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企业市场调研人员岗位需求标准及要求,按照市场调研与预测工作过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教做学”一体化,注重市场调研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按照一个完整的市场调研与预测工作过程,全书共由9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又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采用“五步教学法”设计:即任务引入、知识铺垫、任务实施、汇报交流和总结拓展。并且,在每个项目后都配有相应的知识图解、知识检测、案例分析及技能训练等丰富的教学资料。 本书是校企结合、校校合作的集体智慧结晶,也是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成果。本书结合企业实战经验,同时又总结了众多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精选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市场调研案例,全书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高职特色。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及财经大类相关专业学生用作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其他专业学生和广大在职调研人员、营销人员的培训教材。
项目1 市场调研岗前准备
任务1 认知市场调研
1.1.1 市场调研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1.1.2 市场调研的基本类型
1.1.3 市场调查的内容
1.1.4 市场调查的原则和程序
任务2 明确市场调研人员岗位职责
1.2.1 市场部的职能
1.2.2 市场部的组织架构及主要岗位职责
1.2.3 市场调研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训
项目2 设计市场调研方案
任务1 定义市场调研问题
2.1.1 定义调研问题的重要性
2.1.2 定义市场调研问题的程序
任务2 设计市场调查方案
2.2.1 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的含义与意义
2.2.2 设计市场调查总体方案
2.2.3 评价市场调查方案
2.2.4 撰写市场调查方案
项目3 选择抽样方式
任务1 认知抽样调查
3.1.1 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3.1.2 抽样调查中的常用概念
3.1.3 抽样调查方式059任务2设计抽样方案
3.2.1 抽样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3.2.2 抽样技术方案的评审
项目4 选择市场调研方法
任务1 运用文案调研法
4.1.1 文案调研法概述
4.1.2 文案调研法的途径
4.1.3 文案调研的基本要求
4.1.4 文案调研的方式
4.1.5 文案调研的方法
4.1.6 文案调研法的工作程序
4.1.7 文案调研法实施的主要步骤
任务2 运用实地调研法
4.2.1 访问调查法
4.2.2 观察调查法
4.2.3 实验调查法
任务3 运用网络调研法
4.3.1 网络调查的含义及特点
4.3.2 网络调查的常用方法
4.3.3 网络调查的基本步骤
4.3.4 网络调查的应用
项目5 设计市场调查问卷
任务1 认知市场调查问卷
5.1.1 问卷设计的概念与格式
5.1.2 问卷设计的原则
5.1.3 问卷设计的程序
任务2 设计市场调查问卷
5.2.1 问句设计技术
5.2.2 答项设计技术
5.2.3 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项目6 整理、分析调研资料
任务1 整理市场调研资料
6.1.1 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的重要意义
6.1.2 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的步骤
6.1.3 市场调查资料的审核
6.1.4 市场调查资料的分组
6.1.5 市场调查资料的汇总
6.1.6 市场调查资料的显示
任务2 分析市场调研资料
6.2.1 市场调查资料分析的规则
6.2.2 市场调查资料分析的内容
6.2.3 市场调查资料分析的方法
6.2.4 单变量数据分析
6.2.5 双变量数据分析
6.2.6 多变量数据分析
项目7 市场预测
任务1 认知定性预测法
7.1.1 认知市场预测
7.1.2 定性预测法
任务2 认知定量预测法
7.2.1 时间序列预测法
7.2.2 相关分析法
7.2.3 回归分析法
项目8 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任务1 认知市场调查报告
8.1.1 市场调查报告的作用、类型和特点
8.1.2 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
8.1.3 市场调查报告撰写要求与步骤
任务2 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8.2.1 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
8.2.2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形式
8.2.3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技巧
项目9 市场调研工作总结
任务1 口头汇报市场调查报告
9.1.1 口头调查报告的含义、作用和特点
9.1.2 做好口头报告的准备
9.1.3 口头汇报的成功技巧
任务2 市场调研工作总结
9.2.1 市场调研工作总结的重要意义
9.2.2 市场调研工作总结的内容
附录1 学生课业展示
课业1 市场调研方案
课业2 市场调查报告
附录2 教学反馈意见调查
参考文献
《市场调研与预测》:
1.抽样调查的概念
抽样调查实际上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一定方式,从调查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用所得的结果说明总体情况的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是现代市场调查中的重要组织形式,是目前国际上公认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调查手段。抽样调查的理论原理是概率论,概率论中诸如中心极限原理等一系列理论,为抽样调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抽样调查的特点
①从经济上说,抽样调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②抽样调查更节省时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③抽样调查具有较强的准确性;
④通过抽样调查,资料收集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大大提高。
尽管抽样调查具有上述优点,但它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它通常只能提供总体的一般资料,而缺少详细的分类资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对市场经济活动分析的需要。此外,当抽样数目不足时,将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3.抽样调查的分类
抽样调查总体上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即在总体中抽取单位时,完全排除了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每一个单位都有同样被抽到的可能性。遵守随机原则,一方面,可使抽取出来的部分单位的分布情况(如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人员的比例等)有较大的可能性接近总体的分布情况,从而使根据样本所做出的结论对总体研究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另一方面,遵循随机原则,可有助于调查人员准确地计算抽样误差,并有效地加以控制,从而提高调查的精度。
非随机抽样不遵循随机原则,它是从便利性出发或根据主观的选择来抽取样本。非随机抽样无法估计和控制抽样误差,无法用样本的定量资料采用统计方法来推断总体。但非随机抽样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做探测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