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评价的城乡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针对以往单一学科视野的局限性,本选题将区域与城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城市自组织增长与景观过程模型等多学科理论方法融入城乡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中。相对其他城乡景观规划模式而言,基于风险评价的规划设计有主动引导和控制优势、多目标共生的空间管理优势、能适应不确定性未来环境的优势。
在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扩展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人地关系危机的代表之一。城镇的无序蔓延不仅吞没了自然山水和良田,彻底地改变了土地生态系统,而且摧毁了一些城乡的文化遗产,代之以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与文化破坏,带来日益严重的城市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风险。城市化为城乡景观规划设计行业提供了大发展的机遇。但是忽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盲目规划设计容易导致重大的建设性破坏和灾害隐患,具体有四方面的表现:其一是正在广大城市和农村中流行的景观化妆运动,这种景观规划设计以暂时的美观为唯一目标,完全忽视本地生态和文化条件,例如某地震灾区的重建景观项目忽视地域生态灾害风险,建成没多久就多次被洪水和泥石流吞没;其二是正在城镇热闹上演的“高档化社区(UrbanGentrification)”景观运动,营造出全新的高档住宅区景观,却永远抹去了历史的痕迹和原有生态系统;其三是粉饰市政工程的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用于美化部分非生态和非人性的市政工程项目,不考虑对受损环境的修复,结果不仅没能减少城市洪涝等灾害,反而导致更大的灾害风险;其四是展示“权力意志”的大型景观,漠视地域文化环境和生态条件,贪大求洋,最后造出一座座死城与空城。
为应对这些城乡环境问题,国家先后提出了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等系列政策。当前的景观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把国家的政策落实到景观规划设计中来?对此,本书经过系统研究,认为城市扩展过程和其他景观生态过程之间的空间冲突是导致城市区域的生态风险和灾害隐患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以获得协调冲突和降低风险的规划设计对策。作者从分析这两类过程与格局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城市空间扩展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框架、预测评估模式和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的景观规划设计途径,然后以浙江省杭州市市区为研究范围,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针对城市扩展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现有研究的不足,本书首先构建了基于景观过程的城市空间扩展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框架,然后提出了基于规划预景的城市空间扩展生态风险预测评估模式,最后论证了城市空间扩展生态风险存在固有性特征,提出根据城市空间扩展景观生态风险的预测评估结果,可以高效地进行城乡景观规划设计。
以杭州为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本书提出的评价方法框架可以有效地辨识城市扩展的生态风险,预测评估模式能够指导城乡景观规划设计。城市空间扩展生态风险的固有性说明,有必要将城市空间扩展生态风险评估纳入城乡景观规划设计过程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13年8月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规划设计理论方法
1.2.1 景观风险与景观安全的相关研究
1.2.2 基于风险分析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方法意义
1.3.3 实践意义
第2章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乡景观规划设计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空间扩展与景观风险
2.1.2 城乡景观规划设计
2.2 基于风险评价的景观规划设计体系构建
2.2.1 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风险评价步骤
2.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2.3 基于景观风险评价的规划设计技术方法
2.3.1 空间博弈格局与过程
2.3.2 风险表征与评估
2.3.3 风险管理与规划设计方法
第3章 城乡区域景观界面上的空间博弈过程
3.1 研究区域
3.1.1 杭州市概况
3.1.2 案例选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3.1.3 研究范围
3.1.4 区域空间数据
3.2 快速城市化以前的城市景观演变与景观风险
3.2.1 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3.2.2 城市景观风险
3.3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空间扩展
3.3.1 城市空间扩展测度
3.3.2 城市景观格局测度
3.3.3 城市空间扩展特征
3.4 景观生态格局的演变
3.4.1 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
3.4.2 类型水平上的生态响应
3.4.3 景观水平上的生态响应
第4章 城市扩张的景观风险评价
4.1 景观风险分析
4.1.1 风险源分析
4.1.2 风险受体分析
4.2 景观安全格局与生态易损度
4.2.1 自然过程的安全格局
4.2.2 生物过程的安全格局
4.2.3 人文过程的安全格局
4.2.4 综合景观安全格局和生态易损度
4.3 景观风险表征
4.3.1 景观风险格局
4.3.2 景观风险指数
4.4 景观风险评价结果的分析
4.4.1 景观风险评价结果与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的比较
4.4.2 景观风险区的危害实现
第5章 多解规划及其景观风险
5.1 城市自组织增长模型
5.1.1 CA模型的构建
5.1.2 CA模型的实证检验
5.2 基于四种预景的城乡空间规划
5.2.1 城市增长的四种规划预景
5.2.2 四种预景下的自组织增长模拟
5.3 多解规划的景观风险预测
5.3.1 景观风险格局
5.3.2 景观风险指数
5.4 基于风险预测的景观规划
5.4.1 土地保护规划
5.4.2 建设引导规划
5.4.3 风险区规划管理
第6章 风险评价下的景观设计
6.1 非建设用地的景观设计
6.1.1 风险分析与设计对策
6.1.2 自然生态保护用地的景观设计
6.1.3 文化遗产保护用地的景观设计
6.1.4 文化景观区域的景观设计
6.2 建设用地的景观设计
6.2.1 风险分析与设计对策
6.2.2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6.2.3 公共设施用地的景观设计
6.2.4 创意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