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是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的zui好的桥梁。本书由学科力量较强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的几位专家学者合著,从科学史的意义发端,在总论其学科史、功能、定位、方法范式以及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后,前五讲追溯了古希腊、古代中国、阿拉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历程,后十讲则着眼于独立学科如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以若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连线,贯串整个人类科学史,兼顾内史与外史,择要叙论重要人物、事件及其社会功能、文化性质并时加点评,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哲学卷(第二分册)》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哲学卷(第二分册)》为《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哲学卷第一分册,收入了约50位哲学家传记,讲述了他们成长经历、取得的学术成就以及为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在卷首简要介绍了20世纪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海内外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哲学卷 第三分册)》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第七卷)收录了自1985 年至1992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经典论文,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球科学五个学科领域,共计51篇。在这期间,物理学、天文学、地球科 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均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克罗托等人发现了C60分子;加洛和其同事解析了艾滋病病毒HTLV-Ⅲ的完整核苷酸序列;威尔逊等人提出了 “夏娃理论”——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一位非洲女性;《自然》前主编马多克斯和魔术师兰迪等人调查了备受争议的“水的记忆”实验;霍夫曼等人首次发现了北极臭氧层损耗;萨拉蒙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第六卷)收录了自1973年至1984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经典论文,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球科学五个学科领域,共计76篇。在这段时间里,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均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劳特布尔等发明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霍金提出黑洞并不完全是“黑”的;莫利纳和罗兰预言含氯氟烃将破坏臭氧层;约翰森等发现了重要的古人类化石——“露西”;米尔斯坦和克勒建立了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埃文斯与考夫曼从小鼠体内获得胚胎干细胞并在体外成功培养;巴克尔等发现*颗毫秒脉冲星……百年自然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1966~1972)(第5卷)(英汉对照)》是英汉对照版的科学主题丛书,收录并翻译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自
1869年创刊以来发表过的近千篇精华论文,再现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四卷(1946~1965)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收录了国际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从1946年到1965年期间发表的经典论文100余篇,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全书通过原汁原
这是一套英汉对照版的科学主题丛书,收录并翻译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自1869年创刊以来发表过的近千篇精华论文,再现了过去近一百五十年间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艰辛跋涉、不断探索的历史足迹:从狭义相对论的提出到量子理论的日
人类的精神中有两样成就始于惊奇,哲学和科学,但它们却有不同的遭遇。 上古时代,哲学是王,而现在,科学取而代之。这种转变本身就是科技哲学的一个话题。 本书探讨的是科学的起源,科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科学认识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