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是党和国家赋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光菜使命。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学术机构和科学技术**咨询机构,面向决策组织开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的咨询研究,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
《中国科技发展与战略》是一部二十大背景下围绕我国科技创新环境和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的专著。全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展开,从科技创新的国际发展趋势科技创新支撑新发展格局科技治理与话语权建设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面向伙伴关系的国际科技合作统筹科技发展与国家安全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与国际竞争力构建融合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的创新体系科技人才培养与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等多个科技创新问题展开分析,旨在为科技战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科学的方向》是划时代的著名科学家、哲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具有自述性质的哲学思考。本书凭借作者卓越的结构化思维和扎实的科学素养,从不同侧面展开论述,全书既是完整一体,每个篇章也可独立阅读,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热忱的人文关怀和博大的宏观视野。本书英文原版由爱因斯坦作序,并以他与普朗克的一次“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作为后记。普朗克从科学和哲学的层面,解答了最古老的谜题之——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本书是每一位有所追求的探索者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
《十字路口的科学》是1931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科学技术史大会上苏联代表团提交的论文集,它被视为科学史学的一座里程碑,马克思主义科学史的经典之作。1931年,西方世界正陷入经济大萧条时期,而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派出由8位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大会,并提交11篇文章,向西方科学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将社会和经济因素视为科学技术发展要素的一贯处理方式,对西方的科学家来说是一种全新评估科学史的方式。本文集的问世,标志着对科学史进行新评估的起点,每当人们要探讨现代科学的社会角
本书研究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实践方面的问题,涉及丰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与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实验室安全基本技能、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创新。
一部知识性、可读性极强的科技史科普读物。作者从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两条主线出发,按照时间轴为读者梳理出科技史阶梯式发展的演进路径。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对深奥的科学公式和原理,作者引用了大量历史文献中的科技图片,并绘制了大量原理示意图。本书知识性、故事性叙述方式,能让读者在阅读中学习到硬核的物理学,尤其是核能的科普知识,能够更加深刻理解众多名不见经传的科学家为推动科技进步付出的艰辛努力和科技史里程碑事件的前因后果。
科学技术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智慧的传承和积累,认识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的逻辑与规律,以及它们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于国家创新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BR》《科学技术史辑要》分科学史、文化遗产与技术史、生态环境与医学史和科学史理论与应用4个栏目,立足学术性、专业性和创新性,经过专家组遴选推荐,以全文转载、论点摘编、篇目推荐等不同形式,收录了我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年度优秀论文,旨在全面呈现我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促进交流与合
这是一个后真相时代,我们对于何为真实的判断暧昧晦暗。现代社会庞大的信息数据网络,除了如同迷魂阵令人难辨真假,也如同牢笼将我们封锁其中。回顾来路,20世纪的变革既漫长又短暂,一方面,科学的迅速发展建立起现代人膨胀的自信,另一方面,科学和人文的相互隔绝,使人意识到用科学来寻找主体及意义世界仿佛缘木求鱼。于是,当元宇宙作为热词常挂在头版头条,当人工智能快速崛起并被应用于商业领域,在娱乐的热潮过后,我们猛然堕入由无知和茫然带来的无限焦虑甚至恐惧之中。当我们认为科学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命运,却不明真假,
本书详细介绍了2022—2023年世界前沿技术的重大进展和发展动向,并对影响前沿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全书共包括8个分报告,分别介绍了信息、生物、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航天、航空、海洋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包括重大技术进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主要国家的战略举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