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长期讲授金融工程学、金融衍生工具和期货市场学基础上完成的一部教材。全书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基础工具、定价方法、交易策略、市场发展、监管改革进行了结合性地介绍。在写作过程中, 力求深入浅出, 尽可能多地融入金融创新和市场发展的最新内容, 减少与其他专著在理论和模型方面的重复, 希望使读者能够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有一个快速直接的了解。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金融衍生工具始终面临广泛的争议甚至强烈的质疑,但又在争议和质疑中不断创新和深入发展。随着金融衍生工具被越来越多的机构所使用,以其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市场开始与间接金融市场、直接金融市场三足鼎立,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借助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卓越风险管理机制,以美国资本市场为典型代表的金融结构出现深刻变革和全面转型,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虽然在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中,信用衍生工具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由于缺乏足够的监管而产生负面作用,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已经日渐认识到,金融衍生工具并非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其反而是风险管理、市场创新和金融深化必不可少的卓越工具。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也经历了争议和曲折。20世纪90年代初期,外汇期货、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上市后,由于不具备市场化条件,引发了投机者的疯狂投机。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各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强烈批评和最为严厉的市场监管。很快,以金融资产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资本市场消失。直到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和金融市场化发展加快的新背景下,国内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避险需求日益强烈,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不过,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再次起步并非始于金融期货,而是转向了场外市场。国内最早的场外金融衍生工具是2005年产生的利率互换,后来我国又相继在银行间市场引入远期利率协议、国债远期、外汇远期、外汇期权、黄金远期、标准利率衍生品等。2016年,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修订发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同步推出CRMA、CRMW、CDS、CLN业务指引。对于这些品种而言,有的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交易活跃;有的则因为市场机制不成熟,交易十分清淡。除了品种方面的变化,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结构和交易平台也出现了创新。例如,2014年我国开始推出XSWAP平台,提供点击和匿名撮合两种成交方式,平台上可以交易标准化的债券远期;2015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又推出CSWAP平台,系统采取撮合成交的方式,以满足会员对标准化掉期产品的需求。
到2010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摆脱了社会上对金融期货的争议和质疑,正式安排沪深300股指期货挂牌交易,其后又很快推出上证5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10年期国债期货和5年期国债期货。2015年,为完善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场内期权品种——上证50ETF期权。这也使我国资本市场具有了第一组能够管理风险和推动价格形成的立体工具组合,即上证50股指期货、上证50ETF期权、上证50ETF。从资本市场深化和金融改革的需要看,我国未来仍将推出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如个股期权、股指期权、外汇期货、期货期权等。总之,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将具有巨大的发展创新空间。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日趋成熟,国内金融市场快速创新、奋起直追的环境下,如何能让更多的交易者和学习者更好地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运作原理、交易方法、结构创新、市场功能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为此,进入21世纪后,国内引进了大量的关于金融衍生工具的著作和教材,一些机构和学者也主持撰写了一些书作,为普及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和风险投资做了良好的准备。
ii
在未来,中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将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提升、不断吸引新参与者的过程。与之相适应,金融衍生工具书作也应当顺应这种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为此,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在前期推出系列丛书的基础上,又编写了这一本较为简易的金融衍生工具读物。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中国期货市场奠基人、期货理论家和实践家常清教授创办。本书秉承了中心长期坚持的求真务实、追踪前沿和学以致用的理念,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基础工具、定价方法、交易策略、市场发展进行结合性介绍。在全书写作过程中,力求深入浅出,尽可能地融入市场创新和发展的最新动向,减少与其他专著在理论和模型方面的重复,希望使读者能够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有一个快速直接的了解。
全书共12章,每章均设置了若干思考题。第一章介绍金融衍生工具的基础结构和损益分析、定价原理和无风险利率选择,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功能和监管问题。第二章在阐述金融远期的通用定价原理基础上,分别介绍远期利率协议、外汇远期和掉期、综合远期外汇协议和黄金远期等工具的微观设计机制、市场运行方式。第三章介绍金融期货交易的特点、理论定价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第四章分别介绍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外汇期货市场中常用的套利交易和套期保值策略。第五章介绍金融互换的结构设计、市场安排和定价与估值。第六章至第十一章介绍期权市场的运作机制、定价方法、交易策略和创新设计。第十二章介绍信用衍生工具的基本种类、结构设计和创新特点。
本书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安毅统筹规划并撰写。在写作完成后,对每一章都安排了3名金融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进行试读与纠错,以便做到简洁易懂和准确少误。这些做出重要贡献的校阅者分别是刘文超、刘晨、胡可为、张展轶、李闻、潘晓生、汪鹏霄、李根。
希望本书能够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和知识传播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编者
2017年5月
安毅,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在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系(Dyson School)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做访问学者。现就职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长期从事期货、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代表著作有《期货市场学》《农产品期货和期权》《期权市场与投资策略》《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宏观调控研究》《农村经济政策多元目标与综合创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国家部委、期货交易所的多个课题。
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s),又称金融衍生品(financial derivatives)、衍生金融工具、衍生证券,是由金融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s)以远期合同形式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最基本的金融衍生工具包括金融远期、金融互换、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成为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不仅如此,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功能的提升,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第一节金融衍生工具的结构与损益
一、 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种类
1金融远期
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是期货、互换的基础。对金融远期的一个基本理解是:买卖双方就某一未来要交收的金融资产在当前达成协议,在协议内会约定好交易资产的数量、价格、交收时间等内容。在金融远期合约中,交易的对象又称标的资产“标的资产”是金融衍生工具设计和交易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常常也称作标的物。本书中的“标的资产”多指金融衍生合约中交易的标的股票、债券、利率、外汇等。在此外的更大范围内,本书也将使用“标的物”这一术语。但是无论如何使用,这两个术语均是指衍生工具合约中的交易标的。,可以包括国债、外汇、利率、股票等。
金融远期合约在签订后,交易双方会形成不同的损益曲线。假设合约到期时,标的资产的价格为ST,协议约定的资产交收价格为X,则对于合约的多头(long position,即资产的买入者)来说,合约到期时的损益为ST-X。很明显,如果ST>X,多头盈利;如果ST<X,多头亏损。对于合约的空头(short position,即资产的卖出者)来说,合约的损益是X-ST。在到期时,如果ST>X,空头亏损;如果ST<X,则空头盈利(图11)。
00
00
图11远期合约的损益曲线
2金融互换
金融互换(swaps)是交易双方依据合约预先约定的条件,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期内或时间上,相互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交易活动。例如,两家银行可以就一定的名义本金在未来n年内定期交换利率,银行A向银行B支付以上海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计算的利息,银行B向银行A支付以固定利率40%计算的利息(图12)。在这种固定对浮动的利率互换中,支付固定利率的一方通常被称为买入方,收入固定利率的一方则称为卖出方。
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互换的设计原理来自比较优势理论。但是,随着人们对互换认识和使用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金融机构使用互换的原因有很多。金融互换可以用来转换资产和负债的性态,也可以用于管理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此外,一些国家央行之间开展的货币交换,和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明确的关系。
图12利率互换的基本原理
3金融期货
金融期货(futures)是在期货交易所交易的、由标准化合约标准化了的远期金融资产(如股票、股票指数、利率、债券、货币等)。每种金融期货均设计了标准化合约,合约中会详细指出合约规模的计算方式、最小变动价位、合约到期月份、合约的交易时间、最后交易日、交割方式、价格限制、保证金计算方法、交易代码等内容。例如,表11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期货中采用的保证金交易使期货交易具有了杠杆特点。例如,3月交割的股指期货报价是3 000点,则一手合约的总价值是3 000点×300元/点=900 000元。要达成一手(即一张合约)交易,多空双方需要缴纳的保证金都是900 000×8%=72 000元。对于达成交易的双方来说,实际的盈亏要按照合约总价值的变动值来计算。如,若沪深300指数下跌10%,则买方会亏损900 000×10%=90 000元;卖方则盈利90 000元。期货交易者的盈亏由中金所的结算机构进行结算,并在买卖双方之间进行盈亏划拨。在价格变化后,买卖双方的保证金要根据合约的最新价值重新计算和缴纳。期货交易的损益曲线和金融远期的损益曲线具有一致性,在损益曲线中盈亏平衡点是期货达成交易的价格(建仓价)。
表11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合约标的
沪深300指数
合约乘数
每点300元
报价单位
指数点
最小变动价位
02点
合约月份
当月、下月及随后两个季月
交易时间
9:30—11:30;13:00—15:00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10%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8%
最后交易日
合约到期月份的第三个周五,遇国家法定假日顺延
交割日期
同最后交易日
交割方式
现金交割
交易代码
IF
上市交易所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注:季月为3、6、9、12月。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网站
4金融期权
金融期权(options)是买方通过支付权利金(premium)来获得一种资产交易的选择权。在金融期权合约中,会赋予权利购买者在未来某个时期内或时点上,按照事先确定好的行权价格(又称执行价格、敲定价格,exercise price or strike piece),向权利的卖出者买进或卖出金融资产。如果期权购买者获得的是未来买入资产的权利,这种期权称为看涨期权(call options)。如果期权的购买者获得的是未来卖出资产的权利,则这种期权称为看跌期权(put options)。由于支付了权利金,期权的购买者具有行权的权利,也具有不行权的权利。对于期权的卖方来说,必须履行义务以满足期权买方的行权要求。
在期权合约中,行权时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设计要素。如果买方只有在期权到期时才能行权,这种期权称为欧式期权;如果买方可以在期权到期前自由选择时间进行行权,这种期权称为美式期权。欧式期权更容易分析,美式期权的一些性质可以由欧式期权的性质推导出来。美式期权比欧式期权更具有吸引力。通常,欧式期权在场外市场(OTC市场)广泛存在,但是其在证券交易所或期货与期权交易所也有不少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证50ETF期权就是欧式期权,国内设计研究的股指期权也是欧式期权。美式期权大多是在交易所交易的标准化期权。由于商品期货期权很方便行权转换为期货头寸,所以各期货交易所的商品期权基本都是美式期权。
我们现在需要了解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多空双方的损益曲线。下面以欧式期权为例进行分析。假设期权合约确定的行权价格为X,期权到期时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为ST。
对于看涨期权的多头(权利的买入者)来说,如果在期权到期时ST>X,期权多头则有权按照X的价格买入市场上价格为ST的资产,获得盈利是ST-X。很明显,如果ST远大于X,则多头获利丰厚。如果ST<X,多头会选择不行权。对于看涨期权的空头(权利卖出者)来说,损益正好相反[图13(a)]。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看涨期权来说,如果ST>X,该期权是实值(inthemoney)期权;如果ST<X,该期权则是虚值(outofthemoney)期权;如果ST=X,该期权为平值(atthemoney)期权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实值状态、虚值状态和平值状态,都是从持有者角度考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