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股市以来,千百万沉浮于股海中的人士,无时无刻不在探求股市涨跌的规律。西方人将股市的规律叫“圣杯”,谁找到了圣杯,谁就能成为大赢家。他们相信这个圣杯是存在的,于是就有了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混沌理论以及价值投资理论等。
在经过了技术分析派与基础分析派长达80年的相互攻击与验证后,被称为价值投资的基础分析派渐渐浮出了水面。其中的原因大抵与巴菲特有关。在世界富豪排名榜的前几名中,总是能看到巴菲特的身影。于是,价值投资理论的创始人本杰明?格雷厄姆就格外受到尊崇,因为他是巴菲特的恩师。
通过投资而巨富,巴菲特成为投资者的偶像。巴菲特所尊崇的价值投资理论也大行其道,从美国走向欧洲,走向亚洲,也走到中国。
中国投资者都知道了巴菲特。
这得益于20多年来,随着中国股市的创建与发展,投资者对股市一无所知之时,从国外引来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其中就包括本杰明? 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但是毋庸置疑,这些从美国舶来的理论中,最能为投资者接受的倒不是价值投资理论,而是那些脱离基本面只看市场走势的所谓技术分析派的理论,而这种理论的鼻祖就是道氏理论,因为有了道氏理论才有了趋势分析技术理论、波浪理论等。初入股市的投资者最先接触到的就是趋势,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指标来判定趋势,来预测后市的涨跌方向。
在股票与期货市场上,那些顶尖的技术分析派虽然曾经有过辉煌的战绩,但是毕竟没有人能与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比肩,而且这样的投资大师有的竟然一战而崩溃,甚至自杀身亡(如投机奇才杰西?利弗莫尔),或者沦为破产者。命运常常无情地戏弄着这些股市翘楚。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股票与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不在于你曾经怎样辉煌,而在于你是否能全身而退或者功成名就。
对于普通股民,我们同样看到一些人曾经很风光,在某一段特定时间里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但是在另外一个时间段又亏损累累,沦为一个失败者。其实这并不是特殊案例,而是普遍性所在,即股市是一个少数人赚钱而多数人赔钱的地方,任何人都要在这个“一赚二平七赔”的铁律中受到检验。股市是一个具有周期性的市场,投资者必须与市场周期和谐共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有赚钱的机会。如果赚钱的机会是20%的话,那么80%的时间都可能是赔钱的。初入股市的股民之所以亏损累累是因为没有理念,没有技术,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情有可原,但入市经年的老股民同样逃脱不了亏损的厄运,尽管他们对均线系统、技术指标烂熟于心,但总是逃脱不了亏损的魔咒,这就说明要想在技术分析领域获得成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在经历了钻研技术分析多年,还不能获得稳定的利润的情况下,或者在技术分析只看到表象而看不到本质的情况下,一些股市参与者开始转向价值投资,开始研究价值投资理论,因为铺天盖地的关于巴菲特、彼得?林奇、威廉?欧奈尔、凯恩斯的成功的图书也纷纷面世,接下来其中一部分人开始思索:这些价值投资者的成功,原来都是遵从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那么就找他的著作看看吧。于是买来格雷厄姆的两部著作《证券分析》与《聪明的投资者》,也不知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原文就是如此,或是国情不同,读这两部各60万字的巨著,没有一两年的时间下点苦功夫,是不能理解其内涵与底蕴的。其中许多人选择了放弃攻读原著,开始选择看中国人写的介绍巴菲特等投资大师的图书,这些图书深入浅出,语言与语境以及叙述风格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于是价值投资个中的道理,也很快了然于胸,知道了什么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的核心与要点是什么,这是很可喜的一步。但是将学到的价值投资理论运用到实战,问题又来了:怎样计算内在价值?按照格雷厄姆的理论,当价格偏离了内在价值一定幅度时,与内在价值形成一定安全边际时,才是买入股票的时机,这样的买入才符合安全第一的原则,正如巴菲特告诉大家的:“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投资的要点是第一安全,第二条重复第一条。”但是,这个内在价值则会难倒一群英雄好汉,面对内在价值的计算一头雾水、茫然无措,特别是看到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我没有见到巴菲特计算过内在价值”,巴菲特本人也说“我只能对个别公司的价值做一个估算”,请记住是一个“估算”。在世界投资领域,那些才学八斗的大家,力图通过数学的方式来计算内在价值,比较有名的是现金流量贴现法计算公式,是约翰?威廉姆斯在《价值投资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贴现现金流量=
式中 CF——现金流量;
r——利率;
n——年数。
从公式中,大家可以看到这并不是一般投资者所能做到的,而且即使能做到也是不准确的。因为涉及预测,可以说所有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公式都是不准确的。不要说股市的研究者,就是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也不能预测今后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公司业绩的增减情况,况且利率在公司存续期间也会发生变化,再就是计算多少年才合适呢?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标准。目前这个公式只是停留在学术界对价值投资的研究上,对于投资操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正如巴菲特所说,不同的人用这个公式计算公司价值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
问题又来了。既然不能通过数学计算得到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那么价值投资这条路是不能走下去的,相当一部分人又开始打退堂鼓了。接下来的问题是许多人对价值投资的认识走入误区,即认为价值投资就是长期持有股票,而不管市场是牛市还是熊市,按照这样的投资方式,常常在牛市里赚到的钱大部分还给了熊市。如此种种:一是感到价值投资这个理论难啃,不如技术分析看看KDJ、MACD、均线来得快,转而回到技术分析的老路上去;二是感到需要读财务报表,而且如果不经过专门的财务训练,很难看懂上市公司的年报与季报;三是即使看懂了上市公司的财报,但又计算不出内在价值;于是在价值投资的门口徘徊再徘徊,然后与价值投资挥手告别。
以上是投资者在接受价值投资时的种种困惑。但是在这本书里我将要告诉大家,价值投资可以不再令人感到困惑,因为有了简单可行的办法,无须计算内在价值、去读财报,只要把价值投资理论最核心也是最简单的要素通过电脑运算,就可以找到投资的标的。这样,投资者不但能通过指标(不仅仅技术分析有指标,基本面分析也可以编制指标)直观地看出投资的标的,而且可以从指标中得到明确的买入与卖出的指令;不但对大资金投资者适用,对小资金投资者同样适用。特别是这样一种通过简单的基本面指标来揭示股票运行本质、揭示大盘运行本质的方法,是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可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这样一个系统解决了价值投资的实战问题,而且已经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取得了稳定的、可观的收益。本书将通过具体的实战案例,形象地为读者揭示获利的必然性。
这就是价值区域理论。
这是一种全新的投资理论,是在价值投资理论的基础上,将最核心的价值投资理论加以量化,变成可操作的系统。不仅如此,这个全新的理论还是根据中国股市的具体情况和特殊国情而形成的,是中国化了的价值投资理论体系,有人称之为“中国式的价值投资”。这是一个人人可以学会、可以实战的盈利系统。价值区域理论的核心就是三句话:股票市场总是运行在某一个价值区域;每一个价值区域都有明确的操作策略;市场的运行周期是在价值区域中按顺序演化的。
如果你对这样一个理论体系有兴趣,可以将本书读下去,我将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你这个系统是怎样在股票市场中获得稳定利润的。这也是我继《金股评级》《翻倍操盘法则》《投机操盘法则》《抓住翻倍股》《金股博弈》等著作后,在价值投资领域的新的研究成果。
孤帆远影
2016年9月
查看全部↓
孤帆远影,正教授级技术职称,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6年入市,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与理论基础。极力推崇中国证券投资理论五域论湛,并担任五域论湛证券论坛版主、管理员,中新金融工程研究院特聘研究员,CCTV证券资讯网特邀高级讲师。在多年实战与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金股评级操作系统与价值区域理论。已出版的专著有《图解选股与买卖》《金股评级》《金股实战》《翻倍操盘法则》《投机操盘法则》《抓住翻倍股》《图解10大看盘操盘技术指标》(与弈樊合著)以及多本五域论湛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