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以故事的形式梳理出大宋的历史发展脉络。大宋是当时汉族的主体王朝,中国再次分崩离析,汉族人民南下,先后建立了北宋和南宋两个王朝。大宋素以积贫积弱和偏安一隅著称,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摩擦不断。但这一时期也涌现出许多新的文化形式,如话本、宋词等。本书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时间顺序,将影响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走向的大事件、大人物以通俗易懂的小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这一系列的故事,读者可以理清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一个真实的大宋王朝。
《大宋--书生挽狂澜(960-1279)/中华历史文脉故事》是“中华历史文脉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主要讲述的是宋朝三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全书包括“北宋篇:长烟落日孤城闭”“南宋篇:直把杭州作汴州”“文人篇:衣上酒痕诗里字”三大篇组成,每篇包括了数十篇文章。
有宋一朝,自公元960
年赵匡胤登基称帝始,至
1279年崖山海战失败止,
共历三百一十九年,是中
国历史上统治时间较长的
一个朝代。其中以建炎南
渡为界,分为北宋和南宋
两个阶段。
宋朝共有十八个皇帝,
他们当中,有八位的皇位
由弟弟、养子、宗族子弟
来继承。终宋一朝,也鲜
少有争夺皇位的传闻,不
仅如此,高、孝、光、宁
四朝,还出现了连续三次
内禅的情况,这在历史上
实属罕见。然而,民间却
流传着许多诸如斧声烛影
、狸猫换太子、真假柔福
帝姬的皇家秘辛,其背后
史实究竟如何,我们仍未
可知。
宋太祖赵匡胤吸取晚唐
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教
训,加之难免忧心自己“黄
袍加身”的历史重现,所以
他的治国政策主要围绕加
强君主集权来进行,剥夺
武将兵权,重文抑武。
必须要指出的是,宋太
祖是一个气量宽宏的人,
历史上多少君主帝王在夺
取政权后,第一件事便是
诛杀有功之臣,但宋太祖
善待了他的随将,善待了
周世宗的子嗣,并且立下
誓约:“不得杀士大夫及上
书言事人。”有宋一朝的政
治开化之风,文化高度繁
荣,都有赖于太祖垂范。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
继续着统一全国的大业。
然而雍熙北伐的失败让宋
太宗饱受打击,他开始了
浩浩荡荡的文治“工程”。这
些举措包括重修崇文院,
收藏典籍,编修大型图书
,栽培重用科举人才等等
,使得当时一些寒门学子
也能做上大官。纵观宋朝
三百余年的时间,涌现出
的文化名人、名臣不计其
数。
从宋真宗开始,宋朝的
形势由明转暗。澶渊之盟
的订立虽然结束了宋辽双
方的敌对状态,然而这对
于宋朝而言,却是一个屈
辱的条约。它是向敌对政
权输送“岁币”的滥觞,此后
宋朝常以各种和约来抑制
战争,寻求苟安,不仅没
能实现宋太祖、宋太宗统
一中原的夙愿,还使国家
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宋真宗又
迷上了封禅活动,想以此
来证明自己的丰功伟业。
为此,他与朝官们“导演”了
一出出闹剧,将太祖、太
宗两朝的国库积蓄挥霍殆
尽。
到了宋仁宗时期,由于
宋仁宗天性宽仁,知人善
任,他在位期间,经济繁
荣,科技文化都有很大的
发展,所以他统治的时期
被称为“仁宗盛治”。但这一
时期,国家的官僚队伍越
来越壮大,朝廷形成了冗
官、冗员的局面,百姓生
活困苦,边境又常遭到辽
和西夏的骚扰,宋朝的社
会危机日益严重。宋仁宗
采纳范仲淹的建议,实行
庆历新政,然而新政仅历
时一年零四个月便无疾而
终。面对西夏的骚扰,宋
军连年战败,不得不又通
过庆历和议来保证暂时的
和平。
仁宗无子,由濮王赵允
让之子赵宗实(后改名赵
曙)继位,是为宋英宗。
宋英宗登基之后,为了给
自己的生父争取名分,与
朝臣展开了长达十八个月
的辩论、谏议,最终依靠
皇权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英宗在位四年,无功无过
,最有名的政治事件便是
这场“濮议”。
这时宋朝又出现了一位
有大志向的皇帝,他便是
宋神宗。他自幼便将祖宗
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愿望作
为自己的志向,有革除弊
政、富国强兵的决心。他
与宰相王安石共同主持了
熙宁变法。
这是一次全面的、深入
的、彻底的变革,但由于
触动了官僚阶级的利益和
政策本身存在缺陷,在实
施过程中遭遇到重重阻碍
,最终新法被废除。宋神
宗去世时年仅三十八岁,
他一生的精力都交付给了
变法事业,虽然历史上对
熙宁变法的举措和影响多
有非议,但是神宗与王安
石二人的革新精神却受到
赞颂。
宋朝以文治天下,而且
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朝
臣们得到了空前的言论自
由。这一方面为吏治的清
明、文化的繁盛打下了基
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朝
臣们意见纷纷,各有立场
,容易出现党派之争。自
真宗开始,宋朝的党争一
直持续到崖山海战前夕,
伴随着宋朝的灭亡。
宋哲宗是个短命皇帝,
执政理国的抱负没有实现
,二十五岁便抱憾辞世。
他没有子嗣,只有五个弟
弟,最终端王赵佶当上了
皇帝,这便是宋徽宗。宋
徽宗即位时,宋王朝已经
在走下坡路,此起彼伏的
党争大大消耗了国家的元
气。宋徼宗即位前又是个
闲散王爷,他爱好广泛,
在艺术上颇有成就,然而
错生帝王之家。在他当政
的二十余年里,国家朝政
乱作一团。在宋朝君臣醉
生梦死之时,辽国东部的
女真部落渐渐兴起,成长
为宋朝最有力的强敌。
宣和七年(1125)年,
金军大举南侵。宋徽宗情
急之下禅位于太子赵桓,
自己做了太上皇。在国家
危机的关头,徽宗带着自
己的几个权臣出奔镇江避
难。等到金军撤兵,他又
大摇大摆地回到东京开封
府继续享乐。靖康二年
(1127)正月,宋钦宗赵
桓去金营谈判被扣押;二
月,钦宗被金人废黜。随
后,宋徽宗也被俘,史称“
靖康之变”。至此,北宋彻
底灭亡。
宋徽宗、宋钦宗二人在
金朝饱尝屈辱,到死也没
有了却回归故土的心愿。
而在这场靖康之变中,康
王赵构因不在开封侥幸逃
过一劫。金军撤退后,他
在南京应天府登基为帝,
改年号建炎,历史上称这
段
韩玉龙,女,安徽六安人,未来趋势传媒策划编辑。曾策划出版《二十一世纪中国作家经典文库》等系列畅销书籍,编著《酒远:我醉欲眠卿且去》《美人怜:一枝红艳露凝香》等书籍。
北宋篇:长烟落日孤城闭
陈桥兵变
金匮之盟
杯酒释兵权
气量宽宏的宋太祖
赵普:从幕僚到宰相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七宝饰溺器,不亡何待
赵普罢相
宋太祖灭南唐
有钱何必使相
斧声烛影
宋太宗的文治『工程』
钱俶纳土归宋
大事不糊涂的吕端
德昭之死
涪陵之祸
元佐焚宫
知子莫若父
寇准:立朝侃侃,直道靡顾
澶渊之盟
宋真宗『天书』封禅
王旦荐寇准
寇准复相
狸猫换太子
刘太后垂帘听政
废后风波
庆历和议
庆历新政
朋党之争
种世衡反间除贼
包拯唾溅帝面
黥面将军狄青
宋仁宗立储风波
宋英宗与『濮议』
神宗即位
『拗相公』王安石
王安石拜相
熙宁变法
黯然谢幕
元丰改制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后续
元祐更化
女中尧舜
绍圣绍述
孟后之废
崇宁更张
元祐党籍碑
『纨绔天子』宋徽宗
北宋『六贼』
宋江起义
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后续
海上之盟
自掘坟墓
徽宗禅位
钦宗献金求和
金军的二次南下
靖康之变
南宋篇:直把杭州作汴州
高宗即位
七十七日宰相
建炎南渡之汴京遗恨
苗刘兵变
高宗复位
黄天荡之战
『儿皇帝』刘豫
绍兴和议之初次试探
郾城之战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绍兴和议的达成
采石大捷:书生挽狂澜
唐岛海战
真假公主
孝宗即位
隆兴北伐:从头收拾旧河山
隆兴和议
乾淳之治
范成大出使金朝
孝宗退位
绍熙内禅
庆元党禁
嘉定和议
端平更化
收复三京:南柯遗梦
群奸误国
襄阳之战
悍将群像: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文天祥: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崖山曲终,忠魂千古
文人篇:衣上酒痕诗里字
范仲淹与《岳阳楼记》
欧阳修和《醉翁亭记》
欧阳修与古文运动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李清照:笔走龙蛇起雷声
辛弃疾:白发自怜心似铁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程朱理学宋朝大事纪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