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读书之乐在于做笔记,尤其是在书的两侧做批注,更是读书时的好习惯。批注的过程,是读者带着思考深度阅读的过程,看批注,还可以透过前人的理解更深入地消化一部著作。很多经典的图书因为后人恰当而又优质的批注笔记,变得更为经典,甚至批注本身也可以成为传奇。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据传为孔子编订,但是真正流传到今天的诗经的范本是“毛诗”,也就是西汉时毛亨和毛苌所辑注的《诗》。诗经也因为毛亨和毛苌的整理和批注而流传至今。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从话本等形式开始流传,但大多数版本皆佚失,唯有毛宗岗批注的版本至今广为流传,就是因其通过批注对《三国演义》进行了进一步加工。例如,“曹操前哭典韦,而后哭郭嘉;哭虽同,而所以哭则异——哭典韦之哭,所以感众将士也;哭郭嘉之哭,所以愧众谋士也!”。一个批注,说曹操连哭这种情感宣泄都带有目的,把曹操奸雄的文学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更是以注书的方式融合了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成为儒家的经典。
清朝才子金圣叹(据说此人出生时,孔庙里发出一声叹息,故名圣叹),其批注的《西厢记》、《水浒传》及其他书籍,处处有神来之笔。如水浒中晁盖因攻打曾头市而战亡,而后宋江成为寨主。写到晁盖发兵时,金圣叹批:“上文若干篇,每动大军,便书晁盖要行,宋江力劝。独此行宋江不劝,而晁盖亦遂以死。深文曲笔,读之不寒而栗。”幼时读水浒并没觉得什么,再读金圣叹批注的版本时,真的不寒而栗。
《红楼梦》的爱好者都知道一个经典版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砚斋的批语在红学界被称为“脂评”或“脂批”,有脂砚斋批语的抄本被称为“脂本”。“脂批”之中,透露文中寓意,揭示全书主旨,成为红学研究不可忽视的版本。
数学界著名的费马大定理,也是法国数学家费马在阅读丢番图(Diophantus)《算术》拉丁文译本时,在第11卷第8命题旁的一个批注。他写道:“将一个立方数分成两个立方数之和,或一个四次幂分成两个四次幂之和,或者一般地将一个高于二次的幂分成两个同次幂之和,这是不可能的。关于此,我确信已发现了一种美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就这一句批注所留下的费马大定理问题,难为了数学界300多年,一直到20世纪末才由英国数学家怀尔斯证明。
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列宁在读书之时不断批注、做笔记,形成了著作《哲学笔记》。毛泽东同志在读书的时候也有写批注的好习惯,毛泽东同志对《资治通鉴》的批注对后人阅读这本书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
前人用批注、笔记给我们读书学习带来了如此多的启发,也给我的培训和教学工作带来了启示。
考研政治历来的权威参考书就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考试大纲解析》,这本书权威有余,但是文字枯燥、理论堆砌、不易阅读,也让普通考生难以抓住重点。故而,我就以笔记和批注的方式带领考生阅读考试大纲解析内容,也就有了这本《2018考研政治大纲解析笔记》(批注版)。
本书的总体设计分为正文和边栏。正文内容的主体为考试大纲解析,边栏为笔者提供的笔记与批注。本书的编写有如下特点:
1.删。由于考试大纲解析洋洋洒洒将近60万字,有很多内容是考试不考而只有“起承转合”连接作用的语言,在编写时我将其删除,删减内容在10万字以上,为考生减轻了很多的阅读负担。
2.批。对于正文中难以理解和难以把握的知识点加以旁批,或解释、或补充,考生可以借此无障碍地阅读正文内容。
3.注。对于重要和不重要考点加以注释,以表明考点的重要程度及需要掌握的程度,使得考生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4.补。由于近年考试多次用名言考查原理,故而补充与考点相关的名言与讲话;由于考试大纲解析正文不配有真题,以至于很多考生不了解知识点的考查深度、难度和方式,故而补充历年经典真题;由于考研政治与时政结合紧密的特点,故而本书补充了新版大纲可能加入的知识点及前半年的重要时政内容。
5.合。将考研政治很多易混淆、难区分的知识点,通过很多精致的图表加以归纳,用表格直观地区分难点和易混点。
综上,本书兼容权威性、科学性、易用性、时效性,是考生暑期和秋季强化复习的优秀参考,也可供考生在冲刺阶段进行复习和知识整合。
祝考生朋友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王一珉
2017年5月于北京民族园
王一珉,新锐考研政治辅导讲师中的代表人物,在全国多家辅导机构主持考研政治项目并授课。从一名工科男华丽变身为哲学硕士,王老师“文理双修”教育背景给他的书籍和课堂带来了一份理性,号召考生理性思考课程、理性选择方法、理性规划人生,提倡理性分析,高效学习,轻松考试的辅导理念;追求“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复习效果;崇尚“做高堂狮吼、发哄堂妙语、搞庙堂颠覆、出天堂效果”的授课效果。 懂知识、懂考试、懂考生,*懂你的王一珉老师将带给你全新的学习体验,轻松考研不是梦!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2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8
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 29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45
第五章 资本的本质及其规律 / 61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 82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 93
第八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101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 109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122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135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 144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 150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 158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 167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 176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 203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 209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 216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223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232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241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250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261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273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282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 298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312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324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333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354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 360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368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 376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 384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 394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 409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 418
附录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