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 结项等级为优秀。科幻小说是一种结合现代科学理论发展的叙事形式, 在叙事中所展现的未来世界往往具有一种特殊的乌托邦能量。本书结合具体的科幻文学作品, 分析了科幻的文本基础、未来要素、当代意识、书写形式以及具体的结构方式。具体的科幻乌托邦具有一种基于希望的想象辩证法, 它所指向的是一种未知的东西, 超出我们过于熟悉的日常经验之物, 从而出人意料地变成了对于我们自身处境的反思与展望。
《风起滴水弄》精选9部中短篇小说,包括《第二次握手》、《花落时节》、《误入歧途》、《刑侦大队》、《云在天边雨在林》、《鬼闹夏家大院》、《风起滴水弄》、《爱到最深》和《走出黑暗的日子》,小说以警察工作和生活为故事背景,讲述了警察与各种犯罪分子斗争的故事,也讲述了警察丰富的感情生活。全书基调健康明朗,弘扬了正能量,具有强烈的悬疑色彩,或表达了邪不压正的积极观点,或展现了初恋的纯真与美好,或体现了基层民警淡泊名利、扶助弱势群体的大义。
本书收录了《重返巴别》《百万年的野餐》《倒悬的巴别塔》《不只是器官总和》《粉红色的流行尾灯》《忠贞之辈》《灰度世纪》《命运与其他变量》等幻想小说。
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化史上最宏伟的成就,是世界上最系统、对人类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影响巨大的神话,是一扇通向西方文明源头的后窗。本书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郑振铎广泛搜集、翻译、整理西方相关著作,花费十余年时间精心编著而成,全书分为七部分,包括底萨莱的传说、阿耳戈斯系的传说、战神阿瑞斯系的英雄等,文辞优美,叙述生动,故事脉络清晰,是读者了解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的首选读本。
有人说,不懂得希腊神话简直没法去了解和欣赏西洋的文艺,这话是不错的。只要接触着西洋的文学和艺
世界经典寓言童话故事选读》的寓言选材来自希腊《伊索寓言》、法国《拉封丹寓言》和俄国《克雷洛夫寓言》。童话选材来自德国格林兄弟、丹麦安徒生和英国王尔德。《选读》中的寓言文本和童话文本都是思政教育的优质素材。《猴子与海豚》中的诚信问题是生命攸关的问题;《两只公鸡》和《两只山羊》涉及和平共处的问题;《树叶与树根》中的本末关系一直是人们探索的命题;《石竹花》歌颂了善良忠诚;《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赞扬了希望的魅力;《快乐王子》对帮助弱者的举动充满了溢美之词。
金一潇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机械工程学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商学院管理学硕士,水问中西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本书精选并翻译了100首英文古典诗,包括雪莱、济慈、莎士比亚等的作品,译文在尊重原诗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通俗、通顺,同时又兼具古典诗的韵味,读来颇有美感。本书适合小学及以上水平的读者阅读,能够有效帮助读者提高对诗歌语言特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和英语语感,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读与被读》是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俄罗斯文学权威学者刘文飞解读评论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的全新学术随笔集。
本书论及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乔伊斯、川端康成、纳博科夫等十一位世界文学大家及其代表作。作者基于对经典文本的精研细读和对作家生平的查究梳理,每篇文章提炼一个焦点并围绕它展开剖析讲评,或钻研人物形象,或探讨文学属性,或谈论思想、生存等严肃话题,或从建筑、颜色等细节解构经典,十一个主题生动、新异、丰富、深刻,纵横开合,蔚为
本书是赵毅衡教授数十年中外文学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合集,包括四个部分:论中国文学,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论外国文学,分析一些外国作家和作品;书评集为赵毅衡教授为一些文学理论著作写的序和书评;自序与后记则是对自己著作的评价。赵毅衡教授以学贯中西的深厚学养,明白晓畅的文风,为读者展示文学的*点与魅力。这些文章,语言通顺、理性,充满了思辨的智慧,中间时不时流露出各种复杂的真情实感。文章密集提到一些文、事、理论,很多地方还直接化用理论名句和古今中外著名的比喻,有大量的文学和理论知识,读者
本书从“欧美文学跨学科视野”“英国旅行文学研究”“斯拉夫文论的中国之旅”“文学史的对话”“莎剧经典的中国重生”“西方目光下的俄罗斯文化”“中日俄文学关系”等七个方面, 应用跨媒介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空间叙事、后殖民批评、文化批评、影响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 对外国文学前沿问题展开研究。内容涉及但丁、莎士比亚、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等经典作家作品的跨学科审视和新的阐释、巴赫金文论的核心话语、东西方文学关系等命题, 体现了对外国文学前沿问题的热切关注。
“讽喻”是欧美文学史上最具原创性、整体性和延续性的核心概念之一,至今仍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与研究。讽喻传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彰显着欧美文学的文化底蕴、艺术创新和语言特征。 本书系统考察讽喻传统的孕育与起源、发展与兴盛衰落与复兴,细读《伊利亚特》《奥德赛》《神曲》《鲁滨孙飘流记》《红字》《序曲》《都柏林人》《拍卖第四十九批》等16部经典作品,阐释斐洛、奥古斯丁、柯勒律治、本雅明、保罗·德曼、詹姆逊等13位理论家、批评家的讽喻理论命题,将讽喻传统的理论演进与艺术表现融为一体,从讽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