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飞行员情境意识”这一国内外航空工效学领域研究热点,系统性地阐述了飞行员情境意识研究的基础理论与最新进展,专著研究内容包括:飞行员情境意识的基本内涵与关键影响因素,定性化与定量化认知建模方法,主观/绩效/生理实验测量方法,以及面向人机界面设计与人员沟通训练的典型工程应用案例。专著内容覆盖了个体情境意识、团队情境意识、系统情境意识三个层面,可为飞机人机界面工效学评价、飞机人机界面优化设计、飞行员选拔与训练等重要工程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
《动力学系统稳定性与可达性分析及在结冰飞机中的应用》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动力学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达性分析,主要论述动力学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稳定域计算方法、可达性分析方法和可达集计算方法;二是动力学系统稳定性和可达性分析技术在结冰飞机中的应用,主要论述结冰飞机的建模方法、稳定域分析方法、飞行安全边界分析、安全预警与操纵指引。
本书介绍了1950年至2000年间美国海军航空兵安全方面的演进过程,重点讲解了海军航空兵的事故率是如何从50年代的平均每天两起重大事故,降低到每10万飞行小时低于一次事故的(事故率减低了99%)。本书主要面向从事海军航空业务的科研人员、飞行员、机务人员、场站保障人员与飞行管理人员等,对空军与民航界的相关人员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民航飞行标准管理》定位于关于民航飞行标准管理的科普类书籍和业内人员的参考用书。全书从飞行标准管理概述、中国民航飞行标准管理、美国民航飞行标准管理、欧洲民航飞行标准管理、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飞行标准管理等五个方面,对民航飞行标准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性介绍,填补了国内此类图书的空白。希望该书能够为普及民航飞行标准管理相关知识,帮助业界更好地理解相关政策,进而助力提升民航运行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提供帮助。
本书为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人为因素,分5章,内容包括: 绪论、人为因素基本理论及模型、人的行为表现和局限性、影响工作表现的因素和维修差错管理工具。 下篇介绍了航空法规,分7章,内容包括: 法规框架、初始适航管理、维修和改装一般规则、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管理规则、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民用航空器运行维修要求。 本书可作为CCAR147部维修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或参考教材,也适合于具有一定基础的航空维修专业人员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