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对等的人——对应生活教育理论视野中的人》,在沿用先前著作中的遮蔽性思维、对应差异思维的基础上,将对应定位思维推进到五线定位思维。本书对现行教育理论关于人的简单性概念,逐一进行了遮蔽性分析与对应改造;具体包括现行教育理论的外显性教育活动论关于人的概念、主观性教育活动论关于人的概念、教育根据论关于人的概念、教育目的论关于人的概念、教育形式论关于人的概念、教育功能论关于人的概念、教师优越论关于人的概念、教育对象论关于人的概念、教育内容论关于人的概念、教育机制论关于人的概念、教育途径论
本书回顾了建党100年以来,党的教育理论与政策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全书共分六章,分别探讨了建党初期党的教育的复杂性,建国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新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思想与政策、教育发展战略的建立、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素质教育的推动、新时代教育的新发展等多项内容。全书不仅分专题清晰总结了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全面呈现中国教育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及百年的成果,且从横向上突出了高考改革、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等重要事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为未来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建议。
以《宪法》(1982)的颁布为起点,以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标志,当代中国民办教育在这18年中完成了“必要补充”的使命。以2000年黄河科技学院升本为起点,以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和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为标志,当代中国民办教育在这18年中完成了“重要组成部分”的使命。之所以以黄河科技学院升本为起始标志,是因为中国的民办教育从这一刻起,真正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以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为起点,当代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依据、湖南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湖南教育体系建设政策的演变特征、湖南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价值立场、湖南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路径。
教育焦虑下,你的孩子还在选择常规的升学路径吗?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成长并非单一路径,而是有着无数的可能和答案。 国际教育领军人、新东方CEO周成刚,帮助中国家庭从0到1探索全球视野下的多元成长路径:
普通家庭的孩子留学有什么高性价比选择? 想送孩子出国读中学,什么年龄最合适? 可以用高考成绩申请国外大学吗? 读哪类高中本科留学申请时更有优势? 国内本科在读,如何转学到国外
双减国策出而教育事业动。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是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这一政策一经出台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已有75年的教育老兵,顾明远先生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历次重大教育改革。鉴于此,北京师范大学的丁瑞常博士就双减的前世今生,对其师顾明远先生进行了系列专访,形成本书。
本书不仅梳理了双减政策的
本书汇集和探讨了全球化新技术下的高等教育、通识教育的融合与发展、产业经济与工程教育的互动及教育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等主题。通过北京大学“大变局下未来教育与可持续 发展”未来教育论坛观点碰撞和系列教育对话,期望挖掘和提炼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及有效实践。通过观点的分享和启迪,读者可能会更清晰认识到教育发展中的不同维度,也能认识到21 世纪人才需要的能力类型,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书中提及的未来教育模式、中国基础教育K12 阶段的教育改革、欧林工学院教育创新模式、“终身教育”模式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教育扶贫逻辑机制、作用机制、学科机制、政策机制、实践机制和优化机制等层面发掘了教育扶贫的内在机理,构建了以教育为本原的“五位一体”精准化教育扶贫模型,阐明了教育扶贫政策的理念蕴含和未来接续,概括了西北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实践模式,多维度提出了教育扶贫机制优化的主要路径,探索了教育扶贫话语体系构建的核心要义,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权重测算法,构建了教育扶贫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测算应用,总结了教育扶贫的中国方案
由陈瑶、张斌贤团队编写的“美国教育转折点丛书”,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美国教育的历史演变,采用宏观了解和微观把握的有机结合的方法,具体和深入地把握美国教育在关键时期所发生的重大转变。丛书的出版有助于在学理上厘清美国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基本线索,把握美国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有利于探索美国教育研究的新思路、新视角和新方法。与此同时,为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