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立足于小学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注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统一,实用性与理论性的统一,操作性与技术性的统一,前瞻性与基础性的统一。《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按照学术成果形成的发展顺序分为原理篇、构思篇、方法篇、技术篇与表达篇等五篇十三章。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力图增加新的研究成果,比如在理论基础上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作为小学教育研究的指导思想,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作为小学教育研究的依据。同时,力图使该书简单易学,内容有趣。书中不仅给学习者提供了资料链接,还增加了有趣的研究案例。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不仅可以供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使用,也可以供广大小学教师自学使用,是一本入门级的教材。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之一,是建设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的基础工程。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中国教育的振兴,教育振兴靠的是扎根中国大地的广大教师。教师素养影响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未来方向。因而,培养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全科教师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大命题。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立足于小学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注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统一,实用性与理论性的统一,操作性与技术性的统一,前瞻性与基础性的统一。《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按照学术成果形成的发展顺序分为原理篇、构思篇、方法篇、技术篇与表达篇等五篇十三章。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力图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在理论基础上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作为小学教育研究的指导思想,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作为小学教育研究的依据。同时,力图使本书简单易学,内容有趣。书中不仅给学习者提供了资料链接,还增加了有趣的研究案例。本书不仅可以供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使用,也可以供广大小学教师自学使用,是一本入门级的教材。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是集体合作的成果,由杭州师范大学孙德芳、重庆三峡学院陈立万和广西教育学院赖小琴三位教授任主编,重庆师范大学路晨、杭州师范大学陈琦、重庆三峡学院刘利利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杭州师范大学,孙德芳),第二章(长江师范学院,王磊),第三章(重庆师范大学,路晨),第四章(重庆师范大学,王宇翔),第五章(重庆师范大学,吴康妮),第六章(昆明学院,郭墎),第七章(杭州师范大学,陈琦),第八章(台州学院,吴银银),第九章(重庆师范大学,张虹),第十章(广西教育学院,赖小琴),第十一章(杭州师范大学,孙德芳),第十二章(重庆三峡学院,陈立万),第十三章(重庆三峡学院,刘利利)。
感谢宋乃庆、靳玉乐教授的策划与指导,感谢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与细心编辑,感谢编写团队的通力合作。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可能存在错漏和不足,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编 原理篇
第一章 概念界说
第一节 研究的概念与小学教育研究简介
第二节 方法的概念与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简介
第三节 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型
第二章 历史发展
第一节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的范式演变
第二节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小学教育研究
第二节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小学教育研究
第三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教育研究
第二编 构思篇
第四章 课题选择与文献检索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选择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文献检索
第五章 理论构思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确立
第二节 研究假设的检验
第六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
第二节 研究变量的分析
第三节 研究计划的制订
第四节 开题报告的撰写
第三编 方法篇
第七章 课堂观察
第一节 课堂观察研究概述
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运用
第八章 问卷编制
第一节 问卷的内涵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
第三节 问卷的检验
第四节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第九章 深度访谈
第一节 教育研究中的深度访谈
第二节 深度访谈的原则与应用技巧
第三节 深度访谈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第十章 教育实验设计
第一节 教育实验的概述
第二节 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
第三节 教育实验的控制和检测
第四编 技术篇
第十一章 定量分析-SPSS
第一节 SPSS与小学教育研究
第二节 SPSS的方法简介
第三节 SPSS的运用举例
第五编 表达篇
第十二章 论文撰写
第一节 研究论文的类别与结构
第二节 研究论文撰写的原则与步骤
第十三章 课题申报与结题
第一节 课题选题
第二节 课题申报书撰写
第三节 课题的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