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工程概论(上册)》的续篇,涵盖工程经济分析和成本管理、系统工程方法论两部分内容,基于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开设的本科生通识基础课程“工程概论3和4”编写。上篇工程经济分析和成本管理包括经济管理概述、项目成本和收入的估算、资本结构与资金成本、资金时间价值的分析计算、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项目敏感度和风险分析、项目的经济评价和项目成本管理。下篇系统工程方法论包括系统工程概述、系统工程方法论概述、系统分析、系统仿真、系统建模、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方法论、工程美学和数学、工程综合案例分析。
本书基于“工程概论”课程,分为上下篇展开,紧跟工程认证中的产出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工程素养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以及项目管理的综合能力。本书上篇内容是工程教育与伦理法规,共计8章;下篇内容是项目管理和产品开发,也分8章。上篇内容包括国际工程认证,工业工程和价值工程,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工程标准,可靠性设计,工程伦理,知识产权和软件设计规范化;下篇内容包括项目管理概述,项目生命周期和项目管理过程,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计划和时间管
本书系统论述了典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在贮存过程中的老化性能变化情况,重点阐述了聚碳酸酯、聚砜、有机玻璃等材料的辐射老化行为与寿命评估技术,以及这些材料在温度、湿度、应力等老化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平均分子量、热稳定性、结构尺寸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在本书的核心章节,首先针对聚碳酸酯、聚砜、有机玻璃的辐射老化进行了论述;其次,介绍了它们的贮存老化性能;然后,论述了聚碳酸酯螺套部件贮存开裂的原因及机理;最后,介绍了环氧树脂金属粘接件的贮存老化性能。同时,本书对高分子材料老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了展
本教材针对石油化工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相关企业用人需求,以“任务引领,做学结合”的设计思路为原则,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编写内容紧密联系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生产实际,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的“三实”特点,体系完整,思路创新,视角独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具体内容有:常规塑料成型的物料介绍及其配制,挤出、注射、吹塑、发泡、压延、模压六种常规成型方法及工艺过程,四大合成纤维的纺丝与后加工过程,以及塑料与纤维成型过程主要工艺参数及其选择与制订,影响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的
本书系统地介绍工程设计领域的知识,内容集中在设计自身(而非设计对象)相关知识的范畴,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过程、团队行为与工具、信息收集、问题定义、需求识别、概念生成、实体设计、详细设计、材料的选用、面向制造的设计、成本评估、决策学、风险评估、可靠性评估、安全性设计、鲁棒设计和质量优化等知识。本书兼具系统性、实效性和实践性,通过对设计知识较为完整的阐述帮助设计者和拟从事设计工作的学生系统地学习设计知识及其获取方法,从而缩短设计训练周期。
《试验设计及数据统计处理》理论结合实践,在详细阐明实际分析测试工作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实例分析,说明所用数理统计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条件,以便读者理解。本书共10章,依次分别为绪论、分析测试数据统计处理基础、试验设计、统计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分析质量控制、极差的应用、取样、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评价等。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制药、材料、环境、生物、医学、药学、食品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广大分析工作者、实验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分为两篇:工业设计理论与概念篇、综合应用设计实例篇。本书以工学一体、岗课赛证融合的产品设计实例为基础,融合设计新理念新方法,强调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全方位展示工业设计从理论到实战的系统化设计思维,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了解企业化的设计运作,熟悉项目流程与策略。
本书定位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相关专业,针对专业的交叉学科特点,帮助学习者认识材料及加工对产品设计的重要性。主要讲解了设计中常用的材料的发展、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加工工艺等内容,并将其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第三版还从产品设计的角度介绍了产品增材制造和材料创新设计,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类专业的师生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产品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同时还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学习。
本书是“高等院校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之一,面向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目标是打造适合培养智能制造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材体系,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本书秉持“案例引入→原理阐述→应用场景→探索创新”的思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典型工艺、应用案例和技术前沿。第1章概述了增材制造的原理、技术类型、发展背景和现状。第2章阐述了增材制造的数据处理技术,包括STL文件的检测和修复、分层算法和扫描填充算法;第3~8章分别介绍了光固化成型、熔融沉积制造、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