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拷问与探究》记录了作者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思考。全书分四大部分,一是谈教育症结问题,二是研究教育生命,三是具体教学的理论思考,四是中外教育之比较。作者将“欣贵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许多自己独特的简介,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她的理念、方法与研究成果,对一线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几年前,谈莉莉校长在上海市名校长培养基地学习,我们基地主持人和校长们一起来到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学习交流,那次谈莉莉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宝山二中心“运用欣赏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实践与研究”的情况,这对参加学习的校长们很有启发,也很有帮助。有专家认为,宝山二中心的欣赏管理注重管理理念的改变,倡导一种更符合现代人心理需求、更富有人性的管理方式与策略,是对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的一种有益实践。在听谈莉莉校长介绍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谈校长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勤于反思、勤于总结的可贵职业素养。如今,当我读完谈校长的这本书,又深深地为谈校长的办学精神和办学成就所感动。成就源于勤奋,勤奋源于智慧,智慧源于学习与实践。谈校长和宝山二中心的老师们十多年来走过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径,而且还在继续前行。
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乡镇中心校。几十年来,经过几代教师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效,但是谈校长和她的老师们又常常清楚认识到办学的不足,觉得办学成效相对社会发展要求来说,并不尽如人意。谈校长觉得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全情投入,足以让人感动;孩子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又无不令人称赞,为什么努力和绩效不成正比?许多问题迫使学校全体教师认真反思,在积极实践与研究中寻找良策。他们把精力始终聚焦在课堂,因为课堂是师生互动学习的重地,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灵动天地……
于是,十多年来,“二中心”老师在积极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学会了针对问题寻找对策,学会了改进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学会了不断地总结和提高。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只为践行一个基本道理:有了好课堂才有好学校。不断地探索与发展,才有了这本书里所告诉大家并能为大家所借鉴的收获和体会。
谈莉莉,中学高级数学教师,现任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宝山区第二届数学学科带头人,曾多次获得区新长征突击手,市、区优秀园丁等光荣称号。她以“欣赏教育”为教育理念,本着“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经典的事情做精彩”的精神,带领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在四个三年的发展实践中,学校实现了打基础、出成效、创品牌的三级跨越,并逐步形成了学校的“大拇指”文化特色。
序
引子:成功,从“大拇指”开始
拷问:教育症结之研究
教育:要让师生彰显生命的活力
反思:从生命的高度审视课堂教学
变“管”为“引”,让管理成为有思想的行动
转变,要从影响内心开始
从学校实际出发,探索生态管理模式
探究:教育生命之激活
开展“欣赏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新优质学校自建之路探索之一
探索“活力管理”,激活教师的自我成长力——新优质学校自建之路探索之二
创新特色课程,滋养师生成长活力——新优质学校自建之路探索之三
从无痕到永恒,学校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新优质学校自建之路探索之四
一个重要命题:如何激活教师专业自觉——“活力管理”理论下激活教师专业自觉的
校本实践
构建绿色生态环境,让孩子从心底绽放微笑——我对加强“快乐成长学风”建设之思考与实践
欣赏管理,引领教师在“慧教”中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
教育留痕:为每一个孩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比较:中美教育之比照
美国基础教育的第一印象
“影子”生活:与Julic校长“如影随形”的一天
快乐成长:不一样的美国学生生活
从教师用书看美国教学方向性和有效性的把握
感受UCLAC0mmunitySchool多元化教学和目标的引领
NanCy教授讲座:加州核心课程标准的实践
聆听加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的演讲
华裔教授一席谈:让孩子从“happy”到“enjoy”
特殊教育:不是装样子,真的很特殊
基于加州C小学的观察与思考
反思:思想在探索中升华
小校长,大责任
校长管理亦方更亦圆
幸福在心,幸福在行
工作着是美好的
搭建七彩秀台,展七彩人生
附录
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提高办学品位辟新径
成功,从“大拇指”开始
每朵花儿都值得欣赏
每个人都重要,都能发挥作用,都能带来变化
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开展“百枚‘大拇指’行动”
让每个孩子从这里走向成功
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大拇指”课程实施方案
后记
《课堂上的拷问与探究》:
转变,要从影响内心开始
有位老教育工作者在谈到教育的价值时曾经这样说过:“教育是伟大的,教育也是平凡的。教育能改变世界,但是教育首先要改变内心世界;当我们改变每一个孩子的内心的时候,教育就能改变世界。”纵观我校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认为,要改变“孩子的内心”,就必须首先要改变教师的内心。
那么,如何让辛苦工作的老师能感受工作的幸福,在幸福体验中自觉的改变内心呢?我觉得,其关键是我们要引导教师学会改变心态、改变状态、改变态度。实践告诉我们,当我们的老师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那么,他们就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不利环境和因素做出积极的行动,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管理者的所期待的境界。那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一、让校园文化成为无形的力量
文化,是教育之魂。多年的实践,我们感受到有一种力量,也就是文化的力量可以影响、可以转变每一个人的内心。学校教育,不但要让文化成为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更要让文化成为有形的行为,成为积极的促进。当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一定是一个长效的过程。为使校园文化成为无形的力量,我们在学校管理上始终着眼抓好以下三点。
(一)关注核心思想的传承
回想到十多年前,学校面临着生源差、教师人心涣散、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我们提出了“欣赏教育”,用欣赏唤醒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欲望和潜能。三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发现:欣赏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除了教学质量跃居前十,更让我们高兴的是,欣赏让每一个孩子提升了自信,获得了发展。学生的发展又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师生观念在欣赏中升华,循环往复,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欣赏带来的奇迹。因此,这几年来,我们以欣赏为核心思想,统帅学校的各项工作,从欣赏到互悦,到活力管理,尽管欣赏的外延在拓展,但是内涵始终不变: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一个人都能带来变化,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作用。
目前,“大拇指”文化统帅学校的各项工作。从学校管理纬度来看,学生——百枚“大拇指”行动,把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统整到“大拇指”文化体系中;教师——活力管理理论的实践与运用,唤醒每一个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从管理的时间经度来看,我们的“大拇指”文化适用于每一个时期的教育发展和变化,如2010年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们认为,孩子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而“欣赏教育”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的教育思想,关注孩子的兴趣、习惯和良好的品行的养成。2011年上海教育提出了绿色评价体系的实践,我们又以“欣赏”为抓手,通过《“大拇指”储蓄银行手册》,从课程内环境和课程外环境人手,创编了《宝山二中心教学五流程指导意见书》,关注孩子的绿色生态环境的营造,努力构建一个安全的、和谐的、激励的、有营养的绿色生态环境。现在,上海正在实施的“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的研究”,我们又以“欣赏”为核心,提出了“百枚‘大拇指’在行动”,让评价在“大拇指”行动中得以有效落实。接下来,我们还将把“大拇指”行动延伸到家庭,让所有的家长在一起参与中对我们的核心教育思想认同和理解,并有效运用,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