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复杂性与治理研究》突破传统项目管理和工程管理视角,借鉴复杂系统科学思想,整合重大工程管理新理论和标杆实践,综合运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科学引文可视化分析、模糊认知图、贝叶斯网络、系统动力学与实证等交叉学科方法,结合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特有的制度情境特征,系统分析重大工程复杂性、多元治理机制、治理策略之间的关系,从重大工程项目复杂性、重大工程项目治理机制、重大工程项目治理策略三个方面展开对重大工程项目复杂性与治理绩效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对于发展适合我国重大工程项目情境的复杂性理论和项目治理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助于重大工程项目各参与主体深刻认识复杂性,从而为重大工程治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是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2014年5月,南昌大学管理学院成立,学院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老牌学科组成。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从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到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体系,是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因此,在学科建设方面,管理学院在设立之初就奠定了雄厚基础。
南昌大学管理学院第一任领导班子中,彭维霞书记雷厉风行,涂国平院长沉着稳重。在他们的带领下,管理学院迈入了发展新征程,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感谢组织信任、领导推荐和同事支持,本人有幸成为了管理学院的第二任院长。感恩于前辈打下的基础,我辈少了筚路蓝缕的艰辛,却多了任重道远的压力;得益于前辈创设的体制,我辈继承了艰苦奋斗与稳健发展的精神,却也感受到了更多对于创新发展的期盼。
当前,管理学院存在规模小、底子薄、知名度不高的问题,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学科排名中落后于诸多“985”高校的相关学科。为此,本人时常思考如何推动学院奋起直追、实现跨越式发展,颇有心得。
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之本。2017年,我国开始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南昌大学仅有1个学科入列。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离“世界一流”这一目标还有遥远距离。但是,“双一流”建设为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机遇。管理学院的追赶式发展,需要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在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团队建设、科研平台与教学基地建设、高质量和有特色的学科品牌建设等方面做文章、争成效。
学术研究是学院发展之基。学术研究能力是学科发展的硬实力。在学校排名、学科评估、学术资源配置等方面,学术研究成果一直都是关键业绩指标。全面提升学院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专心打造具有国际和国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管理学院突破话语权壁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点。在学院内培养学术意识、推广研究型文化、引导和激励卓越研究成果的诞生,应该始终作为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重心。
人才培养是学院发展之魂。高校,是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包括学生的培养,也包括学者的培养。大学之魂,不在“大”,而在“学”——学生、学者与学术,共同构成了大学。因此,管理学院的未来发展,既寄托在优秀在校生的培养以及优秀毕业生的回馈之上,也寄托在培育大师、培养国家级与省级拔尖人才、引进具有学术追求和研究能力的青年学者之上。学院是全体师生的学院,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也希望能够成为全体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
思想宣传是学院发展之路。南昌大学管理学院,一直都在“默默无闻”地发展。然而,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员,管理学科也理应承担反映民族思维、发扬精神品格、宣传思想文化、服务国家智库、繁荣社会发展的使命。很多高校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之所以能在学校发展中举足轻重,也正是因为占领了思想宣传和服务社会的高地。南昌大学管理学院,需要领会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心培养“文化名家”、“四个一批”人才和“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在思想宣传和社会服务方面勇创佳绩。
品牌塑造是学院发展之志。高校之间的竞争,不亚于企业竞争,品牌塑造同样是高校之间竞争制胜的重要法宝。南昌大学管理学院,急需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提升能力、培育优势、凝练特色、塑造品牌,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才有可能“变道超车”,实现跨越。加强品牌塑造,既需要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和大师级学者等硬实力作为支撑,也需要特色、文化、制度改革等方面的软实力提供支持。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人在担任管理学院院长之后,开始着手规划和布局,而这套“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学术研究丛书”的组织出版,正是学院围绕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思想宣传和品牌塑造等目标而实施的一项集体行动。希望能通过丛书出版,加强南昌大学管理学院的学术传播与品牌推广,激励管理学院全体教师的学术研究与成果发表,为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做出贡献。
在此,感谢南昌大学对管理学院发展的重视,并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列入学校学科建设的支持项目,学校的经费支持资助了本套丛书的出版;感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师生的辛勤工作与创造性努力,本套丛书所发表的研究成果都是他们学术探索的劳动结晶,是他们的工作促成了本套丛书的顺利出版。
本套丛书包括15本学术专著。它们可以归纳为科技创新与知识管理、农业经济与生态管理、系统动力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政府政策与社会管理5个方向。
科技创新与知识管理方向,包括喻登科教授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知性管理:逻辑与理论》,陈华教授的《科技型中心企业协同创新策略研究》,罗岚副教授的《重大工程复杂性与治理研究》以及林永钦副教授的《可持续食物消费模式:基于综合足迹的研究》。
农业经济与生态管理方向,包括徐兵教授的《城乡协调发展下中部地区农村经济系统重构》,傅春教授的《绿色发展蓝皮书》,毛燕玲教授的《非营利性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机制》以及邓群钊教授的《基于承载力的排污权组合分配研究》。
罗岚,博士,南昌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同济大学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东南大学中西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重大工程复杂性治理与复杂项目BIM集成管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专著5部;在期刊IJPM、JME、JCEM、《管理工程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得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工程管理优秀青年教师、CRIOM国际会议论文奖、南昌大学赣江青年学者等荣誉。
薄秋实,博士,南昌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赣江青年学者,俄克拉荷马大学访问学者。一直致力于知识创新管理和工程管理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多次获得授课质量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已获得国家、省级奖项百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南开管理评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KYBERNETE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优秀论文奖3项;出版专著1部及教材2部。
第一部分 重大工程项目复杂性
第一章 重大工程复杂性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研究文献态势分析
三、研究热点及其演化
四、研究趋势与前沿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重大工程复杂性维度类型分析与识别
一、项目复杂性研究现状
二、重大工程复杂性数据收集与处理
三、重大工程复杂性维度构成分析
四、重大工程复杂性关键维度识别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大工程项目复杂性动态仿真分析
一、贝叶斯网络模型
二、重大工程项目复杂性BBN模型
三、仿真推理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大工程复杂性马尔科夫链-熵度量模型
一、研究理论
二、理论适用性分析
三、马尔科夫链-熵度量模型的构建
四、案例实证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重大工程项目治理机制
第五章 项目治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一、研究文献态势分析
二、研究热点及其演化
三、文献被引分析与研究前沿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大工程项目治理因素演化分析
一、项目治理的内涵界定与理论基础
二、重大工程项目治理影响因素的识别
三、演化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重大工程项目多元治理机制的框架构建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模型构建
……
第三部分 重大工程项目治理策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