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语文素养读本(上册)》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公共基础课教材。内容主要从自然风情、崇德修身、求知砺技、乡土文化四个方面的优秀古今文化作品中选取,作品体裁主要有古代散文、古代诗词、现代散文三种类型。
《中职生语文素养读本(上册)》既满足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需要,又充分考虑了“大语文”的审美、鉴赏和教育功能,可作为相关职业学校语文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用书,亦可作为相关文学爱好者的朗读用书与参考用书。
东林书院有副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书声,就像那美妙的乐曲一般,让人沉醉于朗读的旋律中,感受着语言独特的魅力。一所校园,如果缺少了琅琅的读书声,便显得沉闷压抑’;一个学生,如果不喜欢朗读,那他的语文学习肯定是僵化而无味的。
我们的母语——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美丽的语言,她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联通着我们和无数先哲的思想交流,谱写着一曲曲动人心魄的优美华章。因为汉语,我们这个民族才始终有着最牢固的情感纽带,才能够生生不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爱她呢?
作为中学生,我们有义务传承母语,我们更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
朗读,就是最好的方式。
当前社会,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很多人已经无法静心读书,更不用说朗读了。此外,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上也重视阅读(理性分析),轻视朗读(感性体悟)。朗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褪色、淡化、消失。事实上,即便有朗读的身影,也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展读内容仍旧是语文课本,或者是教师自行印发的考试资料。中职学校缺少针对性的晨读教材,也缺少科学有序的晨读计划。
基于此,我们编写了《中职生语文素养读本》,作为我校的晨读教材,供同学们朗读、学习。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的问题,二是怎么读的问题。最终在读本内容上,我们从自然风情、崇德修身、求知砺技、乡土文化四个方面选取作品,既考虑到了中职学校的特色,又兼顾了“大语文”的审美和教育功能。在充分考虑了朗读时间的因素后,我们将每个模块又分为古代散文、古代诗词、现代散文三个部分,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就可以灵活多变地进行选择。
这本教材旨在激发同学们对朗读的热情,培养大家对朗读的兴趣,同时也为了开拓同学们的阅读视野,提高大家的文学素养、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本书由汪皆健、胡莉娜担任主编,参与编写的人员有徐湖川、王鹏、谢苗、胡寅迪、顾敏慧、褚静、邵忠芳、陈志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排时间紧迫,加上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师生不吝指正。
清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的温暖,请让我们翻开这本书,大声朗读吧!
自然风情
诸子喻山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兰亭序
桃花源记
三峡
与朱元思书
小石潭记
石钟山记
赤壁赋
白洋潮
观沧海
饮酒
入若耶溪
鸟鸣涧
咏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渔歌子
夜雨寄北
江南春
暮江吟
滁州西涧
春日
临安春雨初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骊山怀古
山中杂感
三棵银杏树
江南的冬景
五月的青岛
扬州的夏日
雷雨前
巷
莲花荷叶
大地的忠诚
崇德修身
《论语》四则
国语·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曾子杀彘
孟母三迁
陈情表
田真兄弟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岳阳楼记
指南录后序(节选)
黄香温席
龙门子凝道记·吴起守信
项脊轩志
梅花岭记(节选)
诗经·国风·唐风·采苓
诗经·小雅·青蝇
七步诗
送二兄入蜀
赐萧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塞
喜见外弟又言别
月夜忆舍弟
泊秦淮
游子吟
游终南山
从军行
渔家傲·秋思
水调歌头
满江红
夏日绝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示儿
过零丁洋
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呦
最后一次演讲
记念刘和珍君
背影
走到人生边上·他是否知道自己骗人
秋天的怀念
忆往述怀·漫谈撒谎(节选)
碎句与短章·诚信与尊严
我的人生追求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求知砺技
《论语》十则
礼记·学记(节选)
纪昌学射
劝学(节选)
庖丁解牛
师说
游褒禅山记
核舟记
黄生借书说
口技
长歌行
龟虽寿
杂诗
劝学
柏学士茅屋
行路难
……
乡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