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精读细品》一书是对已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作品从创作背景、写作时间、创作地点、留存手迹、作者自注、发表过程、修改情况、诗句释义、典故出处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评点。既有宏观层面上对于诗人毛泽东的诗词底蕴、欣赏偏好、风格特点、诗学主张、自我评价的介绍,对于毛泽东诗词的传播方式、普及过程、重要版本、社会反响、诗坛地位、学习方法的梳理,也有微观层面上对于每首毛泽东诗词的创作背景思想内涵、艺术价值、时代精神、现实意义的解读,全面展现了毛泽东诗词的艺术世界,反映了一代伟人的深邃思想、高尚人格
本书是一部周振甫先生对毛泽东诗词从艺术和思想方面进行赏析的著作。1993年曾由上海书店出版单行本,1999年收入《周振甫文集》。全书分正编、副编和附录三部分。正编收录诗词39首,副编收录诗词24首,时间跨度从1923年到1966年。附录有毛泽东同志致臧克家、胡乔木、陈毅等同志的书信7封及后记引言等。周振甫先生结合毛泽东同志生动而丰富的革命生活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阐释其诗词的内涵,真切品味蕴含其中的精神;从艺术的角度欣赏作品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在具体的赏析过程中,作者又对诗词常识做了细
这是一本介绍毛泽东诗词创作的书。分为1935年以前、1936年至1949年及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部分,从毛泽东这些诗词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词语注解、诗意赏析、典故运用等方面加以讲解,解析其独有的用典故增强生动性与形象性的诗词创作风格,让人们跟着伟人学习和体会其诗词作品的博大精深与高远淳美。本书还比较注重吸收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集历史性、艺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积累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这是一部极具史料价值的诗词集。全书收录了自1913年至1976年间112则毛泽东、周世钊关于诗词酬唱的文字。字里行间既有豪迈激越的博大胸襟,又有情深意长的同窗之谊,更多的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篇章。《毛泽东诗词》被称为一生要读100本书中的一册。周世钊对毛泽东诗词的注解、论述亦有他特殊的身份地位和独到见解,被称为是最早探索毛泽东诗词这座宝塔山的路标,是我们的必读之书。
毛泽东调查研究方法为什么行?本研究聚焦方法,走访毛泽东当年从事调查研究地点,全面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系统阐释毛泽东调查研究方法当时行、现在行、未来依然行的道理。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根在哪里?本研究总结国际上社会科学方法发展的历史,探讨现代信息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要以毛泽东调查研究方法为根本,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认识中国社会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本研究概括和提炼毛泽东社会调查方法的核心概念、基本命题和逻辑框架,深刻论证“毛泽东调查研究方
本书共收录毛泽东评点屈原、宋玉、贾谊、陆机等27位辞赋家35首作品,每首作品分为原文、注释、毛泽东评点和赏析四部分。赏析则对毛泽东的评点本身的意蕴加以讲解,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感赏受。本书主要是对毛泽东评点内容加以解析,包括这些辞赋作者的生平,事迹,影响以及作品的价值等。毛泽东的评说在今天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本书共收录82位词人的316首作品,每首作品分为原文、注释、毛泽东评点和赏析四部分。赏析则对毛泽东的评点本身的意蕴加以讲解,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感赏受。本书主要是对毛泽东评点内容加以解析,包括这些名词作者的生平,事迹,影响以及作品的价值等。毛泽东的评说在今天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宋词的风格流派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以苏轼、陆游、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人,又以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词人。毛泽东曾说“词有婉约、豪放两派”,而他自己是“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本书就是按照毛泽东的这种论述,采取例证的方式加以讲解,希望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发。本书对毛泽东评点内容加以解析,包括这些词人的生平,事迹,影响以及作品的价值等。毛泽东的评说在今天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就曾一度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本书引用毛泽东评点圈阅的元代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杂剧则引用毛泽东评点圈阅元代杂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梧桐雨》等名家名作,并加以评析讲解,希望能给读者以有益启发。本书对毛泽东评点内容加以解析,包括这些作者的生平,事迹,影响以及作品的价值等。毛泽东的评说在今天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本书收录毛泽东评点古代39位小说家的173部作品,分上下两册,既有《搜神记》《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短篇小说,也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长篇章回小说。每篇分原文、注释、毛泽东评点和赏析四部分,赏析则对毛泽东的评点本身的意蕴加以讲解。本书主要是对毛泽东评点内容加以解析,包括这些辞赋作者的生平,事迹,影响以及作品的价值等。毛泽东的评说在今天仍有参考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