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叙了江南小镇小纪的滕姓家族的发端与变迁,时间跨度41年。作者以我的角度,记叙了父母养育子女的困苦与艰辛,个人成长历程的坎坷与努力,从中体现了中华文明和家教家风的传承,也反映了国家的巨变和社会的进步。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把步入暮年后回首往事的种种情感和感悟清晰深刻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虽是陈年往事,却会对当今的青年有所启迪,有所借鉴。
本书本书是一本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以我的成长为主线的个人散文回忆录,回忆了自己从出生到参军,随后成家立业到步入暮年这段几十年的光阴。全书共十二篇,书中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详细记述了他在江苏苏北小镇小纪镇滕姓家族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变迁,文章令人深思,催人奋进。文笔清新可读,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敬重,有正气,有哲理,还富有浓郁的人情味。
滕生庚, 1936年1月生, 中共党员。1956年1月参军,1961年复员到空军11厂工作。曾参与《空军装备条例》的编写工作,并参与《芜湖地方志》的撰稿。在安徽省专业性刊物、军队内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壹 日寇暴行,家在劫难中苦撑…001我的家在小纪…002我是父母头生子…012祖屋被日本鬼子烧了…016租唐奶奶家的房子安身…018为生计搬到宗村…021抗战胜利后迁回小纪…023 贰 内战烽火,家在风雨中飘摇…027父亲银匠店重新开张…028下乡躲避飞机轰炸…030住进石桥河东茅屋新居…033母亲逃过一劫…036欢天喜地庆解放…038
叁 上海受难,回家才知家温暖…041我是小纪小学首届毕业生…042到上海投亲学生意…045辗转在上海三地…048回家才知家温暖…052重返母校复读…054 肆 扬师三年,为一生夯实基础…057赴扬州赶考上红榜…058三年寒窗甘苦相随…060养成课余阅读习惯…063入了团当上实习组长…065师生互动及同窗友爱…068扬州师范的那些人那些事…071念念不忘回家路…075 伍 兴化从教,收寒衣倍感母爱无涯…079扬州师范毕业分配到兴化…080走上竹泓小学三尺讲台…082一堂课跑两次厕所…085收寒衣母爱暖我心…087胸涌热血报名参军…089从兴化出发走向从军路…093
陆 投笔从戎,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成长…097落脚江门先唱歌跳舞…098赴广州一连任文化教员…100奉调到团部当打字员…103荣获军旗前照相嘉奖…105移防佛山,到教导连扫盲…107经历三大政治教育运动…110回家探亲喜极而泣…113 柒 安心服役,军中人文环境让我留恋…117去上川岛五连跟学技术…118海岛官兵的苦与乐…121重回文化教员岗位…123自然灾害搅动我的心…125留恋军中人文环境…127捌 落户成都,在空军航修工厂扎根…131告别军营迎接新挑战…132培训结业分到厂工会…134享受第一次探亲假…136困难时期保持身心健康…139下车间进班组求知问学…142一篇文章的分量…144一方小手帕收获一颗芳心…147
玖 初涉文秘,与秘书事业终身结缘…153摸索秘书工作内容及规律…154进出四清领导小组办公室…157四清连着文化大革命…160下放飞机分解班劳动…164到飞机总装车间任支书…167七年之后官复原职…170结婚生子水到渠成…172女儿出世小家在聚分中前行…177 拾 舍离小家,为下乡知青及带队干部服务…183大难临头贤妻坚强面对…184驻绵阳为知青及带队干部服务…188走遍绵阳地区14个县市…191与妻共勉工作家事两不误…195 拾壹 不惑受命,筹办七二一工人大学…197筹办七二一工人大学…198抓作风养成,促教学相长…201办学成果得到肯定…204恋家情结,毅然决然到芜湖…206航修路上再出发…210拾贰 走南闯北,心中装的依然是我的父母我的家…213
润物无声的母爱…214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222牵着生英的手同行…226为生才成长进步高兴…229生桂孝心后来居上…232母亲说九个儿女个个好…235亲戚走走格外亲…238用真心实意结交朋友…242叫一声嫂娘…246后记…248再记…252于无声处绽放《半生往事》编辑手记…257小纪记忆1950年前小纪镇略图…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