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空间局域电磁波的复空间源理论、空间定位的特定实现方式。空间局域电磁波的复空间源理论在各种介质需要聚束电磁波定向传播的应用中非常具有吸引力。本书共 15章。第 1章和第 2章为基本高斯波束和基本高斯波,第 3章为复空间中点电流源的起源,第 4章为基本全高斯波,第 5章复源点理论,第 6章为扩展的全高斯波,第 7章为圆柱对称横磁全高斯波,第 8章为两个高阶全高斯波,第 9章和第 10章为基本全复变和全实变拉盖尔-高斯波,第 11章和第 12章为基本全复变和全实变厄米特-高斯波,第 13章为基
本书为全国电力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本书分为六个情境,简述了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电子元件认知、调光灯电路、直流电动机拖动调速系统、电风扇无级调速器、开关电源和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每个情境以专业实践活动为核心,将所有相关联的知识点、技能点串接在一起,介绍了新能源发电、电力传输、电气传动和电气节能等领域工程热点问题。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力技术类、自动化类、机电设备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的技术人
本书主要针对电气设计领域,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写作手法,全面系统地介绍AutoCAD 2024在电气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本书采用"完全案例”编写形式,兼具技术手册和应用技巧参考手册的特点,技术实用、逻辑清晰,是一本简明易学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层次清晰,讲解深入细致,案例经典,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本书共18章,第1~10章主要讲解AutoCAD软件基础知识,包括AutoCAD基础入门、AutoCAD的绘图准备、二维图形的绘制、二维图形的选择与编辑、创建面域和图案填充、创建文字与表格、图块
本书共分6章。主要介绍AutoCAD 2022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及利用该软件绘制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各种设计图样。前4章主要介绍AutoCAD 2022的界面、绘制和编辑基本的二维图形、进行图形的精确定位; 第5章主要介绍图层与图块的建立与应用、文字和尺寸标注等内容; 第6章主要介绍电气工程绘图的基本知识、一般规则、绘制实例和图形的打印与输出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和建筑电气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电气安全技术》(第二版)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指导,依据职业院校安全类专业对电气安全的教学需要编写,以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机电类专业对电气安全的通用要求为基础,融入电气安全标准规范(GB)、电气安全管理相关内容,体现电气安全的标准规范性、工程实践性。并针对石油化工等火灾爆炸危险行业的特点,突出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安全技术与管理。本书内容包括电气安全基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间接接触电击防护,静电、雷电与电磁辐射危害防护,防爆电气配置与管理,电气火灾防护以及电气安全组织
本书共11章,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电路的频率特性、电路的暂态分析、磁路和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直流电动机和可编程控制器。本书符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编号:2014-1-156)、“十四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编号2021-1-067)。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和其他工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阐述了复杂有源配电网仿真基础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复杂有源配电网建模基础理论、负荷及设备建模方法、新型设备多时间尺度暂态建模方法、离线/在线仿真理论、分布式并行及快速仿真理论、数模混合高性能仿真理论和平台构建方法、CPS仿真理论与平台构建及验证方法。
本书主题为能源互联网电力智能传感技术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电力智能感知技术概述、电力感知核心技术框架、电力感知应用布局、电力感知技术标准体系、电力感知发展路径与展望。全书各章节内容紧密相关,层层相扣,在阐述技术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应用示例。本书作者,主要从事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能源互联网研究、主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等技术领域研究,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本书是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技著作出版项目资助图书。本书主要阐述了气体绝缘的基础知识与技术发展,重点描述了近十年来的新型的环保型绝缘气体的研究进展,从气体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能出发,首先描述SF6气体的绝缘和灭弧的特性及应用状况,然后分析SF6替代气体(环保型气体)的研究现状、环保型气体在工程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描述和分析了当前热门的四种新型的环保型绝缘气体三氟碘甲烷(CF3I)]、八氟环丁烷(c-C4F8)、全氟异丁腈(C4F7N)和全氟戊烷(C5F10O)等的绝缘和灭弧特性的研究发展成果,
本书根据核电厂的系统进行划分,以第二代核电机组为基础,讲述各系统的功能和组成。同时,对比和分析了AP1000和华龙一号这两种典型第三代核电技术与第二代核电技术的差别及其先进之处,使学生能够在了解二代核电的基础上,快速掌握三代核电的技术特点。全书共六章,分别介绍了核电厂系统与设备概况、一回路系统与设备、一回路辅助系统、专设安全系统、换料系统及辅助冷却水系统、三废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