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炭疽菌侵染玉米、小麦、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引起炭疽病,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经济林木、花卉及中药材等诸多植物炭疽病的发生逐年增加,《G蛋白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生物信息学:以禾谷炭疽菌为例》为实现林下经济背景下植物炭疽病防治药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G蛋白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生物信息学:以禾谷炭疽菌为例》共13章,第一章综述了禾谷炭疽菌的研究情况,第二章介绍了G蛋白信号途径,第三章内容为禾谷炭疽菌中G蛋白信号途径绘制,第四章到第十三章分别对GPCR、Ga、Gp、Gy、PhLP、RGS、AC、PKA-R、PKA-C、Pde、MAPK、PI-PLC、PKC等蛋白质,从保守结构域、理化性质、疏水性、信号肽、转运肽、亚细胞定位及二级结构、遗传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
《G蛋白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生物信息学:以禾谷炭疽菌为例》不仅可用作高等院校本科生学习生物信息学技能的案例教材,而且可作为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林下经济是指借助林地生态环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的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活动的复合式经营,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目前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生态旅游四大模式。然而无论上述哪一种发展模式,均需依托经济林木、园林花卉、中药材等植物开展相关经济活动,目前关于林下经济背景下植物炭疽病的防治研究尚缺乏新的作用机制药剂报道。
炭疽菌属真菌包括约600个种,可以侵染3200多种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作为该属中重要的病原菌之一,禾谷炭疽菌[Colletotrichumgraminicola(Cesati)Wilson]引起的玉米炭疽病在美国、印度等国家非常普遍,该菌还可以侵染小麦、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引起炭疽病,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2年,随着禾谷炭疽菌、希金斯炭疽菌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人们对上述炭疽菌开展了诸多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近些年诸多学者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以生物信息为研究对象,涉及其采集、处理、存储、传播、分析和解释等各方面的学科,作为生命科学与计算机学科的交叉学科,是通过综合利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来揭示生命体中大量而复杂的蛋白质序列数据所具有的神奇奥秘。生物信息学分析则作为探索生命过程未知世界的一种方法,不仅要收集整理原始数据,而且要对这些序列进行深入解析,以探索蛋白质所具有的功能。对科研工作者而言,生物信息学分析的魅力在于利用已知信息探索未知领域,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学实验的开展。与传统实验室中开展的实验相同,生物信息学分析所采用的原始研究材料、所开展研究的对象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均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较好地开展后续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理论意义。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过程中,众多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其中,现已明确G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信号途径是真核生物中最保守的信号传导机制之一。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RGS)、磷酸肌醇特异磷脂酶C(PI-PLC)、腺苷酸环化酶(AC)作为Ga-GTP的效应分子,将信号进一步向下游传递,从而发挥着重要作用。GPCR作为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上接收外源信号、传递信号重要的表面受体,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发挥着诸多重要的作用。
查看全部↓
前言
第一章 禾谷炭疽菌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G蛋白信号途径相关蛋白概述
第三章 禾谷炭疽菌G蛋白信号途径图绘制
第四章 禾谷炭疽菌GPCR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五章 禾谷炭疽菌Gα、Gβ、Gγ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六章 禾谷炭疽菌PhLP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七章 禾谷炭疽菌RGS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八章 禾谷炭疽菌AC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九章 禾谷炭疽菌PKA-R及PKA-C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十章 禾谷炭疽菌Pde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十一章 禾谷炭疽菌MAPK信号途径上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十二章 禾谷炭疽菌PI-PLC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十三章 禾谷炭疽菌PKC生物信息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