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与课堂教学设计》是为高等师范:校生物教育专业的学生和中学生物学教师提升生物学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的能力而编写的。《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与课堂教学设计》的编写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实用性,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案例进行了详细剖析和同课异构的设计。
《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与课堂教学设计》既可作为高等师范: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训的教材,也可作为生物学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生物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和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参考用书。
张小勇编著的《中学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师范生教学能力实训系列教材)》是为高等师范院校生物教育专业的学生和中学生物学教师提升生物学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的能力而编写的。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训的教材,也可作为生物学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生物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和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参考用书.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教材及其发展
【研究与思考】
1.举例说明生物学教材的类型和作用。
2.阐述生物学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应该具有的地位。
3.简述我国中学生物教材的发展。
4.分析国内外生物学教材的多样性及其特点。
5.查阅资料,分析国外中学生物课程教材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指出哪些可以供我们借鉴。
第一节 生物学教材概述
一、教材的含义和作用
什么是教材(teachingmaterial)?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我国权威的《教育大词典》对“教材”给出的定义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包括文字教材(含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图表和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①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教科书(textbook)只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大词典》对“教科书”的解释:“教科书又叫‘课本’、‘读本’,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师生教学的主要材料,是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课外扩大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主要由课文、注释、插图、实验和习题等构成。其中课文是最基本的部分。”② 在英文中,textbook一词最早出现于1779年,在中国则出现在1877年。
由于教科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这是对“教材”含义的狭义理解。
广义的教材是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既包括文字材料,如教科书、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补充练习、辅导资料、自学手册、复印材料、报刊杂志、卡片等,又包括视听材料,如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光盘、广播电视节目、幻灯片、照片等。另外,还包括教学实物等。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
从现代大教育观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教材作为构成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教材、师
①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652.
②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659.
资、教学设施),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①它浓缩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知识精华,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②它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课程资源,既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又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材料的主要载体;③它以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学习者体验学习过程、积累学习经验、构建知识框架、形成正确观念、获得智能与个性发展的基本工具;④它通过启迪学习者的心智,培养其创造性,使人类文化知识宝库更加丰富多彩。
二、生物学教材及其类型
生物学教材是生物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它是生物学内容的载体,包含了生物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科知识(事实、概念、原理等)及其知识体系。
生物学教材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分为基本教材(教科书)和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自学指导书、补充讲义、图册、视听材料等)。本书所说的“生物学教材”是狭义的含义,即“生物学教科书”。按照信息形式不同分为以文字材料为主的生物学教材和以形象化材料为主的生物学教材,前者包含了生物学教科书和教辅书,后者包含了图像教材、实物教材和音像材料。按照教材的来源分为书籍、师生的经验、师生制作的物品、自然界物品、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音像资料。按照教材设计的类型分为“知识中心”教材、“学习者中心”教材和“社会中心”教材。
三、生物学教材的价值
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学教材作为生物学知识的主要载体,为学生呈现了科学、全面、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
第二节 我国中学生物学教材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中学生物学教材建设经历了多次变化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949―1958年:此阶段,我国的生物学教材是以苏联十年制中学的生物学教材为蓝本编写的,初中开设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3门课程,高中开设生物学课程。1958―1966年:编写了新的植物学、动物学教材,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全面,教材的编排体系也比较适当。1966―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自行编订教学大纲和教材,教材编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中学生物课被取消,只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
1978―1992年:结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一套新的生物学教材,初中《生物》(全一册)、《生理卫生》和高中《生物》(全一册)。1981年,出版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分别在初中一、二、三年级使用。1986年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开始了教材改革,确定了“一纲多本”的原则。短短几年时间,出版了多套新教材(八套半教材)。
1992―2000年:为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学条件,生物学教材发展走向“多纲多本”。教材内容和形式上,强调及时更新,形式多样,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开发电子音像教材和教参,如光盘、计算机软件等。教材编写体系从单一的分科体系发展为分科体系、小综合体系、大综合体系并存。199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试验修订版)》,并在江西、天津、山西三省试点。
2000年以来:2000年7月,我国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1996年版本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编写了2000年版本教材――高中生物(试验修订本),包括“必修”、“选修”、“沿海”等版本的全新教材。北京、上海等地还自行编写了本地试用教材。除此之外,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又有了更适合本地区本行业的“校本教材”等。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又针对2000年教材在使用中发现的不足,修订编写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出版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开放。编者按照规定向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经批准后可以组织编写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规定的教材。中学生物学教材版本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第三节 国外中学生物学教材简介
下面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中学生物学教材为例对国外生物学教材进行简要介绍。
一、美国中学生物学教材
美国初中一般开设“综合生物学”或“综合理科”,高中大多开设“生物学”。出版社可以根据大纲要求编写难易程度不同的教材,因此,高中生物学教材版本很多,应用较为普遍的近20种,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用教材。下面介绍其中的两个版本。
(一)初中生物学教材
“生命科学的研究(FocusonLifeScience)”是初中生物学教材之一,内容包括6编25章。
第1编 生命:科学、物质、生命科学、进化学说。
第2编 动物和植物:动物器官和系统、动物的组织和细胞、行为、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光合作用。
第3编 微生物与疾病:细菌和病毒、原生动物、藻类和菌类、疾病。
第4编 人类生物学:人体的结构,循环、呼吸、排泄,控制和调节,营养,烟草、酒精和麻醉药。第5编 生殖和遗传:动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遗传的原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遗传。
第6编 生态学和人类的影响:生态学、环境保护、人类生态学。
(二)高中生物学教材
“BSCS生物学教材”是高中生物学教材之一,由美国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简称BSCS)组织编写,1963年出版,共有黄、绿、蓝三个版本。黄皮本(生物科学:生命的探讨)侧重于个体水平的发育与遗传内容,绿皮本(生物科学:生态学研究)侧重于生态学内容,蓝皮本(生物科学:从分子到人)侧重于分子水平的生物化学内容。BSCS生物学教材具有下列特色:
(1)以学生为中心。大多通过“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实验的课时数较多,加起来超过总课时数的一半。教学内容的学习基本上都是先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形成新的概念和观点,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把所接触的知识内化成自身的东西,而不是由教师把概念灌输给他们。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准备和指导学生做实验和野外实习,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研究,在必要时帮助他们。
(2)培养学生全面素质。BSCS教材要学生了解生物学中的最基本的原理,懂得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知道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材中有大量的短文――今日生物学,介绍美国科学家勤奋工作的事迹、美国的高新技术成果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设置了对环境、资源、艾滋病等社会问题的讨论、辩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开阔眼界、发展能力。
(3)开放教材内容。开放性是BSCS教材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教材设计了许多与生物学知识有关的现象的分析与讨论,如生态系统所遭遇的危机,地球的容纳量与人口关系的介绍和讨论,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人口、环境、粮食、资源等社会问题的探讨。教材设计了很多生物科学发展前沿的信息,如基因的筛选与应用、克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核酸和朊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