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十二五”应用型经管规划教材·财会系列: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门课程是在会计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是针对企业一些特殊经济业务以及特殊组织的经济业务等进行确认和计量,并进行会计核算。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入改革,企业合并等一些特殊业务会频繁地出现,高级财务会计就是讲述对这些业务该如何进行规范。
《高等学校“十二五”应用型经管规划教材·财会系列:高级财务会计》的编写主要针对独立学院等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强调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
大多数从事财务会计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认为,财务会计应分为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三部分。初级财务会计主要讲述会计要素的基本内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会计计量属性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并围绕这些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达到审核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与总账以及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目的,同时将会计核算方法贯穿于这些具体内容的始终。中级财务会计是在初级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对一般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进行的确认、计量、披露与报告。
高级财务会计是以初级财务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为理论基础的,但对于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中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目前已经出版的高级财务会计教材版本很多,各个版本包括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我们认为,高级财务会计应该包括一些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不常见的业务,主要应核算以下一些经济事项。
第一,对于一些特殊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如涉及记账本位币与实际收付货币不一致,需要进行兑换的业务;企业集团期末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要抵销内部交易事项等的业务。
第二,对于一些特殊的经济事项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遵循一些特殊的规定进行核算,如企业之间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借款费用、租赁业务、所得税调整事项及或有事项等业务的核算。
第三,对于企业在日常会计核算中所遵循的原则、基础及所采用的具体会计方法的改变等,对于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所作出判断的改变等,需要遵循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等规定。
因此,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本理论依据,立足为我国企业会计实践服务,力争做到通俗、易懂、易教和易学。本教材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注重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编写,为学生日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第二,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教材中的例题,特别是一些图表等,我们做了精心的设计,非常便于学生学习。第三,注重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各章中不仅配有自测练习题,我们还编写了案例分析题,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本教材由李佩、连红奇、陆娟共同完成。第1、2、10章由李佩和陆娟编写;第3~7章由李佩编写;第8、9章由连红奇编写。全书由李佩负责统稿。希望本教材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教材编写中的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第1章 借款费用
1.1 借款费用概述
1.2 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与计量
自测题
第2章 债务重组
2.1 债务重组概述
2.2 债务企业以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
2.3 债务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
2.4 将债务转为资本时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
2.5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时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
2.6 混合性重组时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
自测题
第3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3.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3.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断和计量
3.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和计量的原则
3.2 以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自测题
第4章 或有事项
4.1 或有事项的含义及特征
4.2 或有事项的确认与计量
4.3 或有事项的核算
自测题
第5章 外币折算
5.1 外币业务概述
5.2 外币交易的会计核算
5.3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自测题
第6章 所得税会计
6.1 所得税会计概述
6.2 暂时性差异
6.3 计税基础
6.4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
6.5 所得税会计的核算
自测题
第7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7.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7.2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核算
7.3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会计核算
自测题
第8章 租赁会计
8.1 租赁会计概述
8.2 承租人的会计核算
8.3 出租人的会计核算
8.4 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核算
自测题
第9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9.1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9.2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9.3 前期差错更正
自测题
第10章 合并财务报表
10.1 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10.2 合并资产负债表
10.3 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抵销的内部交易事项
10.4 合并利润表
自测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