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绿色转型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但目前仍存在绿色消费需求不足,促进绿色消费的长效机制不完善等挑战。本书对八大重点领域的绿色消费政策进行了一致性和完备性评估,在此基础上系统构建了中国绿色消费发展指数,全面系统地评估了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综合水平,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和优化绿色消费工作的政策建议。本书既有理论分析的深度,也不乏实践操作的广度,为评估和推进绿色消费发展贡献了理论、方法、工具和优秀案例,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绿色消费政策和制度、行业和企业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消费者提升绿色消费意识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且人力资本的差异也会造成居民的收入差异,那么人力资本的分布结构与其投资效率是否会对居民收入水平及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书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指导,在梳理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数据,分别对我国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和居民收入分配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水平、分布结构和投资效率与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从人力资本的分布和投资效率角度提出了解决居民收入分配问题
本书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一体,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对202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本书还开辟了“党的二十大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领域和战略方向”这个话题,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极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实际应用。增长极战略的运用意在通过极化效应使先发地区成为增长极,然后发挥其扩散效应,通过要素流动、产业转移、技术扩散及制度模仿带动其与欠发达地区的协同发展。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非常突出,如省际层面东部省份的领先发展、城际层面北上广深等大型城市的集聚发展、城乡层面城市的快速发展等,但扩散效应则明显不足,这也是造成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一些区域发展不充分的重要原因。在此背景下,强化先发省份、中心城市与城市地区等先发地区对后发省份、周边城市与农村
流域是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其发展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遵循经济社会规律。本书面向流域地理单元,面向主体功能区建设、空间规划、流域/区域政策制定实施的理论与实践需求,以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流域发展的基础理论、国际经验、中国战略格局和松花江流域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设计。本书全面介绍了流域发展的理论基础,阐释了流域发展的基础概念、主要理论与基本模式,总结了国际流域开发治理的主要路径与基本经验,总结了中国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总体格局与战略部署;系统刻画了松花江流域的水系组成与主要特征,考
本书为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程。对于向广大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知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提高广大干部对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时期实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知度及其执行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巴西黄皮书:巴西发展报告(2022)》聚焦2020年、2021年这两年新冠疫情肆虐对巴西国家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并评析巴西疫情防控的成效。本书主体部分由总报告、国内年度形势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和中巴关系年度发展报告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2020-2021年度巴西发展总报告。综合分析2020-2021年新冠疫情肆虐给巴西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带来的影响,并对巴西的抗疫活动进行评析。同时,对疫情冲击下中国与巴西两国关系的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巴西年度形势报告,共4篇,分别
本书系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文集。主要为凉山州党校系统教师2018年完成并结项的各类调研课题成果汇编,包括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凉山州决策咨询委员会及凉山州党校系统的调研课题。全书内容涉及凉山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包括精准脱贫、农村党建、基层治理、农文旅产业发展、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等问题的研究。该书丰富的研究内容,对解析凉山州脱贫攻坚艰辛进程和基层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收录了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近期来在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研究的部分优秀成果。本书聚焦贯如何贯彻新文科教育理念,培养具有扎实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掌握规范分析方法并具备系统性综合性思维、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能力的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时代国家治理和经济管理高素质人才这一专业建设核心问题。既有对国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入精辟分析,也有对专业课程设置、知识体系、实习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具体方面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本书也是四川大
《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从绿色、创新概念和基础理论出发,阐述了构建指数的理论框架、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数的编制经验,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原则选取指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从绿色创新投入和绿色创新产出两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全面评价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情况。本报告的研究成果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更好地把脉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短板和突出问题,对标先进城市,见贤思齐,为长江经济带全流域绿色创新发展提供准确数据参考和科学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