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变,无物消逝。身处时刻变化的环境中,我们如何理解无处不在的时间?又如何理解人类出现之前的悠久过往与没有人类参与的未来?就像显微镜和望远镜扩展了人类的视野,地质学也是一种镜头,让我们能够以一种超越人类经验限制的方式见证时间。《垂向时间:地质学家的计时簿》在讲述地球演化史与人类对地球认知的发展史的同时,带我们用地质学的思考方式来认识地球、海洋和大气的时间韵律,理解我们身处的人类世环境,面向可持续的未来。
固废资源化是目前矿业领域和矿物加工领域的热点,如不进行妥善处理和利用,将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固体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是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书综合介绍了固废资源化领域国内磷石膏目前堆存及利用的现状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全书从磷石膏产生、磷石膏利用的基本理论、源头减量、过程净化、无害化处置,到磷石膏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及堆场的安全管理与生态修复做了较全面的阐述。
本书主要论述岩石结构面损伤规律与动力剪切特性,全书共9章,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展开。一、不同类型的岩石结构面剪切损伤规律及其与宏观力学性质的联系。主要包括:充填结构面剪切力学行为与损伤规律、基于声发射监测的结构面损伤特性与模型建立、粗糙花岗岩结构面的剪切特性和表面细观微损伤、锯切和劈裂花岗岩结构面剪切行为与岩壁损伤特征等。二、动力荷载作用下岩石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及其滑移特性分析。主要包括:高应力下花岗岩结构面剪切破坏的率效应、粗糙结构面的冲击剪切强度特性及其剪切变形特征、低频扰动载荷下花岗岩
总结了火山岩勘探的研究成果,利用将今论古的方法讨论火山地层的时空间属性,厘定了火山地层界面和地层单元类型,明确了界面系统和堆积单元的定义、地质内涵、识别标志,论述了火山地层高精度地层格架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刻画方法。该书对国内外火山岩勘探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系统的论述了火山岩储集空间的类型和成因,明确了界面控制风化型储层、堆积单元控制内幕储层的宏观分布规律。指出了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之下0到150m的范围是有利储层集中分布带和油气富集区,建立了熔岩流、熔岩穹丘、侵入体和碎屑崩塌等堆积单元的储层分布
这是一枚鹅卵石的故事,它属于一枚普通的鹅卵石,就像你度假时在海滩上随手捡到的一样。这也是关于地球本身的宏大叙事,追溯小小鹅卵石悠久历史的过程将带我们回顾地球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穿越到空间的深处和地球生命起源之时,领略深时之美。我们会跟随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扎拉斯维奇,在书中一同见证平凡鹅卵石的不平凡石生? 组成卵石的粒子在遥远的宇宙另一端形成,它们来自激烈的大爆炸和超新星爆炸;? 在太阳系的构建中,这些粒子穿越太空而来;? 我们现在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以凹凸棒石矿物为稠化剂的磨损自修复型润滑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与机理。主要内容包括: 天然凹凸棒石的结构、性质及其摩擦学应用,矿物粉体的细化、活化、热处理与表面有机改性工艺与评价,以表面改性凹凸棒石粉体为稠化剂的矿物润滑脂制备工艺、理化性质及摩擦学性能,典型固体润滑剂、油溶性抗磨剂、凹凸棒石矿物粉体、纳米金属颗粒及其复配对矿物润滑脂摩擦学行为、自修复层微观结构及减摩自修复机理的影响规律。本书对层状硅酸盐矿物减摩自修复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可
本书介绍了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稀土软泥等四种类型深海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分布、勘探、开采、物化特性、冶炼工艺及其他利用等,侧重于深海金属矿产资源冶炼工艺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南海发育20多个类型多样的沉积盆地,地层和沉积样式复杂多样,长久以来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和统一的地层分区。本书基于近十多年来国家海洋地质保障工程实测的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结合以往国家专项以及国际大洋钻探和南海周边国家油气公司的研究成果,在相对统一的原则和标准下,分析了南海及台湾岛东部海域新生代以来地层分区以及主要构造变革时期沉积作用、沉积模式、海侵过程和充填演化。地层分区在南海地层区分区的基础上概括反映了各区地层的总体特征、在时间上的发展交替和展布规律,实现了南海全海域整体性地层对比和分析。沉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