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系·美国如何培养核心素养:走进美国校园与课堂》是作者2016年走进美国校园与课堂的记录和思考,真实地展示了当今美国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和评价等领域的实践,尤其聚焦21世纪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浪潮下,美国如何通过颠覆传统的新型办学模式,结构丰富、类型多样的课程整合,充满个性、定制的教育设计,全方位、多维度的社会资源整合和介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参与的课堂教学方法等,培养复合型和创新性人才。并从一名中国教育者的视角审视、观察美国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和方法,希冀为当下正在扬帆起航的中国核心素养实践提供借鉴经验。
浸润于美国教育现场, 从一名中国教育者的视角审视、观察美国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和方法
《大夏书系·美国如何培养核心素养:走进美国校园与课堂》聚焦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浪潮下,美国新型学校、课程和教学的实践案例,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审视、观察美国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和方法;
试图解开美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密码,对于当下正在扬帆起航的中国核心素养实践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花一世界,一文一视角。书中每一篇文章就是一个主题,以白描的手法还原美国教育现场,为读者提供平视美国教育的窗口。
推荐文章:
《谁说美国教育不要分数》P002
《课堂上学生应该比教师更忙》P021
《判断学生是否学会了, 不是用试卷, 而是用产品》P119
当下,追求未来学校实践,重新定义教育正在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浪潮,尤其是美国版核心素养21世纪技能的提出和实践,正是美国教育应对复杂和多变的世界的积极举动。而且,美国教育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独立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他们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尽可能为每个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重视因材施教。美国的创新成果和科技水平也在世界范围内出类拔萃。
当然,对于美国教育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美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美国公办教育,强调的是快乐学习,学生学习的知识深度远远不如很多国家。在诸多国际学术水平比赛和国际素养测评中,美国学生的成绩乏善可陈,表现平平。还有一种说法也颇受关注:美国基础教育追求的是精英教育,而不是平民教育。
2016年10月,得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优秀教师赴美研修交流项目,我与31位同伴有机会深入接触和学习美国教育。由于此项目是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院以及加州诸多学区合作,无论是培训方式还是内容,都兼顾了美国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学校的实践,加上项目组织方浦东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使得我们有机会管中窥豹和凿壁借光,比较全面和真实地了解并学习了美国教育。尤其是在跟岗学校的学习经历,那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以及与美国师生面对面的对话交流,为我们观察美国校园与课堂提供了独特、多元和真实的视角,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瞭望教育方式的窗口。
浸润于美国教育现场催生了我很多的思考和想法,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在工作之余,我陆陆续续地将培训经历、收获及感想付诸文字,部分文字已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上海校外教育》等报刊以及外滩教育顶思教育等微信公众号。时间久了,滋生了将研修收获和成果系统地整理出来,比较真实和完整地展示美国教育的想法,以回答人们对于美国教育的疑惑。
在书中,我努力以亲身经历来展示当今美国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和评价等领域的实践。一花一世界,一文一视角。书中每一篇文章就是一个主题,以白描的手法还原真实的过程或做法,为读者提供平视美国教育的窗口。
此书聚焦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浪潮下,美国新型学校、课程和教学的实践案例,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审视、观察美国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和方法,如颠覆传统的新型办学模式,结构丰富、类型多样的课程整合,充满个性、定制的教育设计,全方位、多维度的社会资源整合和介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参与的课堂教学方法等等,试图解开美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密码。这或许对于当下正在扬帆起航的中国核心素养实践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在此书付梓之际,感谢浦东新区教育局和浦东教育发展基金会的领导和老师,以及研修团的同伴,因为有了他们,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加州学习时光,而且是他们的鼓励,让我在繁重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之余坚持将灵感和想法化成文字,将研修的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思考。当然,此书的完成也离不开加州的教育同行,是他们的真诚、热情、专业和开放,使得我在美国的每一天都是收获和感动的日子。还要感谢家人包莉、郑朵霏以及学校的领导与同事,给予我默默的支持和大力的帮助。
教育是一抹光亮,谨以此书献给所有追逐光亮的人们!
郑 钢
2018年4月
郑钢,上海市三林东校党支部书记,华东师范大学开放学院助学导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浦东新区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兼职研究员。曾多次赴英美等国培训、交流和进修,在《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外语教学》等核心刊物发表多篇文章,参与多本书籍的编写,在《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等开设专栏或发表系列文章,任新媒体外滩教育特约作者。目前专注于中外教育比较、阅读、学生生涯发展等领域研究。
序001
第一章
不畏浮云遮望眼
多元、真实地观察美国教育
谁说美国教育不要分数 002
美国版核心素养的核心:4Cs 006
海量的教学资源如何来 011
重新定义教学的谷歌教室 014
一份惊世骇俗的调查报告背后的信息素养 018
课堂上学生应该比教师更忙 021
加州河边郡的教育峰会 026
第二章
没有教材、没有教室、没有考试的学校
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学校
混龄教学让全校同学都有可能成为同桌的你 032
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里的项目化学习学校 037
不再使用教科书的博物馆学校 047
每天带孩子游山玩水的学校 052
第三章
红鹰是学校的办学图腾
格伦初中的管理故事
以红鹰为标志物的沙漠学校 058
美好的教育是让学生时时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064
教室里的一次校董会 070
格伦初中里的标签学生 074
学生人手一本的管理手册 078
第四章
提供链接生活的学习经历
跨界、综合和多样的课程
历久弥新的传统课程 084
一人一课表的拉金塔高中课程 090
数学科学课上的探索:冥王星是否属于行星 097
当英语遇上数学…… 101
乌贼会算术的英语与科学融合课 105
第五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支架和工具
学生积极参与的SCORE课堂模式
112
无所不在的评价和标准 116
判断学生是否学会了,不是用试卷,而是用产品 119
为什么这么说比说什么重要 124
What if问题塑造孩子无穷的可能性 127
问题的力量来自何处 131
合作学习,不仅是理念,还是方法 137
语文学科的反向设计 144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的历史课 148
让老师偷懒的苏格拉底法说话提示单 153
做游戏的词汇教学 159
每个课堂上都出现的学术词汇 163
第六章
阅读是教育的头等大事
注重思维和方法的阅读教学
七年级课堂上的整本书阅读 172
制作金字塔情节单的英语小说课 178
两座火山的对比式阅读 181
上演木偶剧的英语童话课 186
第七章
从探究到实践
致力于培养创新素养的科学教育
从探究到实践的科学教育 192
流动式学习中心的科学课 197
制造纸塔的科学课 201
科学课上的DOK问题和活动设计
206
全佳教授讲的那些科学故事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