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采用真实案例--本校新校区图书馆。案例上选取主要考虑类型的典型性、体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符合BIM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材内容分为BIM技术基础、和BIM土建实务两大部分, 基础简介了BIM技术在土建建模总体要求, 实务部分根据建模步骤完成图书馆的结构建模和建筑建模及施工图出图和工程量统计。
《建筑结构》共14章内容,包括绪论、建筑结构计算的基本原则、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和耐久性、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钢结构基本知识和建筑结构施工图整体表示法。本书适合于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等本科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适合于土木建筑类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参考。
本书共计12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基础性实验、智能化实验。第一部分为“土木工程基础实验”,包括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实验;第二部分为“土木工程智能化实验”,包括智能材料实验、智能结构实验、智能测量实验、智能建造实训。 每章实验相对独立,结合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使实验教学可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验条件取舍。每个实验均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依据、实验设备和材料、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结果
本书按照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依据建筑施工最新标准规范进行编写。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土方工程智能化施工、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脚手架与二次结构智能化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智能化施工、装配式工程施工、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智能化施工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工作时参考使用。 为方便教师授课,本教材作者自制免费课件,索取方式为:1.邮箱jckj@cabp.com.cn;2.电话(010)5833728
本书根据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G101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要求以及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依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等新标准规范,结合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进行编写。全书共分7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概述、柱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梁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剪力墙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板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楼梯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基础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教材,
本书第3版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 50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及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写。全书在内容选取上充分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以结构基本概念和结构构造为重点,注重结构构件的受力特点分析,取消弱化结构设计和公式推导等传统内容,系统介绍了结构设计原则、钢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受弯构件设计、受扭构件设计、梁板结构设计、多高层框架结构设计及砌体结构房屋设计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
本书重点突出任务教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任务1 识读结构平面布置图、任务2 识读预制外墙板构件详图、任务3 识读预制内墙板构件详图、任务4 识读叠合板和梯段板详图、任务5 识读预制墙连接节点详图、任务6 识读楼盖连接节点详图,并在附录中进行了装配式识图实训软件介绍。另外,每个教学环节都配备了微课视频,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实现多种形式的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土建施工类建筑工程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本科院校、中等职业院校、培训
本书共分6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预制混凝土构件原料计算、模具准备与安装、钢筋及预埋件施工、混凝土制作与浇筑、构件蒸养与起板入库等。本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立足基本理论的阐述, 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按照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的全工艺流程组织教材内容的编写, 同时嵌入混凝土构件软件实训相应模块, 把“案例教学法”“做中学、做中教”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材的编写过程中, 具有“实用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