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系列的第八辑,本书着眼于互联网科普的平台化发展,对以“科普中国”为代表的公共平台和以抖音、哔哩哔哩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的科普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用数据画像和对比分析的方式多方位呈现科普内容、科普创作者、科普用户之间复杂而有序的互动,反映互联网科普生态的现况与趋势。全书内容分为两篇。上篇聚焦公共平台科普的发展,下篇聚焦社会化互联网平台科普的发展。附录为2023年科普舆情专报和“科普中国”信息员调查问卷。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技术统治的世界,个体被定义为一个完全可通约的占位符,就像仓库堆里的一块木材,计量单位前的一个数字,重要的不再是个体的可能、负责、意义,而是有一个随便谁占据那个位置。 本书提醒我们这种技术构建的实在体系是一种偶然,我们总是有能力超越社会背景的规定,调整自己的实在设定,哪怕历史说我们陷入了无力的困境。 本书为最广泛、最悲剧意义上的被历史和当下打败的人而写。不管我们处于怎样的历史情境,而且即便我们对自身在宏观尺度上改变力量平衡的能力完全失望,总是可能赋予自己另一个实在,另
20世纪30年代早期,已是纽约学界新星的芒福德为弄懂工具、器械和生产工艺在世界历史中发挥的影响力,如饥似渴地遍览论述工业社会兴起的著作,他注意到尽管技术在人类事务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却没有哪部作品充分探讨过人与技术丰富而复杂的关系。
由此,《技术与文明》以10世纪的发明创造为起点稳步向前,以始技术阶段、古技术阶段和新技术阶段为三个节点,记叙了艺术、工艺、科学、工程学、哲学、金融、商业等各个领域的千年技术进步史。在这一千年间,西方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形式因机器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
科学技术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具变革性的力量,先进技术在国家综合实力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技术在国家实力中起到什么作用,技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国家实力,制约国家通过技术路径获得实力优势的因素有哪些,构筑技术优势的模式有几种等问题仍待解析。同时,基于技术创新、融合、耦合综合构成的国家技术赋能水平关系到一国能否引领技术发展潮头,能否将先进技术成果全面高效地转化应用,能否长期维持适宜的赋能环境,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生产力、军事战斗力、制度规制力、文化软实力的变迁,最终改写国家实力优势对比,重塑国际格局。
本书以预算管理的循环过程作为主线,介绍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从预算管理目标入手,探讨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差异分析等。
事物甲及其对立面的统一关系构成事物乙,事物乙及其对立面的统一关系构成事物丙,那么事物甲同事物丙之间是什么关系?进一步地,事物甲同蕴含着更丰富对立统一关系的复杂事物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这类问题涉及多个演绎层次,传统辩证法难以对这种多层次相干关系进行具体而全面地定性。任何系统都具有层次性,层次性是系统思想与方法的精髓。本书尝试给出了刻画多层次体系的演绎方法论———层次演化论,其中,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进路可通过层次的不断跃迁来反映,系统的演绎复杂性可通过有相互蕴含关系的各细分层次来解耦,系
本书是一本面向广大科普工作者的理论读物,内容全面丰富,包括科普的主要内容、法规、规划、政策、资源、活动、措施等。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2022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科普工作做出了部署和安排,对促进中国科普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长期从事科普管理和实践的人,常常感觉科学普及的理论支撑不足,科普政策缺位较多,科普创作水平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科普活动在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科技创新成果及时惠及公众等方面尚存一些不如人
在大国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制高点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还在政治和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围绕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博弈日益激烈,科技竞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书共分为八章,从科技创新的内涵、战略地位、面临的挑战和战略路径等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抢占科技制高点来支撑和引领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同时,还详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科技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与优势,以及科技创新如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赋能新时代文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多个方面。
本书是亚历山大·柯瓦雷关于科学革命主题的论文集,共收录了六篇以科学革命为主题的论文,集中体现了作者对科学思想史编史学纲领与科学革命观的深刻见解。前四篇围绕伽利略所发动的科学革命而展开,后两篇则分别与伽桑狄和帕斯卡有关。柯瓦雷在这六篇论文中运用标志性的概念分析法,认为科学的进步体现为概念自身内在和自主的逻辑演变,主张“人类思想的统一性”,反对经验主义与工具主义,强调理论高于实验,科学革命的本质在于自然的数学化。
当前系统工程已逐渐转向基于模型的方法,即通过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而不仅仅是依赖传统的文档。国际系统工程协会创建了诸如系统建模语言(SysML)等标准,使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成为复杂系统设计和管理的强大工具。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MBSE技术已经成为复杂装备系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和关键业务抓手。本书从理论与软件实践两个方面展现基于MBSE的复杂装备系统设计场景。理论部分阐述复杂系统设计的建模、仿真、优化、管理等方法,实践部分结合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工程软件(蕴象软件)介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