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搜录、整理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确定园林文学作品的系年、不同地域园林的空间分布,以科学地呈现古典园林的多彩风貌,并对园林文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本书主要对宋词园林文献进行考述,在文史互证的基础上讨论园林、园主与相关作品的关系及词作内涵、词人心态,研究园林对宋词的影响,探析宋词接受园林影响时产生的新的文化内涵,研究宋代词人生活与园林关系,园林幽居生活对士大夫人格的“塑型”作用,等等。
本书是汉代韩诗学派创立者韩婴的著作,也是汉代今文学派三家诗硕果仅存的《诗经》学著作。全书一共十卷,三百一十章,从经书、诸子及史书等文献中择取三百多则轶事古语,记录了远起上古,下至西汉初年二百多个历史人物。在记叙之后,常于末尾引用《诗经》的篇章总结和照应前文。《韩诗外传》虽是一部经学著作,与其说《韩诗外传》是采取杂说,推衍《诗经》诗义,不如说是用《诗》,所引《诗经》诗句是对所述古事古语在“经典”中的一个佐证。
《格萨(斯)尔》是跨民族、跨国界传播的一部宏大的英雄史诗,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隆福寺格斯尔》和北京木刻版《格斯尔》同为蒙古文《格斯尔》史诗流传最广的两个文本,也是珍贵的古代蒙古文文献。本书以史诗的基本组成部分——诗章为单位,对《隆福寺格斯尔》中的各诗章与北京木刻版《格斯尔》等文本中的相应诗章进行文本比较研究,通过对各诗章的叙事结构和变异过程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阐释各诗章的叙事结构特点以及由不同诗章组合而成的史诗文本的结构特点,从而对《格斯尔》诗章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乃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被后世学者称为“诗赋之祖”。其流传下来的虽然只有305篇,但在春秋时期却有百科全书式的地位,以至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时至今日,《诗经》依然有着不菲的价值。 本书是《诗经》导读之书,也是姜广辉、邱梦艳《诗经讲演录》的续编之作,故名《〈诗经〉讲演录续编》。古、今解释《诗经》的著作甚多,名家辈出,但各家观点往往大相径庭,读者常常不知所从。本书选《诗经》51篇,所选篇目来自《国风》《小雅》《大雅》《周颂》和《商颂》,从经学解
本书将明清之际骈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观照,探讨这一时期骈文复兴的背景和过程,从空间展开、科举制度、学术思潮、地域分布、市场导向等角度考察骈文复兴的背景和原因,并通过分析骈文辨体、骈文选本和骈文传播等建构明清之际骈文学,呈现明清之际骈文经典化机制和历程,为古典文学现代传承探索路径。书稿将明清之际骈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观照,探讨这一时期骈文复兴的背景和过程,从空间展开、科举制度、学术思潮、地域分布、市场导向等角度考察骈文复兴的背景和原因,并通过分析骈文辨体、骈文选本和骈文传播等建构明清
本书选取了部分经典古诗词,讲述了这些古典诗词里体现的爱情故事和细腻情感。本书以古诗词相关人物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夹以经典古诗词及优美解读,展现了古代男女文人鲜活生动、令人感慨的人生经历及价值情感。作者笔触细腻,情感丰沛,同时注意还原一些历史细节,与古诗词相对照,以求更真实地反映诗词里的人物心理;在引领读者步入古典审美花园的同时,也为读者发掘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里的社会风貌。带领读者重温那个古老而美好的诗意世界,在繁忙喧嚣的现世里活出繁花似锦的诗意人生。
明代既是辨体意识极强的时代,又是多种文学派别交相辉映的时代。此时期的题跋文创作及题跋文体观念具有比前代更为复杂的内涵,并从侧面表现出明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新特征。本书即着眼于此,既关注批评家在选本辑录中所表现出的文体偏好,也兼顾文人在实际创作、文体应用中所反映出的文体观念。对明代题跋文体观念内涵的探讨,有助于还原明代文坛的真实状况与文学思潮发展演变的复杂过程,亦可对现代学术史上的散文研究方法进行反思,以期调整传统的研究模式。
本书共分七部分,内容包括:《水浒传》“真有其事”吗;《水浒传》为什么又叫《忠义水浒传》水泊梁山上的英雄好汉;《水浒传》好在哪里;《水浒传》的回声释疑;《水浒传》作者、版本疑团;《水浒传》的影响和传播。
《桐城派研究》是作者早期代表作之一,原题为《古典主义的终结: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对清代文坛影响极大。作者勾勒了桐城派百余年的变迁史,分析了桐城派兴衰发展的轨迹,重点阐述桐城派代表性人物及其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的学术价值。作者打通文与史的人为割裂,以理性的目光理解并把握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的复杂关系,在古与新、传统与现代、消亡与新生等历史文化层面,对桐城派做了全面客观而公正的审视,对其消亡的多重因素做了细致充分的剖析,体
本书对《关雎》《离骚》《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等大众耳熟能详的中国诗以及阮籍、陶渊明、两谢、王维、李白、杜甫等人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独辟蹊径的解读和感发。本书要作别经院式研究的窠臼,宣告诗学的独立,这也是新浪漫主义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