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灵感要看生活的脸色;想象力在疼痛处破茧;包浆是时间的皮肤;书画之功力,就是手听心的话;意境是汉字送给思维的画面;把疼过的疤痕当成酒窝即是修为;最容易丢失的东西是现在;读书可以让自己多活一辈子等。
本书是孙犁谈论文学与人生文字的结集。其中有对人情世态的感悟, 对小说创作的见解的文字, 如《吃粥有感》《小说是美育的一种》等; 对散文、通俗文学、游记、传记文学等不同文学体裁的写作心得, 如《关于“乡土文学”》等; 对自身所经历的文坛风雨的描述, 如《文字生涯》等。长短不拘, 自由洒脱, 文笔稳健而不乏犀利, 体现了孙犁严肃对待文学、勇于直面现实一贯主张, 既是孙犁的文坛随感录, 也是孙犁的创作经验谈, 对于当下的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编选者每篇以题注方式注明发表情况, 对于文中
本书以长篇历史散文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东莞这座城市的变迁发展史。全书通过朝代更替、社会兴衰、战场争雄、抵抗侵略、书香文脉、引种番薯等紧张惊险的故事和复杂曲折的情节讲述了从五代十国至民国这上千年间广东东莞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书中客观真实地塑造了李用、熊飞、赵必、何真、袁崇焕、陈策、苏观生、陈象明、张家玉、罗亨信、祁顺、邓淳、陈建、林光、伦明、陈益等人物群像,以不同时代的一张张面孔展示出东莞这座城市的民族气节及士人风骨。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 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创作的50多篇作品。全书分两辑, 第一辑“南岸 风生水起”, 回顾了作者在岭南不同地区的生活感受、文学历程及出版工作方面的见闻、心得。第二辑“书香 芬芳袭人”则是作者对故乡山水人情的深沉回望, 其中收录多篇序跋。附录部分收录多位文化名人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点评。作者文笔流畅, 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富有文学性, 体现了其丰富的才情和思想, 富有地方浓郁色彩又文采斐然, 可读性很强。全书字数26万字。
这是一部中国四位大师父亲丰子恺、傅雷、梁启超、曾国藩写给子女的家书合集,一部中国父亲对孩子爱的人间告白。四位大师父亲从修身、持家、读书、处世、做人、养生等多角度为孩子传道、授业、解惑,句句语重心长,言近旨远。每一封家书都饱含父亲对子女的谆教导、对生活的点滴叮咛,有如朋友般有趣的对话,让我们在会心一笑里了悟一个父亲深沉的爱意。他们的孩子们也不负父爱如斯,成长为自己理想的模样,不负此生,不负家国。愿我们每个人也能如其所愿: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本书是我国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精选之一, 曾于2018年10月在我社出版。此次因有馆配需求再版。书中收录有《春之怀古》《我自我的田渠归来》《种种可爱》《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等名篇。她以情入里, 出入古今, 仰视宇宙之大, 从喧哗的都市中寻找悠闲生活之美; 又有一股畅快的英伟之气和侠士之风, 加之不乏女子雅致、凄婉的纤细柔情, 用知性来提升感性, 视野上亦将小我拓展至大我。
本书收录张晓风作品中最具代表性、最优质的篇章。很多为读者称道的句子都在这里闪烁, 比如“树在, 山在, 大地在, 岁月在, 我在, 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一笔简单的雨荷可以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 一片亭亭青叶支撑多少世纪的傲骨! 倘有荷在池, 倘有荷在心, 则长长的雨季何患? ”……这些唯美的句子很多读者耳熟能详, 在此相遇, 会更觉亲切。这本精选集几乎勾勒出了一个最完美的晓风作品风格: 亦秀亦豪, 腕挟风雷。
本书是我国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精选之一, 曾于2018年10月在我社出版。此次因有馆配需求再版。书中收录有《只因为年轻啊》《一朵》《小蜥蜴如何藏身在草丛里的奇观》《不朽的失眠》等名篇。其中作为书名的主打文章《不朽的失眠》通过讲述唐朝诗人张继落榜之后, 却在最失意之际, 辗转难眠, 写下流传千古的名作《枫桥夜泊》的故事, 鼓励考试暂未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张晓风以那双透视生活的慧眼, 在琐碎平凡的事物中品出了美丽、典雅、温柔。
本书是我国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精选之一, 曾于2018年10月在我社出版。此次因有馆配需求再版。书中收录有《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遇见》《有个叫“时间”的家伙走过》《行道树》等名篇。张晓风的文字总是有种专属于女子的淡淡柔情, 柔情中却处处透着那种仿佛知悉了世间所有秘密的理性, 就算是生活里最普通的场景, 也能让她品出人生。张晓风创作过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裁, 以散文最为著名。
本书以十五年为一个人生节点,叙写了作者从身患绝症(白血病)奇迹重生,而后又为了生计流浪的人生经历。全书共分四个小辑,分别以“生病”“流浪”“故乡”“生活”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