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物理学教程:物理概念与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一、围绕大纲要求,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科学设计,使两者紧密结合、相互配合。在阐述物理基础知识方面,明晰了概念引入、概念形成和概念应用,继承发扬了理工科精品教材中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等特点。与此同时,强调物理文化,突出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二、将经典理论与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紧密地结合。同时,引入案例教学,以生动的素材增加趣味性和故事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书由绪论、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态和力学量的表象、微扰理论、散射、自旋与全同粒子,以及量子力学若干进展等8章内容组成。修订版保持了原著简明扼要的风格,新增第八章对量子相位方面的进展撮要介绍;对于若干繁难的公式推导尽量加以简化以便读者掌握;其他补充的内容多以例题的方式表述,以期既不过分增加读者负担,又能开阔视野。本书可作为综合大学物理系量子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及其他高校学校有关专业参考。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本书依照《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编写,书中系统阐述了大学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融入作者多年教学经历所积累的成功经验。编写理念上,强调培养学生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内容选取上,根据“保证宽度、加强近代、联系实际、涉及前沿”的原则,强调精炼适当;编写风格上,力求深入浅出、简洁流畅。考虑当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特点,本书配备了习题分析与解答,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以及电子教案等资源,
本书是一本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教材。全书共分12章,其主要内容是以西方美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世界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以及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间、空间和光)的认识。书中通过大量实例,图文并茂地分析了西方美术作品,是前卫性艺术作品中的科学性,同时也介绍了经典和现代物理学中的艺术性。全书特点鲜明,具有丰富的物理内涵和人文素材。书中所附光盘包括电子教案和电子展板,便于教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爱好科学和西方美术的读者选读的科普读物。