十四、剪辑师203十五、后期总监204十六、音响总监204第三节 二维动画片创作的工艺流程204一、前期策划阶段204二、中期创作阶段212三、后期制作阶段217第四节 计算机动画制作220一、计算机二维动画221二、合成与特效222三、动作捕捉223四、三维动画225五、无纸动画229第五节 定格动画制作231一、制作定格动画流程图231二、定格动画创作流程231三、其他偶动画制作237
第六章 动画片的鉴赏与批评第一节 动画片的鉴赏240一、影视动画鉴赏的基本目的与任务240二、研究影视动画鉴赏的意义242三、鉴赏的本质242四、动画影视作品客体的认识和分析242五、动画影视艺术鉴赏的主体鉴赏者(观众)的认识分析246第二节 影视动画作品的批评247一、感受形成的反应247二、审美创造与审美接受之间的交流247三、对分歧的表达248第三节 影片实例赏析248一、中国经典动画《大闹天宫》赏析248二、日本动画《千与千寻》赏析252
第七章 动画创作者的知识结构与人文修养第一节 基础专业技能260一、美术造型能力260二、色彩感觉261三、设计思维263四、计算机技术265第二节 动画创作与制作266一、表演266二、运动规律267三、时间节奏268四、动画艺术特有的制作方式270第三节 视听语言270一、镜头设计271二、蒙太奇272三、场面调度272四、剪辑273五、声音设置274六、影视美学 274第四节 综合人文修养274一、哲学275二、文学275三、音乐275四、观众心理学275五、其他能力276
附录 动画专用术语(中英对照表)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