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以信息技术为主线,介绍了信息技术各方面的知识,包括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各个部分及其工作原理,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知识及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文字信息、图像和图形、声音、视频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工作原理,数据库及一些典型的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另外,《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导论》配有一 本《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指导》(刘芝怡 丁志云主编),可作为实验实践环节的指导书。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导论》可供大中专院校的师生阅读,也可供各类计算机培训班学员作教学参考书,还适用于相关内容的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在校大学生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计算机课程,各高校都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建设,是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为学生学习其专业课程服务。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基础教育逐渐普及到中、小学课程,给大学课堂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非零起点”和“个体差异”,如何组织大学课堂的计算机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教材也应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来组织编写,一方面要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另一方面要考虑基础好的学生的情况,让这些学生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教材编写要有层次感,各取所需。
本书以信息技术为主线,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宗旨,提高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即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分析、评价、发布和运用能力,充分考虑到信息意识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操作和应用等“信息素养”的各个层面,为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本书共6章,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综合阐述了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第2章计算机组成原理,介绍了作为信息技术核心的计算机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第3章计算机软件,介绍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程序设计语言、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第4章计算机网络,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组成和特点,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常用服务功能;第5章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介绍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应用;第6章数据库技术与信息系统,简单介绍了数据库方面的知识,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典型信息系统。
本书由长期从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线教师参加编写,凝聚了他们的多年科研与教学改革的成果,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信息技术各方面的知识。教材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坚持把信息技术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力求知识的新颖性。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科书,也可作为社会上各种计算机考试的参考书,其他计算机应用人员也将从本书中得到启发和裨益。本书还有一本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可作为学生上机操作用书。
本书第1章由陈玉泉编写,第2章由李曙英编写,第3章由刘模群编写,第4章由陈舜青编写,第5章由赵晓静编写,第6章由丁志云编写,庄燕滨主审。全书由丁志云和赵晓静统稿定稿。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华容茂老师和各位同事的关心和指导。限于水平,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概述
1.1.1 信息与信息科学
1.1.2 信息技术
1.1.3 信息处理系统
1.1.4 信息产业
1.2 微电子技术简介
1.2.1 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
1.2.2 集成电路的制造
1.2.3 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
1.3 通信技术入门
1.3.1 概述
1.3.2 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1.3.3 传输介质
1.3.4 有线通信系统
1.3.5 无线通信系统
1.3.6 移动通信系统
1.4 数字技术基础
1.4.1 信息的基本单位——比特
1.4.2 不同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1.4.3 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5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
2.1 计算机系统概述
2.1.1 计算机的发展
2.1.2 计算机的分类
2.1.3 计算机的应用
2.2 计算机的组成
2.2.1 计算机的硬件功能
2.2.2 总线
2.3 存储器与存储系统
2.3.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2.3.2 主存储器
2.3.3 高速缓冲存储器
2.3.4 辅助存储器
2.3.5 虚拟存储器
2.4 中央处理器
2.4.1 CPU的组成和功能
2.4.2 指令和指令系统
2.4.3 CPU的性能指标
2.5 PC的主机
2.5.1 主板
2.5.2 BIOS和CMOS
2.5.3 芯片组
2.5.4 I/O系统
2.6 输入设备
2.6.1 键盘
2.6.2 鼠标
2.6.3 扫描仪
2.6.4 其他输入设备
2.7 输出设备
2.7.1 显示设备
2.7.2 打印机
2.8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计算机软件
3.1 计算机软件概述
3.1.1 计算机软件
3.1.2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3.1.3 软件危机
3.1.4 软件工程
3.1.5 计算机软件技术涉及的内容
3.2 操作系统
3.2.1 基本概念
3.2.2 处理机管理
3.2.3 存储管理
3.2.4 文件管理
3.2.5 设备管理
3.2.6 几种常用操作系统简介
3.3 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
3.3.1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3.3.2 程序设计语言的组成成分
3.3.3 语言处理系统
3.3.4 常用程序语言简介
3.4 算法和数据结构
3.4.1 算法
3.4.2 数据结构
3.4.3 二叉树
3.5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 计算机网络
4.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4.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4.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
4.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协议
4.2.1 网络通信协议
4.2.2 数据通信
4.2.3 数据交换技术
4.3 网络的硬件、软件系统
4.3.1 网络硬件系统
4.3.2 网络软件系统
4.3.3 网络服务与网络软件
4.3.4 网络互联
4.4 计算机局域网
4.4.1 局域网的特点
4.4.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4.4.3 网络资源
4.5 计算机广域网
4.5.1 广域网中的路由选择机制
4.5.2 电话网
4.5.3 常用广域网
4.6 因特网
4.6.1 因特网的组成和发展
4.6.2 Internet的一些常用术语
4.6.3 Internet的基本功能
4.6.4 Internet的信息服务
4.6.5 访问Internet
4.7 World Wide Web简介
4.7.1 WWW概述
4.7.2 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机制
4.7.3 HTTP
4.7.4 URL
4.7.5 HTML
4.7.6 主页
4.8 网络安全
4.8.1 概述
4.8.2 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形式
4.8.3 电子商务模型的共同点
4.8.4 信息安全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
4.8.5 病毒的防范
4.8.6 防火墙
4.8.7 安全系统的设计
4.9 本章小结
习题4
第5章 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
5.1 文本与文本处理
5.1.1 字符的编码
5.1.2 文本的准备
5.1.3 文本的类型
5.1.4 文本处理软件
5.1.5 文本的输出
5.2 图像与图形
5.2.1 数字图像基础
5.2.2 图像和图形的文件格式和处理软件
5.2.3 图像和图形的获取和编辑
5.2.4 图像和图形的应用
5.3 声音与音频
5.3.1 声音与音频基础
5.3.2 数字声音
5.3.3 数字声音的文件格式
5.3.4 计算机合成声音
5.4 视频与动画
5.4.1 数字视频信息的获取
5.4.2 数字视频信息的压缩/解压缩
5.4.3 数字视频处理软件
5.4.4 计算机动画
5.4.5 数字视频应用
5.5 本章小结
习题5
第6章 数据库技术与信息系统
6.1 数据库系统
6.1.1 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
6.1.2 数据库系统
6.1.3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6.1.4 三个世界
6.1.5 两种模型
6.2 关系数据库操作
6.2.1 传统集合的关系操作
6.2.2 专门的关系操作
6.2.3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简介
6.3 计算机信息系统
6.3.1 什么是计算机信息系统
6.3.2 信息系统的分类
6.3.3 典型信息系统
6.4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6.4.1 软件开发与软件工程
6.4.2 常用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6.4.3 信息系统设计的全过程
6.5 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6.5.1 什么是信息化
6.5.2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6.6 本章小结
习题6
天空教室自测题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