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公文、事务类应用文、商业活动应用文、法律类应用文、新闻类应用文、个人发展类应用文和科技类应用文。《应用文写作》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富有时代气息且易学易教,强调文案教学和综合训练。全书的结构体系完全是站在学生认识学习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认识教学内容及规律的。各章的综合测试,除了巩固概念类的习题外,还设计了模拟性的写作训练,以期真正达到使学生写作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
《应用文写作》可作为高职高专各专业应用文写作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各类人员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参考书。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在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中,周金林主编的《应用文写作》注重的是实用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无论是简单易懂的留言条,还是文采飞扬的激情演讲稿,抑或是妙笔生花的广告文案,再或是阐述缜密的行政公文,都突出了学生从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中外案例的示范性,提高应用文方法技巧的实际运用写作能力。
当今时代,能够根据职业工作需要撰写相应的应用文已是每一个高职毕业生必备的岗位技能之一。综观现代社会对在岗人员的要求,一些单位甚至把能否撰写业务总结和212作-报告等应用文作为上岗聘任的必要条件。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设有应用文类硕2学位。
本书在设计编写过程中强调突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一基本理念,因此,本书与同类书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在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中,本书注重的是实用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无论是简单易懂的留言条,还是文采飞扬的激情演讲稿,抑或是妙笔生花的广告文案,再或是阐述缜密的行政公文,都突出了学生从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中外案例的示范性,提高应用文方法技巧的实际运用写作能力。
其次,具有鲜活的时代特色。应用文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积淀了很多优秀的应用文值得大家借鉴学习。因此,在本书编写过程中,采用了一定的经典应用文,同时又广泛地引入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当今优秀应用文,以充分体现现代应用文调研手段的丰富性、各种文案的时尚性、表述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从而贴近社会现实,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继而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发掘其创新潜能。
再次,具有易学易教的结构体系。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破传统的教材写作框架,全面构架新的体系:案例导入→写作指南-→范文欣赏→相关链接→能力训练→综合测试。此结构体系完全站在学生认知学习角度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认识教学内容及规律,突出体现学生在实践与应用中学习、在探索与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与交往中学习的教育思想。
本书由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周金林任主编,郭蕊任副主编。全书由郭蕊统稿、周金林修改定稿。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徐彦俐、潘贞清、刘晴、丁婧、李贞垮、沈晓敏。全书共七章,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由徐彦俐编写;第二章由刘晴编写;第三章由李贞睁编写;第四章由沈晓敏编写;第五章由郭蕊编写;第六章由潘贞清编写;第七章由丁婧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参考并采纳了应用文写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汲取了部分专家学者的宝贵资料,限于篇幅,未能一一列出,在此谨向这些资料、著作的作者和出版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肯定有不成熟和不周详的地方,难免出现错漏和不妥之处,诚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订时改正。
编 者
2013年10月
第一章 国家行政公文
第一节 公务文书
一、行政公文概述
二、公文的格式
第二节 报告
第三节 请示批复
一、请示
二、批复
第四节 通知通报
一、通知
二、通报
第五节 函会议纪要
一、函
二、会议纪要
第二章 事务类应用文
第一节 计划
一、计划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二、计划的种类
三、计划的结构和写法
第二节 总结
一、总结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二、总结的种类
三、总结的结构和写法
第三节 会议记录
一、会议记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二、会议记录的结构和写法
三、会议记录的写作要求
第四节 简报
一、简报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二、简报的种类
三、简报的结构和写法
第三章 商业活动应用文
第一节 商业计划书
一、商业计划书的概念和作用
二、商业计划书的编制
三、商业计划书的内容
四、撰写商业计划书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市场调查报告
一、市场调查报告的概念和作用
二、市场调查报告的内容和种类
三、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四、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经济合同
一、经济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二、经济合同的结构和写法
三、撰写经济合同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招投标书
一、招标书、投标书的概念
二、招投标程序和招标的分类
三、招标书的内容和写法
四、投标书的内容和写法
五、撰写招投标书的注意事项
第五节 广告文案
一、广告的概念和分类
二、广告文案的结构和写法
三、撰写广告文案的要求
第四章 法律类应用文
第一节 起诉状上诉状
一、起诉状
二、上诉状
三、上诉状与起诉状的区别
第二节 答辩状申诉状辩护词
一、答辩状
二、申诉状
三、辩护词
第三节 协议书
一、协议书的概念和作用
二、协议书的写作内容
三、协议书的写作要求
第四节 公证书
一、公证书的含义和特点
二、公证书的效力和分类
三、公证书的制作程序和结构形式
四、公证书的写法
五、公证书的写作要求
第五节 遗嘱
一、遗嘱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二、遗嘱的形式
三、遗嘱的写作内容
四、遗嘱的写作要求
第五章 新闻类应用文
第一节 消息
一、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二、消息的种类
三、消息的写作
第二节 通讯
一、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二、通讯的种类
三、通讯的写作
第三节 新闻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含义和作用
二、新闻评论的特征
三、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
四、新闻评论的基本体裁
第四节 新闻特写广播新闻 电视新闻
一、新闻特写
二、广播新闻
三、电视新闻
第六章 个人发展类应用文
第一节 求职信辞职信
一、求职信
二、辞职信
三、个人简历
第二节 海报
一、海报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二、海报的种类
三、海报的写法
第三节 申请书
一、申请书的概念
二、申请书的适用范围
三、申请书的特点
四、申请书的分类
五、申请书的结构
第四节 讲话稿竞岗(聘)演说词
一、讲话稿
二、竞岗(聘)演说词
第五节 述职报告
一、述职报告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二、述职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三、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
第七章 科技类应用文
第一节 专业论文
一、专业论文的概念和特点
二、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第二节 毕业论文
一、毕业论文的概念和特点
二、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
三、毕业论文的撰写步骤
四、毕业论文的答辩
第三节 工科毕业设计报告
一、工科毕业设计报告的含义和特点
二、工科毕业设计报告的类型
三、工科毕业设计报告的写法
第四节 实验报告
一、实验报告的含义和特点
二、实验报告的写法
三、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
参考文献
第二节报告写作指南
(一)报告的含义和特点
1.报告的含义
报告是行政机关和党的机关都广泛采用的重要上行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报告功能的表述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2.报告的特点
1)单向性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单方向上行文,不需要上级机关给予批复。在这方面,报告和请示有较大的不同,请示具有双向性特点,必须有批复与之相对应,报告则是单向性行文,不需要任何相对应的文件。为此要特意提请注意:类似“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的说法是不妥当的。
2)陈述性
报告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时,所表达的内容和使用的语言都是陈述性的。本单位遵照上级的指示,做了什么工作、怎样做的这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不足,必然要一一向上级陈述。反映情况时,也要把时问、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叙述清楚,向上级机关提供准确的现实性信息。即便是提出建议的报告,也只有在汇报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一步提出建议来。
3)事后性
在机关工作中,有“事前请示,事后报告”的说法。多数报告都是在开展了一段时间工作后,或是在某种情况发生之后向上级作出的汇报。但建议报告没有明显的事后性特点,应该尽量超前一些,如果木已成舟,再提建议也就没有意义了。
(二)报告的类型,
1.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或重要会议汇报工作情况的报告。它主要用于总结工作,反映某一阶段、某个方面贯彻落实政策、法令、批示的情况。如国务院总理朱镕基2001年3月5日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2.情况报告
如果本单位出现了正常工作秩序之外的情况,譬如说发生了事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等,对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应该及时向上级原原本本地进行汇报。
即使对工作没有太大影响,一些有倾向性的新动态、新风气,以及最近出现的新事物等,必要时也要向上级报告。
凡此种种,都属于“情况报告”。作为下级机关,有责任做到“下情上达”,保证上级机关“耳聪目明”,对下面的情况始终了如指掌,这就是情况报告的意义。如果隐情不报,则是一种失职的表现。
3.建议报告
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某方面工作有了深思熟虑、切实可行的设想之后,将其归纳整理成意见、办法、方案,上报上级,希望上级机关采纳,这就是建议报告。如林业部制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报告》。
对于建议报告,上级如果采纳,可能会批转给有关部门实施,这是建议报告目的的最终实现。但上级部门也可能不予采纳,这也是很正常的。作为下级机关,有建议权,却没有逼迫上级机关一定采纳的权力,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4.答复报告
这是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报告。这种报告内容针对性最强,上级询问什么,就答复什么,不能答非所问。对待上级机关的询问,一定要慎重,如果不了解真实情况,就一定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再做答复。
5.报送报告
这是向上级报送文件、物件时使用的报告,正文通常非常简略,只需写明“现将××报上,请指正(请查收)”即可。真正有意义的内容都在所报送的文件里。
(三)报告的写法
1.标题和主送机关
1)标题
报告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的写法,如《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清理党政干部违纪违法建私房和用公款超标准装修住房的报告》;二是事由+文种的写法,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共场所防火工作的报告》。
2)主送机关
行政机关的报告,主送机关尽量要少,一般只送一个上级机关即可。但行政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情况比较多见,只报送其中一个上级机关显然不妥,因此,有时主送机关可以不止一个。报告应报送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一般情况下不要越级行文。
作为党的机关公文的报告,要按《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执行:“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机关;如需其他相关的上级机关阅知,可以抄送。”
2.正文
1)工作报告
正文围绕主旨展开陈述,内容一般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教训、今后意见或提出有关建议等部分。不同类型的工作报告,汇报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如果内容较多,则应分条列项写,或分若干部分写,但各条项、各部分之间要有逻辑关系,避免无序交叉。
2)情况报告
正文围绕主旨,实事求是地概括叙述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性质,同时,要写出处理意见、处理情况或处理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