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第二版)》系统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各业务循环审计实务及审计报告等内容。编者根据新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2014年)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2016年),对第一版进行全面修订,保障内容的新颖性、科学性及规范性。《审计学(第二版)》配以大量的引导案例,强化审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并将审计学各章的重要知识点设计成二维码插入书中,可帮助初学者较为清晰地了解及掌握重要审计知识点及概念。
《审计学(第二版)》可作为会计学专业、审计学专业及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教材,还可以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审计课程的参考教材及审计工作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本系列教材根据教育部“十二五”教材建设思路,汇聚各学科优秀教师精心编写而成。强调以创新型教学改革为先导,以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为指针,突出中国情景下人才培养特色,贯彻分层分类指导原则,理论功底与能力培养并重,努力构建一个包括教师手册、习题集、试题库、教学录像、教学网站等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系统。选用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与出版社联系,以获得相关支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民间审计的概念与功能
第三节 鉴证业务的概念与类别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过程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协会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
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协会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
第一节 职业规范概述
第二节 执业准则
第三节 职业道德
第四节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第五节 后续职业教育准则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环境
第二节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 美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避与抗辩
第五章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
第二节 认定概念与审计目标的具体化
第三节 审计目标的实现
第四节 管理层责任与注册会计师责任的划分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第七章 计划审计工作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
第二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
第三节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第四节 审计重要性
第五节 审计风险
第八章 风险评估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评估程序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第四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九章 风险应对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应对
第二节 控制测试
第三节 实质性程序
第十章 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第二节 属性抽样
第三节 变量抽样
第十一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活动与会计记录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与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四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实质性测试
第十二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业务活动和会计记录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与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第三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四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测试
第十三章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第一节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业务活动和会计记录
第二节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内部控制及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第三节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四节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实质性测试
第十四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业务活动和会计记录
第二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第三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四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测试
第十五章 货币资金审计
第一节 货币资金审计的特点与会计记录
第二节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与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第三节 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
第四节 货币资金的实质性测试
第十六章 终结审计
第一节 关联方交易审计
第二节 期后事项审计
第三节 最后的证据评价过程
第四节 与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层的沟通
第十七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
第二节 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第三节 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第四节 带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的审计报告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