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在内敛与外向间交替演变:基于周期视角的考察》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前言简单介绍了选题由来、相关文献、研究意义、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正文共分为10章。第一章梳理了历史上反复出现的美国霸权衰落论与延续论,分析了两种对立论周期性出现的原因,并对当下美国霸权的现状进行了探讨。由于霸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实力基础,故将本章作为著作的首章。第二章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了战后以来不同时期出现的美国外交政策周期理论,评析了美国外交周期论学者的学理贡献及理论不足,并运用“9·11”事件以来的美国外交政
《均势与合作:东南亚军事与安全问题研究》希望围绕一个综合性架构,结合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特别是均势与合作这两个视角,全面分析和探讨与东南亚军事和安全有关的问题。同时,与不少研究从大国角度看待东南亚不同,该书主要从东南亚国家和东盟的视角来审视相关问题。第一章主要是对东南亚地区安全环境的总体分析,其中既包括领土海洋争端等传统安全问题,也包括恐怖主义、海盗、跨国犯罪、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还涉及东南亚各国内部的分离主义活动,以及各国政治转型等对其自身和整个地区的安全影响。在此基础上,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是参与全球化的先锋力量,北京作为中国超大型城市,正努力打造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0)》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主编的年度发展报告,内容力求思考与回应北京城市国际化前沿热点与焦点问题,把脉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趋势,顺应全球化下国际大都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发展报告既关注关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历史方位和内在规律等问题,也体现平台建设、路径选择等主题,以期实现城市行为体首都北京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18辑)》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旨在为从事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18辑)》有专题研究、二战史研究、研究生论坛、宣传与公共外交史、档案文献、法国与冷战、书评和学术动态等栏目,涉及美国原子能国际管制政策的出台,二战后日本国家身份的转换,占领时期美国对冲绳的文化政策,英国国家档案馆有关二战档案的收藏状况和获取途径,苏联和东德安全部门关于1983年大韩航空007次航班空难事件的会谈记录,20世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中篇为和□发展:开创全方位对外关系新格局,下篇为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书梳理和总结70年来外交战线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对于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积淀和形成一系列优良传统、
中非合作论坛是2019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之一,又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庆,广东省在中非合作实践中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成就。作为地方省,将粤非合作40年来在经贸合作、医疗援非、人文交流三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分为上述三个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贸合作篇聚焦粤非经贸合作,从三个维度来对粤非经贸关系的40年做一个立体式的剖析。第一个维度是数据。也就是从粤非贸易和投资的数据出发,研究粤非经贸关系的数量和结构,发现其中的特征等。人文交流篇聚焦在粤非人文交流的回顾、综述与展
苏联的解体开启了一场“分”的进程,甚至一度带领了欧亚大陆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合”的进程依然存在。每个国家对“分”与“合”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诉求,当各种看法与行动汇聚时,整个地区在国与国之间的互动中呈现出不同的走势。中国有句古语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在国际事务中,这句话似乎很难作为一条规律,然而它却能够反映出国家在“分”与“合”的问题上存在着矛盾心理。这种矛盾心理影响了国家的地区一体化政策。 从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至今,时间已经走过了近30年,俄罗斯的国家发展在此过程中
本书是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牵头组织编写的“海外中国”系列之一。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是专著于广东国际化战略理论、实践与政策等问题研究的地方性智库,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战略咨询和决策支持,目标是建设“两库两平台”,即建设成为广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思想库、国际战略研究信息资料库、国际战略研究学术交流平台、国际战略研究人才交流与培育平台。研究院地处广东,始终关注广东国际化战略的重大问题,向广东省委、省政府提交政策和战略研究报告。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性较强的地区性国际组织,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一直是
加拿大是西方中等强国参与国际发展援助的典型。 《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政策研究(1950-1993)》主要研究从“科伦坡计划”开始到冷战结束之初(1950-1993年)的这一时期,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理念与模式、促因与目标及其影响与本质等,旨在以之为例揭示西方中等强国在冷战的背景下参与南北经济关系建构的独特地位。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既包含着对削减贫困、维护和平、调和南北关系的诉求,也寄寓着对维护本国安全、提升本国国际地位、促进自身经贸发展及文化输出等国家利益的追逐。 在服从于西
当前欧洲正处在异常艰难的时期——欧债危机余波未平,国际政治-安全危机接连爆发,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浪潮趁势崛起,英国脱欧,跨大西洋联盟裂痕进一步扩大——德国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和最大经济体,在欧盟层面发挥主导作用,近年来在国际危机管理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责任。本书力图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剖析德国国际危机管理理念,研究德国国际危机管理机制总体框架,以期为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国际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