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巴德和迈克尔·帕金夫妇合著的《宏观经济学原理》集合了二人的经济学思想,注重实用性和可读性,被美国和加拿大数千所高校采用为教材,是美国和加拿大前20所管理学院的指定教材。本书更新第九版,目标定位于将最新的引入注目的经济议题来激发学习动力,着重强调经济学是一种生活和工作技能。如全球经济增长持续缓慢,极端的货币政策刺激,财富日益集中,英国退出经济联盟,贸易保护引发的持续紧张,碳排放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等,都收入新版本之中,对于读者提高对经济事件的全局认识,转化提升战略思考和经营能力十分有益
本书是国际上流行的一本高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也是学习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的最佳入门读本之一。作者用通俗易读的写作方法,详细阐述了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以及部分均衡、一般均衡、博弈论和信息等内容,并在最后提供了大量的数学附录供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阅读参考。本书的特点是写得比较规范,与其他高级微观经济学教材不同,本书对数学的运用恰到好处,数学方法始终围绕着经济理论展开并为理论服务。第三版每一章都做了更新, 作者还对一些关键结论做了补充和整合。对每一章习题都做了更新和补充。书末还附有数学附录,涉及集合论、
本书属于高级微观经济学,前半部分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后半部分介绍了一些微观经济学专题。全书包括技术、利润函数、竞争市场、垄断、博弈论、寡头垄断、交换、生产、时间、资产市场、均衡分析、福利等内容。
本书汇集了列斐伏尔几项重要研究,对资本主义问题、当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短期的实际解决方案,并进行了长远的意识形态反思。在某种意义上,本书可以被看成作者于一年后(1974年)出版的深具影响力的代表作《空间的生产》的一个宣言,列斐伏尔在书中所提出的问题亦能在其随后发表的巨著《论国家》中被找到。
本书是关于宋代经济思想的学术专著。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采用考据、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还借鉴系统论和结构主义的思想。本书从理论上提出了经济思想史应当研究生产力思想的观点,认为中国封建王朝中主张通过控制和干预经济、通过官府直接经营工商业来实现富国目的的做法,应该追溯到南宋时期。本书以王安石为重点,分析了宋人对生产与水利的思想见解:以苏轼为中心,阐述了宋代思想家关于人口与资源问题的认识和论点;从宋代《农书》中,整理、研究了以综合治理与合理经营为主要内
作者在西方经济学说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该著作为其代表作。在西方经济学说中,主要是国家干预论和自由经营论,在各个时期,时而是这种思潮占统治,时而又是那种思潮占上风,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几乎一直是这两大经济思潮的兴衰交替。本书所论述的,就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国家干预论和新型自由经营论两大主要思潮,以及它们的各个流派。
本书收录重商主义理论九篇经典作品,即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关于制造业问题的报告》(1791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导言》(1841年),J.W.霍洛克斯的《重商主义简史》(1925年)等。这些论述在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中曾发生过重大影响,也为西方各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商强国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九篇文献均系第一次完整翻译出版,对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卡莱斯基经济动态理论文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5篇文章,以及及一个统计附录。第一部分包括4篇文章,前3篇呈现了卡莱斯基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思想以及对大萧条的独特理解,重点是投资决定的经济周期机制以及隐含在其中的有效需求理论。第二部分包括7篇文章,从微观基础即成本与价格之间关系开始,到宏观层面收入分配的决定,再到有效需求理论,卡莱斯基阐述了国民产出、利润和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将问题的焦点明确指向了投资决定因素;随后是卡莱斯基关于投资决定因素的思考,包括“风险递增”和宏观投资模型的构建。最后,
传统的DEA理论假设决策单元的产出可以自由地以某种准则向前沿面调整,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待评价决策单元的某些产出之和是固定的情况,即一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必然导致其他企业市场份额的下降。针对这一问题,作者聚焦固定和产出DEA理论和方法的相关研究,取得一系列国际前沿成果。首先,本书将系统介绍固定和产出DEA理论产生的背景、难点和基础方法。其次,在基础方法的基础上,拓展存在非期望产出情况下的两阶段系统固定和评价理论和方法。本书在每章提供了丰富的算例及固定和产出DEA理论和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本书结集史正富教授自2008年至今,有关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研究的论文共计15篇。论文虽大多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第一财经》等主流媒体上发表过,但此次以一个主题的形式结集出版,能够更为直观和有连续性的理解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我国目前主流的经济学家,包括许多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家,至今一直认为虽然(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对待事物本质的研究上存在缺陷,但对具体的经济运行和政策而言,还是比较好的理论依托。本书将中国经济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提出政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