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旅游地理》系统地介绍了旅游地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其内容主要有:旅游气候与旅游时间、旅游者空间行为、中国旅游资源、世界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交通、旅游地、旅游地图和旅游信息、旅游线路设计等。《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旅游地理》内容由浅入深,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案例分析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旅游地理》可作为旅游管理、地理科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员、旅游行业人员和旅游爱好者参考使用。
地理现象是自然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影响其他自然景观和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旅游地理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地理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系统性,旅游地理是在地理学孕育之下而产生的。作为应用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旅游学和地理学的一门交叉性学科。随着旅游管理的精细化、旅游类型的多样化、旅游活动的广泛化,社会对旅游地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三十年来,众多前辈和同仁们在旅游地理的这片沃土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旅游地理学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版,成为旅游地理界的一件盛事。但由于旅游院校课程设置五花八门,课程之间重复交错较多,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加之学生知识结构的变化,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本内容相对独立、重复较少的教材。
针对这门课程内容较多、讲授时间较少的特点,本书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为了满足旅游管理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在编写过程中每章都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尽可能地做到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相结合,理论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第二,把旅游气候和旅游时间单独作为一章,系统地讲解了旅游气候和旅游时间之间的关系。第三,力求少而精,通俗易懂,省略了难度较大旅游预测理论。
绪论
第一章 旅游气候与旅游时间
第一节 气候的季节性
第二节 气候对旅游的影响
思考题
第二章 旅游者空间行为
第一节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第二节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第三节 旅游者的行为规律
第四节 旅游客流
思考题
第三章 中国的旅游资源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第二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第三节 中国社会旅游资源
思考题
第四章 世界旅游资源
第一节 世界旅游地理概论
第二节 世界旅游地理分区
思考题
第五章 旅游环境
第一节 旅游环境概述
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
第三节 旅游环境的保护
思考题
第六章 旅游交通
第一节 认知旅游交通
第二节 旅游交通的类型
第三节 特种旅游交通
思考题
第七章 旅游地
第一节 旅游地的类型与分布
第二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
第三节 旅游地空间竞争
第四节 区域旅游合作
思考题
第八章 旅游地图和旅游信息
第一节 旅游地图
第二节 旅游信息
思考题
第九章 旅游线路设计
第一节 旅游线路分类
第二节 旅游线路设计的方法
第三节 经典旅游线路
思考题
参考文献
(3)岩溶地貌。岩溶地貌是指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的溶蚀为主的内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岩溶地貌研究始于前南斯拉夫西北的喀斯特高原而得名。中国的岩溶地貌分布很广,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分布最广、最典型的国家,面积约为1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一半以上省区都有岩溶地貌分布,而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最为广泛和典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地貌典型发育地区。其特点表现为:第一,石峰、石林和石芽。石峰有峰丛、峰林及孤峰,石林和石芽也有多种造型。上述景观地貌在中国以广西桂林和云南路南石林最具代表性。第二,岩溶洞穴。中国著名的岩溶洞穴有:广西桂林的芦笛岩、七星岩,南宁的伊岭岩,贵州安顺的织金洞、龙宫洞,江苏宜兴三洞,浙江桐庐的瑶琳仙境,北京石花洞,辽宁本溪水洞,广东肇庆七星岩等。第三,石灰华。四川黄龙是中国最大的石灰华岩溶景观分布区,密布着3000多个石灰华五彩水池,乳黄色的石灰华堆积成的岩溶边坝,犹如梯田,景色异常迷人。
(4)熔岩地貌。熔岩地貌是地下岩浆涌出地表所形成的地貌。因地壳断裂、新构造运动或板块运动,地下岩浆涌出地表而形成熔岩流,同时还伴有大量气体和其他火山物质喷发。火山喷发过后,便会遗留下各种不同类型的熔岩地貌,主要有火山锥、熔岩台地、火口湖、堰塞湖等。全世界约有2000座死火山,500多座活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以及东非的火山带。由于中国位于前两大火山地震带之间,因此火山活动也较为频繁,各种类型的火山熔岩景观,已经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中国熔岩地貌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黑龙江省镜泊湖、吉林省白头山天池、云南腾冲火山群、台湾大屯火山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