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秩龙主编的《网络行为与网络社会治理》包含了近年来人文与法学院部分中青年教师在网络社会研究中所做的初步探索和思考。书中内容涉及网络技术应用及其社会影响、网络群体及其行为、网络隐私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垄断和网络侵权行为的认定及法律规制等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在网络技术应用问题上,有的学者侧重于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及其效能的分析,有的学者侧重于网络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其治理功能研究。在网络群体及其行为方面,有的学者着眼于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有的学者则着眼于对网络群体的行为特征和治理对策的研讨。在网络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上,有的学者注重法律权利保护的研究,有的学者则注重行为认定及其法条运用上的探讨。这些文章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论题广阔、内容丰富,不乏理论深度和独到见解。所有学者都秉承一个宗旨:着眼社会现实,理论联系实际,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杭州市服务外包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研究
论网络时代隐私自理的限度与可能
论高校网络舆论的法治与德治双重规范机制
互联网产业反垄断法实施困境探析
互联网平台竞争中独家交易的反垄断分析
网络经济时代反垄断“相关市场”界定述评
从TMT到“互联网+”——互联网企业法律需求及律师业务拓展
C2C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商间接侵权责任研究——以商标权帮助侵权为视角
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商标权帮助侵权责任
网络环境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认定——以腾讯QQ要求用户“二选一”行为为例
治理视角下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机制创新——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
网络意见领袖:一个基于国内文献的述评
城市休闲的社会整合与管理创新研究——以杭州趣缘群体为例
不同代青年群体网络行为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
网络化时代青年价值观的变迁研究
《爸爸去哪儿》中的前台和后台——论大众文化中的批判机制
“预测性监控”与“新时代巫术”?——论大数据监控的本质及其社会后果
操纵恐惧——“监控社会”扩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论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
大学生社交网络自我表露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ACRS动机模式视角下翻转课堂是如何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