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立足当代,在广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鲁迅与美术的关系及鲁迅对中国现代美术的贡献进行梳理研究,包括“童年与美术”“鲁迅的美术思想”“鲁迅的美术实践”“鲁迅与新兴版画”“美术视野中的鲁迅”“鲁迅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等六章。
本书分为“善闇室纪年”“病期经历”“羁旅行踪”“往事追怀”“芸斋琐记”五个部分, 是孙犁回忆平生经历文字的一个结集。其中有以年表形式记述的《善闇室纪年》摘抄, 也有“十年废于疾病”时期难以忘怀的所见所闻, 有自己保定求学、投笔从戎、九死一生的追忆, 也有漫忆童年、怀恋同窗、寻求旧梦、追记往事的记录, 文字隽永, 意味深长, 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成长环境和创作历程。
本书共十七章八十五个小节, 全面再现了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不同寻常的一生, 尊重史实, 富有情趣, 可读, 耐读。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仁宗时期, 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期, 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神宗时期, 迁兵部尚书, 以太子少师致仕。欧阳修在文学方面的创作成绩极为突出, 散文和诗、词都堪称那个时代的高峰。他极大地推进了北宋中期文学的空前繁荣, 使整个宋代文化登上了一个历史新高峰。
今天,如果让我们给苏东坡下结论,那么只需三个字:“扳道工!”一位改变中国历史文化方向的人。
本书从苏东坡的思想智慧、政治生涯、学术造诣、诗文成就、艺术情致、生活细节等方面,以多角度、大跨度、尽深度、有温度的笔触,描述了这位深受人们热爱的“文化英雄”精彩而丰富的逆旅人生。苏东坡的传记,不是对一个人的传记,而是中国文化历史的传记。苏东坡完成的个体生命自我救赎,正宣示了中国诗之精神传统的胜利,也是视自由为故乡的人类共同理想的胜利。
张伯驹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少有的文化奇人,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者、挖掘者。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浓缩了现代中国的风云幻变,也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本书是为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成立20周年而作。TEEC20年的发展历程,很好地契合了中国经济腾飞和产业进步的大环境,也是清华学子“科技兴国”的缩影。20年来,TEEC从30多位创始会员发展到600多位会员和200多位青创会员,会员的成长受益于协会的支持和会员间的互助,会员的成功又推动了协会的壮大。本书精选了80余位有代表性的会员和少量非会员优秀校友的创业经历,他们创业经历迥异,但都秉持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无论是正砥砺前行的创业者,还是准备创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是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
为了更好地介绍曹德旺及其福耀玻璃的成功经验,本书共分为16章,以重彩浓墨的深描手法介绍了曹德旺的成长历程以及福耀玻璃的创建、战略转型、资本运营、组织变革、全球化战略、技术引进和消化、人才培养等。
本书通过选取东汉的数位历史人物,通过史料挖掘与史料分析,以叙事形式讲述专业研究者未发现或者关注度不够的历史故事,主要内容包括:爱说笑的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从何而来、彭宠之死、黄宪生平与逸事、梁冀为何怕孙寿、李膺和郭泰的相逢与殊途、党锢之祸中的三位边将、皇甫嵩为何输给了董卓、东汉皇帝和他们的生母、东汉宦官的分化与生死内斗、东汉官场的自杀潮、黄巾之后的五年等。本书兼具通俗性、学术性、趣味性,内容浅显、文字简易,所叙述的故事有一定普遍性,作者扎实的史学素养又保证了历史知识的准确性。读者群体定位为历
本书由曾任上海大学校办主任曾文彪著。2023年10月是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上海大学前校长钱伟长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2023年10月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上海大学前校长钱伟长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钱老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的爱国奉献、先忧后乐的人生境界已经成为上大学子引以为豪并不断瞻仰的丰碑,已经成为上海大学精神的象征。他的才华与智慧以及在实践中发展形成的钱伟长教育思想,不仅是上海大学的宝贵财富,也是上海乃至全
本书详解了王莽六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从一个一贫如洗的破落户到锐意改革的君王,分析王莽的优点,缺点,成功,失败,将一个真实的王莽呈现给读者。历史上关于王莽的论著汗牛充栋,作者从这些论著的源头《汉书》、《资治通鉴》等史籍入手,剥茧抽丝,还原真相,避免讹传。在保证真实可信的前提下,细节方面适当采用小说笔法,增加可读性。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余,增加对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了解。为受了太多冤枉的王莽说上一句“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