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普及深海前沿科学技术为目的,以深海探测为主线,介绍了深海科学考察船、载人潜水器、无人遥控潜水器、无人自主潜水器、水下滑翔机、海底观测网等当前重大深海装备研发制造涉及的科学原理和关键技术,以及水下仿生机器人、水下无线通信、海底原位探测传感器研发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并提供了国际上近半个世纪以来深海探测的实例和研究成果。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作者及其团队近年来在南海海洋环流、中尺度涡旋、海气相互作用,以及海洋观测和数据网络建设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本书以南海海洋环流与海气相互作用不同时空尺度的变化为主线,结合国内外同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南海海洋环流的变化规律和动力机制。
2019年4月,作为人类海洋利益共享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被首次提出,为解决全球海洋治理困境提供了全新理念与应对之策。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中所包含的权利义务关系只有以国际法形式加以固定,才能充分发挥其维护全人类海洋利益的作用,增强其实效。因此,实现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制化对推进人类共享海洋利益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而与此同时,人类的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据相关机构预测,到下个世纪初,深海油田很可能成为满足世界能源需求的主要来源,国际海底区域内蕴藏的巨量矿产资源也将因此而凸显其重要的
本书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对实测资料验证良好的基础上,复演了我国强潮河口杭州湾内舟山海域的潮波运动特征,评估了舟山海域潮流能的理论储量与技术可开发量,分析了近年来宁波舟山港舟山港域港口能耗的变化规律,探索了舟山海域潮流能与周边大型港口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的可能性。
本书系“南海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集成与应用研究”项目系列成果“南海及邻域海洋地质系列丛书”的海洋灾害地质学部分。本书从地球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出发,根据近10年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及邻域开展的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及编图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实测数据、图表和**的资料成果和研究方法,阐述了我国南海及邻域地质灾害学概念、地质灾害特征(地质灾害类型、时空分布、危害及区划)以及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
本书系统分析深海极端环境探测技术研究现状,研究现阶段国内外深海极端环境传感器技术、移动观测技术、原位探测与监测技术、海底观测网技术及深海极端环境探测典型案例,探索深海极端环境生化地质过程数值模拟技术及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形成一套适用于深海极端环境探测的技术体系。
本书以海洋解剖学为切入点,深入探索海洋的奇观。我们跟随罗斯曼好奇的头脑和敏锐的眼睛沿着海岸线,越过开阔的海洋,在海浪下面,对水的宇宙进行艺术探索。她向读者解释了一系列关于海洋的问题,例如,海浪下这个水的“宇宙”的形成原理,世界上的海洋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海水是咸的?还会分析不同的海洋现象,从超级巨浪到海洋中甲壳类、鲸类等海洋生物的解剖。同时书中还讲述了人类活动对海洋变化的影响,调查航海的船只、灯塔,分析海洋塑料垃圾与水温升高的影响等。
本书汇编了2021年重要和有价值的海洋信息,梳理了海洋学界的重大事件和突破性科学进展,力求信息准确全面,语言精简凝练。全书共七章,第一章回顾了2021年国际上提出与实施的重要涉海政策与资助方向;第二章对海洋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年度进展信息进行了汇总;第三章围绕极地地区的大国角逐与科学研究情况展开情报分析;第四章至第六章分别对海洋气候环境与生态、海底矿产、海洋地质三大研究领域的科学进展进行了前沿学术文献搜集与成果介绍;第七章对2021年海洋装备和技术进行了回顾。
本书建立了一种数值模拟畸形波的相位调制新方法,该方法既能定点定时模拟生成畸形波,又可满足模拟波浪序列的统计特性与天然海浪的统计特性一致,还可使模拟波列的频率谱与目标谱吻合。基于该模型,探讨了畸形波特征参数和模拟效率的影响因素问题。经过模拟对比发现,高频向低频调制优于低频向高频调制,高频波浪对畸形波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采用高频向低频调制方式和本书所采用的组成波数范围内(50~100),畸形波波高、波峰高、畸形波波高与有效波高的比、畸形波波峰高与畸形波波高的比以及畸形波的模拟效率均随
本书总结国内外海洋盐度卫星研究进展、盐度卫星资料处理及产品类型、盐度卫星产品反演与误差机理,系统开展目前已发射的SMOS、Aquarius、SMAP等盐度卫星产品的数据评估、质量控制与偏差校正,探索盐度卫星产品在实测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融合、剖面重构和数据同化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海洋盐度卫星未来发展趋势和国产海洋盐度卫星计划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盐度卫星遥感科学研究和业务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