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实体性思维的实体课程观因自身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或化解的内在困难、矛盾与冲突而面临着严峻的合理性确证和合法化危机。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哲学运思进路、理论基础、思维范型、话语体系和课程愿景。作为对实体课程论的批判、解构、扬弃与超越,奠基于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后现代过程哲学思想的过程课程观应运而生。在本书中,笔者将课程定性
本书从语篇类型和语篇结构出发,综合运用篇章语法和文章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叙事语篇、论证语篇、说明语篇、新闻报道、新闻评论中的复句使用情况。叙事语篇、论证语篇、说明语篇是三种基本语篇类型,新闻报道隶属于叙事语篇,新闻评论隶属于论证语篇。基本语篇类型与下位语篇类型相结合,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展示宏观语篇对于微观复句的影响。本书
本书是在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刻内涵与逻辑背景的基础上,以识别和解决体育产业供给侧的问题为导向,以优化体育产业供给结构为目标,以体育产业供给结构优化的“理论逻辑——实践动因——问题成因——价值意蕴——优化路径”作为研究主线。通过文献梳理、问题分析,首先对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内涵与外延作出理论阐释和界定,对体
本书延续“代沟理论”视角,阐述家庭中子代年龄差距较大的同胞关系及其阶段性发展特征,比较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同胞关系,分析个体特质和家庭环境因素对同胞关系的影响,探讨同胞隔阂产生的具体机制,以及它带来的家庭关系和养育结构的变革。在“三孩”生育政策启幕之时,关注家庭生育以及同胞关系对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寻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办报实践从城市转向农村,又从农村走向城市。在此过程中,地理环境成为区隔中国共产党办报实践的主要因素,由此形成了1921年至1927年间“报为机关、凝聚党派”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间“报为工具、指导工作”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间“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重庆模式和“增强党性
“花儿”是一种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民间歌谣,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统(oraltradition)名录。“花儿”语篇一般呈上下两段四句或六句式构造,具有以歌为体、诗为用的显著特征,其所使用的诗性手段主要包括韵律群、语词重复和句法的平行式等程式性语法结构。百年“花儿”学术史显示,学界已从多学科角度对其开展了较为丰
AIGC(ArtificialIntelligenceGenerated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技术近年发展迅猛,逐渐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AIGC可以轻松生成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用于商业文案和传媒、教育等等广泛的场景,是对文科生的大利多。随着2022年11月ChatGPT3.5免费公开,引发极大反应,有欢迎也有
女性史的研究,实为一个观察近代中国政治、社会与文化变革的重要窗口。透过知识女性的生命历程,管窥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个侧面,一层层问题,可为理解和阐释时代转型与历史变革,提供了多维的视角与立体的空间,将有助于我们拨开历史风云的重重迷雾,还原男性世界以外更为细腻立体的生活形态。在“众声喧哗”的时代里,书稿择选了八位跨越晚清民
社会保障体系与现代化相伴而生,是现代化孕育的重大制度文明成果。现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但发展质量还不高,协同性不足,未形成优良的整体效应。本书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以及高质量社会保障的内涵与特征为起点,详细论述二者的内在逻辑,梳理、总结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历程及经验。根据中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