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物理实验室近年来积极改革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根据新技术、新研究成果设计或引进新实验。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0年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结合我校三大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特点和实验仪器设备情况,在总结多年来所使用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经过修改、筛选和重新编排及参考其他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之后编写而成的。本书既能反映我校近年来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中取得的成果,又能满足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书的编写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依照精选内容的原则和由浅人深的规律,本书绪论中明确提出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详细介绍了误差理论、有效数字运算、数据处理和作图要求等。考虑到物理实验课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我们在编写时力求做到:实验项目精炼突出、实验原理叙述清楚、计算公式推导完整、实验步骤由详到简,并且部分实验的步骤和数据表格由学生自拟,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PDF为了使本书的篇幅不至于太大,也本着环保节约的原则,每个实验后的选读内容以PDF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网站上,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扫描相应的二维码浏览,以方便课PPT课后自主学习。同时,我们还建立了黑科技大物实验室微信网络平台,微信提供了教学PPT课件以及相关教学资源,一方面教师利用该平台辅助教学,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利用该平台自学或将其作为进一步延伸研究的参考,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武立立(实验13\17.24.25.26.28.29\36、附录),韩仁学(实验2、4、6、11\16.21、23.31),于玉琴(实验1、3、8、10、22.34),姜国栋(实验7、14.18.19.27、32.33),孙杨(绪论、实验9),王影(实验5、12.15、20、30、35)。
本书凝聚着我校物理实验室全体教师的努力和贡献。他们多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书稿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考了国内大量的文献资料,也得到了兄弟院校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对于部分网络上转引的资料,由于难于确定原作者,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并请原作者与我们联络。正是由于如此广泛丰富的参考资料’才能为我们的学生呈献出这样一本内容充实、生动的教材。我们谨向所有对本书做出贡献的同仁致以深深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编者虽勉力为之,可能还会有一些错误和不妥之处。欢迎读者和同行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利于修改和完善。
编者2016年2月
机工授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